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译者序

我正在挪威愉快地玩耍,编辑来信说,万事俱备,只欠译者序。于是,趁着等候奥斯陆夕发朝至卑尔根的火车的空闲,我钻进车站对面的奥斯陆公共图书馆寻找写作灵感。路过一排书架时,一本名为《一万种时间掠过》的中文书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挪威插画家莉萨·艾萨托的作品,我读到最后发现书名指向的是老年:“一万种时间掠过,又镌刻在身体里。”这句话当场击中了我,它诗意而又精确地表达了我翻译和阅读本书,以及近些天酝酿序言时的核心感受。

记得去年翻译本书期间,有一回和办公室新来的“00后”实习生志伟吃饭,志伟谈及即将大学毕业不知人生走向的迷茫,我说:“我二十多岁的时候遥想自己十年后如何如何,也会很惶恐,但我现在三十多岁了,一点儿都没有老了十岁的伤悲,也完全不会回过头去羡慕我的青春,因为现在的我通过时间所积攒的人生阅历和体验,也包括弯路和挫折,是十年前的那个我不曾拥有的,他不会有我这般通透,他也不可能在十年前就像我现在一样通透。请把自己交给时间。”

这次身心舒爽的挪威之旅,途中,我总会想起八年前第一次造访纽约的经历:启程前认真做攻略,用五颜六色的Excel表排好满满当当的一周行程,一路下来当然很充实,也给我不少观念上的冲击,但日后回忆起来,首先想到的却是累和赶,比如老是惦记着这家博物馆只能逛两小时,三点钟要转场去另一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更是大到逛一整天都没看完,等晚上连轴赶到大都会歌剧院看安东尼·明格拉导演的《蝴蝶夫人》时,眼皮子止不住地打架。

与纽约之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次挪威之旅约等于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没有提前规划行程,心里大概有数是奔着蒙克去的,住进酒店才开始查资料,每晚睡前根据天气、时间和距离等因素灵活安排第二天的行程。奥斯陆的挪威国家博物馆和蒙克美术馆我各到访三次,静静地坐在蒙克厅里细细欣赏《桥上的少女》,而不是只给它分配几十秒的时间,不再像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那样走马观花逛到精疲力竭。在卑尔根艺术博物馆看完蒙克,我回酒店洗个澡,美美睡了三小时,晚上十点再神清气爽地登山看绝美日落,午夜时分又在港口感受蒙克笔下的夏夜星空。

要言之,我的旅行观从煞有介事的“应该体验什么”转向了随心而动的“我想体验什么”,从“什么都想要”的年轻气盛转变为“我选我想要”的从容不迫。同样是一周的时间,也没花更多的钱,得到的却是更滋润、更沉浸、更圆满的旅行体验,以及人生阅历和知识素养更丰富之后带来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如果这个状态能在首次造访纽约时就具备,它带给我的人生影响该有多么大啊。再一次地,不存在这个如果,优雅的答案是靠时间换来的,唯有年龄的增长才能让人更智慧,我们应该在自己的每一个年龄都热爱当下的自己。

熟悉我的读者大概已经在嘀咕我怎么还没开始介绍本书的精彩内容。我之所以大谈个人感受,正因为在我一遍又一遍翻动这本书的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我太渴望用我的感想和故事来回应作者,同时也把我的一点智慧分享给读者。有读者要用批判性思维敲打我了:个案是不足以作为证据的!确实如此,如果撇开那些故事,则本书全然基于身为心理学家的作者几十年的实证研究,通篇引用了大量的实验证据和统计数据,留待读者自行揣摩,或者根据书末的参考文献检索研究详情。

然而,正如作者在本书后记末尾特地提到的:“……我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的另一个真理。作为一个科学家,我曾经认为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是通过优雅的图表或强大的统计检验。……虽然科学帮助我们发现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但故事才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对此我感同身受。对于老龄化和年龄歧视这种多维度的复杂议题,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固然重要,但更为春风化雨、掷地有声的,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那些传奇老者的人生故事,鲜活的故事最能慰藉和鼓舞人心,从而推动社会的改善。

就像书中很多受访者的积极年龄观念都源自家族老年榜样的影响,在翻译和咀嚼本书的过程中,我也越发清晰地意识到,我自身所抱持的积极年龄观念,很大程度上也是从小在家耳濡目染来的。我的奶奶直到九十岁仍然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做家务是日常锻炼,搓麻将是日常消遣。从小就被家里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段子是,我四岁时在饭桌上对家里人说,奶奶七十多了还在烧火做饭,那应该由我来收桌洗碗。我的家家(外婆)七十多岁时生重病切除了胃部,医生说乐观的话最多活半年,家家却跟个没事人似的照旧在家干活,我从未见她面露过痛苦,她就这样闲不住地多活了十年。试问,家里有这样两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相伴,我怎么会对变老感到焦虑甚至恐惧呢?

但我显然是个个案。环顾四周,来自广告和媒体的渲染,还有职场的竞争与压力,都让年龄焦虑的空气越发浓厚,年轻受到追捧,年龄成为负担。虽然作者在本书中一再以深受儒家文明濡化的中国和日本作为尊老敬老的正面教材,但更应该引起我们正视的是,随着高速现代化和城市化,加之法律和权利意识上的相对滞后,我们的社会上也蔓延起年龄歧视,频频登上热搜的“35岁失业”话题即为一例。正如本书一再提到的,尽管我们现在还没老,但我们并不置身事外,都有可能成为年龄歧视的受害者。

因此,本书不仅仅是写给老年人的,也是写给我们所有人的。只有大家都来关注老龄化和年龄歧视的议题,社会才能向更健康包容的方向发展。对此,作者在最后两章以及附录里给出了翔实中肯的建议和指导,而关键在于行动,“每一个意识到年龄歧视并决定反击它的人,都是一个离新的现实更近一步的人”。从坚实的科学证据,到生动的个体故事,再到系统的行动指南,本书在这三个层面做到平衡兼顾并环环相扣,实在是一本难得的社会倡导性佳作!

我还必须提出一点保留意见。本书作者更多是身为美国人对美国社会存在的年龄歧视进行批判并呼吁改善,为此,作者似乎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那些与美国文化相对的,更为传统或集体主义的尊老文化背后的另一面。在我看来,与尊老相伴的家长制、等级观念,以及相对应的平等意识缺乏和对自由活力的抑制,都是我们的文化中持续存在并需要改善的问题。每一种文化都有其难以分割的一体两面,想要尽去其糟粕只取其精华往往是做不到的。如何通过不同文化的互鉴,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友好的社会,让各年龄段的人都身心舒畅,且待有心的读者去思索吧。

最后,我要将这部译著献给我的家家爹爹(外公),老人家如今已过鲐背之年,精神矍铄,是吾辈之楷模。

喻柏雅谨识

2024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