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哥舒断刀
“臣肉眼凡胎,不识陛下,遂至于此。陛下为拨乱主,但留臣,臣以尺书招之,不日平矣。”
谁也没想到,被押送到洛阳的哥舒翰,在见到安禄山后,他没有选择宁死不屈,而是投降了。
投降的十分干脆和坦诚,而且很诚心,主动提出愿意写信替安禄山劝降李光弼、来瑱、鲁炅等人。
此三人都和哥舒翰颇有渊源和交情,是抵挡叛军的硬茬。
也许是为了活命,也许是痛恨专权误国的杨国忠和昏庸无道的李隆基,也许是前往洛阳的路上,安庆绪一直在洗脑的缘故。
半截身子入土的哥舒翰忽然间就想通了,大悟了,他彻底抛弃了晚节。
他虽然还苟活于世,但实际上已经死了。
面对哥舒翰的谄媚,安禄山大喜过望,“朕命你为大燕司空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安禄山很投桃报李,一开口就赏了哥舒翰宰相之职加一品荣誉头衔。
“信你要写,但你还要再去潼关一趟,当面劝降潼关守军。朕要李十六的人头!王思礼和高适可为朕所用。”
“明白了吗?”
“臣谢陛下,臣遵旨。”哥舒翰颤颤巍巍磕了个头。
“庆绪,事不宜迟,待哥爱卿写完信,稍作休息后,你便护送他前往潼关。”
“朕给你两日时间,和崔乾佑拿下潼关!”
安禄山挺着大肚子,志得意满。
“是,阿爷。”安庆绪干净利落答道,看着哥舒翰的背影,他有些恍惚。
......
潼关,李璘和王思礼、高适均皱着眉,脸色铁青。
前日已经断粮,本应该按计划在当日夜深之时悄悄撤离潼关。
可那封看似轻飘飘实则重达万钧的诏书却令几人不得不暂时驻足。
两日以来,他们不是没想过冒着风险,抗旨不遵,带兵直接撤离。
他们赌长安不敢擅杀军中一些人在长安的家眷。
只是发生了一件事逼得他们没法撤。
因为,据斥候回报,陈玄礼派了心腹带着三万新军驻扎在蓝田灞上,摆明了要阻断潼关大军的回路。
“杨国忠恐怕猜到了我们想撤离潼关,挥师回长安杀他。”李璘分析道。
“其实,那三万新军在我看来不堪一击。”王思礼闷声道:“只是那样——”
“和谋反彻底没区别了。”高适握着长枪冷冷说道。
连日来,在杨国忠一阵紧锣密鼓操作下,在长安城共募得新军五万。
三万屯于灞上,两万交由陈玄礼和杨国忠二子杨昢共同统领。
杨昢不懂军,但不妨碍领兵,只有自家人,杨国忠才放心。
李隆基也没反对,因为杨昢娶了他的爱女万春公主为妻,是他的女婿。
李璘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杀马为食,最多还能顶两日,前狼后虎的局面如何破解?
投降安禄山?
那绝对不可能。
攻击灞上新军再回长安,那等于造反了,迟早还是死路一条。
真是让人绝望。
不幸中的万幸,是崔乾祐还未急于进攻,留了缓冲时间。
李璘怀疑是崔乾祐在等大军耗光马食,再进攻。
崔乾祐想要将损耗降到最低,真是个可怕的对手。
思索间,李璘想到了一个比较勉强的办法。
那就是说服李亨作为策应,发动政变。
潼关大军以清君侧的名义挥师长安,灭新军,杀杨国忠,逼宫李隆基,拥立李亨。
这可能也是唯一的办法。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此前李璘已经付诸行动了。
那就是写信求援远在河北围困博陵的李光弼和郭子仪,之前长安也发了诏书,尚不知那两位收到诏书没。
这样虽会使河北的大好局势恶化,但相比收复河北和丢掉长安,哪个轻、哪个重,人皆心中有数。
可惜,无论是送信,还是两位名将回援,都需要时间。
谁也不清楚那两位会不会来,以及什么时候来,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李璘决定还是发动政变靠谱些。
他说了想法后,得到了王思礼和高适的认同。
“我需要立即绕路回长安,密见太子。”李璘道:“只有我当面,才有可能做得此事。”
“永王不可,太子出卖你怎么办?”王思礼有些担忧。
“不冒风险,怎能成事,况且这是太子绝无仅有的机会,他不一定会拒绝。”李璘很坚持。
王思礼陷入了沉默,高适欲言又止。
忽然间,三人听到城楼上喧哗声大作。
“怎么回事?”王思礼连忙看去。
一名士兵迅速跑了过来,结结巴巴道:“将军,大帅......大帅他......”
“说!他怎么了?”
“他在城墙下,穿着伪燕的官服,要劝降我们。”
李璘、高适、王思礼大惊,立刻飞身奔向城墙,抬头往下一看。
只见哥舒翰身着不合身的华丽官袍,被人搀扶着坐在马上,平静地看向城墙上的众人。
崔乾祐与安庆绪骑着马远远跟在后面。
“永王、思礼、高适,三四日不见,你们似乎消瘦了。”
“大帅,您......”高适不敢置信,“真的投降了安贼?”
“此前乃我有眼无珠,大燕皇帝才是真龙天子,你们献城投降吧,老夫以身家性命为担保,保你们加官进爵。”
“你们一旦献城投降,崔将军和晋王拿下长安易如反掌,届时天下归心,岂不美哉?”
哥舒翰不紧不慢说完,继续看着几人,似乎在等待他们做决定。
“李璘,对不住了,你的项上人头,老夫保不住。”他在心里默默念道。
高适先是震惊,接着愣住,继而嚎啕大哭,他无法接受心中一直最为尊崇的那个人,再见竟然是这样一副画面。
王思礼心中滴着血,面无表情,一句话也不肯说。
李璘很快接受了这一事实,他大声质问道:“哥舒翰!你枉为唐臣!”
“你还有廉耻之心吗?你对得起那些为国捐躯、战死疆场的袍泽吗?”
哥舒翰不为所动,高声笑道:“不要在那讲大道理了,很刺耳。李三郎如此昏君,不值得老夫卖命。”
“据老夫所知,杨国忠派人在灞上拦着你们,此前他就这么做过一次,你们不寒心?”
“李三郎断了你们的粮,逼着你们只能以马为食,再往后你们是不是要吃人肉?”
“你们能挡得住我大燕精兵?也无退路,何必白白死在这潼关城?”
“快点投降吧,老夫做主,攻下长安,杨国忠交由你们处置!”
当了叛徒的哥舒翰脸皮突然变得极厚,耐心进行着劝降大计。
“我不想听他说下去了,军心不稳。”李璘低声说道,看向高适和王思礼。
他的眼中闪着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