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云不慌不忙地拿起棋子,稳稳地落在了一个关键位置。行之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再次陷入了沉思。
行之最初凭借一股冲劲大胆布局,占据的上风被青云冷静化解......随着棋子越落越多,行之的冒进策略露出了一点破绽,青云敏锐的捕捉到。抓住机会,巧妙反击扭转局面,以微弱优势赢了棋局。
行之端起手边的香茗,嘴角含着一抹淡淡的微笑,看向青云。青云同样举起茶杯,两人轻轻一碰,轻抿一口,茶香在舌尖散开。灯光下,二人的身影被拉的修长,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尽在这一瞬。
啪嗒,行之手执黑子放在了棋盘上,微微眯起双眸,凑近看着青云。
“五年了终于有点长进。”青云戏言。
行之一脸得意,拍拍青云的肩膀说:“青云,明晚一同赴宴可好?”
“当然好。”青云拾起棋子,点点头。
宴会上,众人围绕着国家治理之事高谈阔论,话题渐次转向如何改善地方民生、推行教化。贺青云目光沉稳,见时机已然成熟,便不慌不忙地起身,朝着众人恭敬行礼。
“诸位,依我之见,”他清了清嗓子,双手微微抬起,“当下,各地实际情况各异,我们当兴修水利,保农田之丰饶;设立学府,育人才之辈出;减轻赋税,安百姓之生计。”
一旁的贵族子弟忍不住插话:“说得倒是轻巧,这实施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贺青云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应:“兄台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他继续侃侃而谈,从古老的典籍谈到现实的状况,边说边比划着。其言辞条理清晰,观点新颖独到,众人皆被他的言论深深吸引,目光齐齐聚焦于他,或微微颔首,或凝眉沉思。
在人群之中,有一位位高权重的老臣,乃是贺氏家族的故交。他眯起双眸,目光紧紧锁住贺青云,心中暗自赞许。这位老臣轻抚胡须,对身旁的侍从低声说道:“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宴会结束后,这位老臣急匆匆便进宫面见皇帝。在御书房中,老臣微微躬身行礼后,开口说道:“陛下,臣此番前来,要向您举荐一人。”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抬眼问道:“何人?”
老臣神情郑重:“乃是贺氏家族的贺青云。此子才华出众,品德高洁。在宴会上,他的一番言论精彩绝伦。而且贺氏家族多年来对朝廷忠心耿耿,贡献极大。”说着,老臣详细描述了青云在宴会上的表现。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朕本就知晓贺氏乃名门望族,家族中人才济济。如今听了爱卿所言,朕心中已有了思量。”
过了几日,行之急匆匆地来到贺府,进到青云的书房,正要张口说话。
一道诏书传来。太监尖着嗓子喊道:“贺青云接旨!”接着展开诏书宣读:“今任命贺青云为散骑侍郎。”贺青云赶忙跪地,恭敬说道:“臣贺青云接旨。”
“其实我是来跟你告别的青云,过几日我就要去怀朔了。”
“等等,”青云笑容僵在脸上,问道“怎么突然要去怀朔?”
“之前被镇压的柔然势力近日有意骚然边防,昨日皇上下诏任家兄行远为将军到怀朔镇,我呢自愿随从。”行之有些得意,笑盈盈地说,“还以为要留你在府中暗自神伤了,这下刚好,我们二人可以一同报国了。”
“是啊,原来如此,你与行远兄此次去怀朔一定要小心。”青云也笑着附和。
春末的风夹带着夏日来临的燥意,立夏的阳光暖而不烈,微风轻拂,柳枝摇曳。
青云手中提着一壶酒,走到行之面前,递给他说道:“此去怀朔,路途遥远,这壶酒聊以慰藉。”行之接过酒,爽朗一笑。
一路奔波,行之等人终于到了怀朔镇。阳光炽热而浓烈,一条河流穿镇而过,远处群山连绵。行之望着这苍茫景象,心中暗暗发誓定要保一方安宁。
行远将军立刻开始部署防务,行之也忙碌其中,日子在紧张与忙碌中匆匆而过。
在怀朔镇,行之每日天未亮便起身,与将士们一同出操,他身姿矫健,动作利落,手中长枪挥舞,虎虎生风。
一日傍晚,残阳如血,将大半边天空都染得红彤彤的。风悄然吹过,带着丝丝凉意。
行之和行远在营帐中,营帐内的烛光在风中摇曳不定,将两人的身影映照在营帐上,显得影影绰绰。
行之神色凝重:“兄长,如今局势虽稳,但柔然贼心不死,我们还需加强防备。”
行远微微点头:“为兄知晓,你近日辛苦,切莫累坏了身子。”
行之目光坚定:“如今只要想到边关百姓,我便不在乎辛苦了,只要能保一方平安,再苦再累也值得。”
行远拍拍弟弟的肩膀:“真好,把你带来了怀朔,今日早早休息吧。”
“好。”行之转身,关上了门。
见其他将士们都已安然睡下,行之回到营帐内借着微弱的烛光研读书籍。遇到不解之处,他便紧锁眉头,反复思索,直至豁然开朗。
天气愈发炎热,军营中的夏季卫生条件甚是恶劣,众多士兵皆腹痛难耐。
行之前往将军营帐寻找兄长,只见行远面容憔悴不堪,脸色蜡黄如土,身体虚弱至极,蜷缩于床榻之上。
瞧着兄长眉头紧蹙,冷汗簌簌直冒。行之赶忙沾湿毛巾,为行远轻轻擦拭脸庞,言道:“哥,你且好生歇息,我这就去请名医来。”
“当下需先为将士们止泻,令军营里炒制些米,给将士们分食。”行之一边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惊慌失措的众人,一边飞身上马,朝着镇里疾驰而去。
“叶大夫,如今天气燥热异常,将士们多数腹泻不止,我已让将士们做了些炒米,不知能否开些汤药?”
“原来是尉小将军,此乃痢疾之症,让将士们食后多加休憩,再配以芍药汤药即可,药材我已然配妥,你拿去便是。”
行之不顾叶大夫的阻拦,放下了两泉永平五铢钱,便策马回了军营。
回到军营,行之迅速吩咐众人:“快些拿着药材去熬制汤药。”“是,尉小将军。”将士们熬好汤药,喂给患病的将士们一一服下。
经过几日的悉心照料,将士们的病情逐渐好转。行之却丝毫不敢懈怠,他深知卫生条件若不改善,疫病仍有可能卷土重来。行之组织士兵们对军营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又安排人每日检查饮食和水源的卫生情况。
就在行之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前线传来战报,敌军趁我方兵力削弱,准备发起进攻。
行之立刻向行远将军汇报,并请命道:“将军,末将愿带领一队精兵,抵御敌军,为后方整顿争取时间。”行远看着弟弟坚定的眼神,点头应允。
行之带着士兵们奔赴前线,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士兵们备受鼓舞,士气大振。一番激烈的战斗后,行之成功击退了敌军的首轮进攻。
带兵回到军营,行远和其他将士们身体已然大好,在帐外亲自迎接,向来内敛的兄弟二人,此刻也短暂地相拥了片刻,其他将士们也互相慰藉着。将军笑着发话:“诸位都辛苦了,今日好生歇息。”
士兵们都回到帐中歇息了;将军军帐中,几位将领正围坐在一起。
原在怀朔镇的将军沈煦提到:“政治局势犹如风云变幻,动荡不安,各镇与京都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至关重要,犹如命脉相连。”
“是啊,如今这局势,信息传递稍有差池,便是大祸!函使一职,必须找个可靠的!”中郎将娄凤紧皱眉头,重重地拍着桌子说道。
行远附和道:“是啊,这人选可得仔细斟酌。我觉得娄升不错,一路跟随我们,事无巨细。”
沈煦听着,却微微摇头:“我倒是觉得行之不错,读书多而且善骑马,我想将此职务交付与行之。”
有关函使人选的消息迅速在军中蔓延开来,如同燎原的野火,士兵们也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热烈地讨论着行之与娄升究竟谁将担任函使一职。
“我看行之行,他准能胜任。”一个士兵语气坚定,目光中充满了对行之的信任。
“娄凤中郎将的弟弟娄升也不差啊,况且娄升职务还高于行之呢。”另一个士兵皱着眉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