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他乡遇故知
杨稹闻言,心底一震,他同样没想到身前这个不起眼的人是日后赫赫有名的[东坡居士]。
于是便答应下来,“何时,何地?”
苏轼见杨稹有意,面露喜色。
“申时,此处往前直走百步的逸楼,敬请杨兄赴约。”
杨稹学着他的模样,回礼道:
“自然如此。”
身处人生地不熟的另一个时代,遇到只在书中读到的人,此情此景称得上一句:[他乡遇故知]。
杨稹悠哉回到住处,掌柜依旧谄媚,闻听他没吃饭,便立马吩咐阿牛去准备饭菜。
以诗会友确为文人雅士一大特色,他回来是为取些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再者他已进入殿试,不出意外将会入朝为官,与苏轼等人提前交好,为以后的仕途寻求最佳助力。
先前他只想与众人较量,但这段时日在客栈附近跟些许百姓交流后,才知道汴京之外的地方惨象不断,而这些在史书中少有记载。
且燕云十六州迟迟没有收回,与辽、西夏之间缺少战略纵深地带,导致边疆时常被袭扰,可朝廷却以“岁币”求周全。
杨稹想到此处,气愤异常。一个主意应运而生,开始暗自盘算如何改变此种局面。
直到申时将至,经掌柜提醒后,他步履匆匆朝着逸楼而去。
来到地方,只见苏轼身旁还有一人,正在门口等候。
杨稹拱手,“苏兄。”
“杨兄,此乃吾弟,苏辙。”
苏辙跟着行礼,颔首示意。随后便打量杨稹几眼,得出“身形魁梧,一表人才”的结论。
苏轼在前带着杨稹上楼,还不忘恭贺道:
“杨兄今日定要畅饮,官家赞誉声不绝于耳,日后必为大用。”
杨稹有些不明所以,“苏兄这是从何说起?”
苏轼笑而不语,引着杨稹来到厢房。
能听见里面有人正在高谈阔论,誓要大展宏图。
苏轼推门而入,高声介绍道:
“诸位,杨稹,杨兄到。”
他们立马起身,一一对杨稹行礼道:
“章惇。”
“时化基。”
杨稹见在场都是会在史书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谦虚回礼。
落座后,他心中仍有疑惑。
“敢问诸位,苏兄所说官家是为何事?何故要赞誉我?”
汴京城中,他无家世、无知己、无亲人,对官家的消息自然是无从知晓。
苏轼在一旁斟酒递至他手中,“杨兄先饮一杯,方可告知。”
杨稹不含糊,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段时日,他在外面尝过不少种类的酒,酸中带甜。
好在有粮食的香气,入口不是问题,要说细品却是没法做到。
众人见他如此坦诚,夸赞道:
“杨兄好酒量。”
苏轼在他旁边坐下,解释道:
“前段时日阅卷,听闻欧阳公和梅大人在阅过杨兄的卷纸后赞赏有加。”
他端起酒杯,饮尽继续道:
“后而送入宫中,官家甚是欣慰,以栋梁之才冠名杨兄。”
“甚于曾巩,欧阳公的弟子都未曾有如此评价。杨兄届时面圣可崭露头角,起点自然是高于他人。”
苏轼言尽,余下几人纷纷附和。
杨稹听到缘由后,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枉多年以来的学习,谦虚回道:
“谬赞,诸兄以后更甚于我。”
说着,他再次举起酒杯,同众人共饮一杯。
推杯换盏几轮后,苏辙带着一人来到厢房,身上衣着比在场诸人显得更为华贵。
苏轼站起身行礼并邀请道:
“曾兄,快坐。”
曾巩目光停留在还未见过的杨稹身上,径直开口道:
“想必这就是杨兄?今日要好好讨教一番。”
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急切,近日总是听闻自己的老师把杨稹挂在嘴边。
曾巩将杨稹的文章阅览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感受。
里面的气势实在让人大为震撼,仿佛能置身其中。
他向来不喜这种场面,今日是专程来讨教的。
[孔圣之言:择其善者而从之],这是大多数读书人的信条。
杨稹知道情形如此,今天不拿出点东西恐怕是不行,于是回礼道:
“请曾兄出题,当尽力而为。”
曾巩是有备而来,等的就是杨稹这句话,连忙对众人提议道:
“今日三月初五,春景正当时。杨兄不妨以[春景]为引,诗或词一首,诸位以为如何?”
几人皆以为妥当,取来笔墨纸砚置于书案。
宋朝以词盛名,杨稹决定填词一首。用镇尺压住纸角,思索片刻后,提笔便来。
众人围住他,想亲眼见证史诗之作的诞生。
[春色满人间,桃李争艳。细柳摇曳舞蹁跹。燕语莺啼声婉转,似画如仙。]
上阕写完,苏轼只觉一般,意境单调,索性让出位置。
杨稹歇息片刻后,长舒一口气,再次写道:
[遥念谢公贤,淝水河边。秦军压境意悠然。棋局未分心自定,风度翩翩。]
他放下笔邀请道:
“诸位请阅。”
随后退到一旁,静等评价。
曾巩首当其冲,他刚才坐在桌前饮酒静等,一字未看,众人纷纷给他让开位置。
初看上阙他和苏轼的感触一样,并无特别之处。
下阙突然转变到谢安淝水之战的典故,让他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仔细思索后,才明白其中奥妙:
这场战役后,前秦兵败如山倒,从而使得东晋暂时稳固,谢安率北府军乘胜北伐并收复一些失地,此时恰逢春季。
曾巩有些难以置信地询问道:
“杨兄今岁多少?”
杨稹实际上有三十多岁,但在客栈时透过铜镜可以确定是年轻之身,便回道:
“弱冠之年。”
曾巩是年龄最大的,三十八岁,于是称赞道:
“诸位皆是年轻力壮,实乃大宋江山之幸。”
苏辙此时才十八岁,更是出人意料。
杨稹并无波澜,他本意是来交友的:
“曾兄言重,论才华我断不能与诸位相提,读书人当以天下大事为己任。”
曾巩牢记欧阳修交代过的任务,无论杨稹写出什么都要带回去,于是行礼道:
“杨兄请受一拜,还请准许我等誊抄。”
杨稹大手一挥,“拿走便是。”
苏轼听闻再次来到书案前,读完下阕后直接沉浸在其中。
算是明白官家会评价杨稹有治国大才的缘由:
临时出题,前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可以将立意延伸到家国大事。
曾巩收好词作后,更是热情几分:
“饮酒,不醉不归。得识杨兄,甚幸。”
杨稹放开手脚和众人痛饮,不过他酒量很好。
觥筹交错间,其他人已有醉意。
且天色渐晚加之宵禁的缘故,杨稹拜别众人回到住处,看到掌柜正在算账,便问道:
“店家,账上还有多少余银。”
“公子还有15两,可是要离开汴京?”
杨稹摆摆手,“还需一些时日,热水有备好?”
“公子尽管放心,马上让阿牛送到房中。”
他每天保持着大浴的习惯,哪怕要多花银两,都不曾断过。
正上楼的时候,外面响起一阵脚步。
随后几个差役模样的人走进店中,对掌柜问道:
“可曾见过一个叫杨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