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创伤和疗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章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最大伤害——来自父母的爱的缺失》:你为什么感觉不到爱——爱的表达有多重要

好的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心理资本,而幼时缺爱是很多人成年之后甚至在未成年时就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父母的冷漠、粗暴,对子女的无视、漠视,使孩子心中产生一个巨大的空洞,成为孩子此后人生道路上的巨大障碍。本章深度剖析原生家庭中关于爱的话题。

很多时候亲子之间不是没有爱,而是沟通出现问题,进而导致情绪失控。

有一位独自在外打拼的年轻女孩找到我,说她有双相情感障碍。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因为她失恋了,心情很不好,想要自己一个人静静。但当时妈妈正好从老家过来看她,她就想给妈妈在外面订酒店,这让妈妈感到很不理解,觉得明明能和自己的女儿住一起,却还要花钱在外面住酒店,这得有多嫌弃妈妈呀。女孩因为妈妈不能理解自己而忍不住冲妈妈大吼大叫,还把茶几上的东西推了一地。为此她也感到很内疚,跟妈妈解释说她有双相情感障碍,并为此前来咨询。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同时兼具抑郁和狂躁症状的精神疾病,也就是以前说的躁郁症,表现为兴奋时激动、乐观、情绪高涨,悲观时忧郁、沉静、精神低落。情绪的两个极端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仔细了解发现,这个女孩平时多数时候是沉郁的,比较安静,她所谓的狂躁也只是在和人发生冲突时,确切地说是在和家人发生矛盾时才会有,是亲人之间的沟通问题。也就是说,女孩的问题实际上是亲密关系当中的沟通障碍。当矛盾出现时,她不知道怎样用适当的方法去和妈妈沟通,再加上失恋本来心情就不好,工作压力又大,于是就出现了前面描述的那一幕。

和家人的沟通模式习得于幼时和父母的沟通方式。女孩来自单亲家庭,即使在父母离异之前,父亲也很少过问她的事情,一直以来都是母亲独自一人带她。所以面对关系紧张的父母,女孩一直都很依赖妈妈,也非常维护妈妈,父母离婚以后更是与妈妈相依为命,母亲也对她寄予了很大期望。

在几次咨询中,女孩的妈妈也被邀请到咨询室。经了解发现,这位母亲自己的原生家庭就存在一定问题,母亲在幼年时没有享受到足够的母爱,不但长期与自己的妈妈聚少离多,即使和妈妈在一起时,也难得享受来自母亲的疼爱,母女之间的感情淡漠,平时没什么交流,自己有什么事从来不跟妈妈说。女孩的妈妈很有自己的想法,在做了母亲后,有意识地避免产生自己原生家庭在亲子关系上存在的问题,不想自己的孩子再遭受和自己同样的命运。在女孩小的时候对她充满了爱与肯定,让女儿颇以自己的妈妈为豪。这为她们母女感情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同时打下了女孩自信的底子。

孩子入学后,最初几年还好,但是随着课程越来越难,课业越来越繁重,母亲对孩子的爱开始发生变化,像大多数父母一样对孩子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期待,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无条件地接纳。随着女儿青春期的到来以及女儿对妈妈的崇拜逐渐消失,两个人的沟通越来越成为问题,常常不欢而散。

这时候面对已经长得像大人一样高,越来越有主见的女儿,妈妈也越来越没有耐心。为了不使矛盾激化,缺乏经验的妈妈采取了一个错误的方法,那就是眼不见为净,用沉默、回避的办法,不和女儿进行任何交流,以此来掩盖问题。不仅如此,妈妈还在衣食住行上懈怠了对女儿的关心和关注。也就是从那时起,女孩就在心里压抑着委屈和愤怒,潜意识里她既不想因为自己的不优秀而让妈妈失望,又因为妈妈给她的巨大压力和不关心而感到愤怒和不甘。而这次和妈妈的冲突,只不过是多年来积压在心里的负能量的释放。

这种心理能量的释放对于关系双方来说其实也算是另一种沟通方式,比起两个人互不理睬、互不理解要好很多。这件事可以算是为女孩一直没有过去的青春期画上了一个句号,对于她来说并不见得是件坏事,反而很可能会是她人生中一个了不起的转折点,只要处理得好,对于母女双方的成长都会有帮助。只是她们自己面对这种激烈的冲突会感到担心和难以接受。

在亲密关系中,爱是基础,有效的沟通是使爱常在的保证,很多的家庭问题根源在于不会沟通。这位妈妈在与长大了的女儿发生矛盾无力解决后,采取了消极放任的态度,这种态度和不沟通原则使得家庭中的爱不见了,而女孩原本仅靠妈妈给予的安全感也受到威胁,不得不把自己的愤怒和恐惧压抑在心底。只有当女孩参加工作、独立生活以后,才有力量用一种看似过激的方式把对妈妈的不满发泄出来。

沟通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做婚姻家庭咨询最大的一个感触是,因为沟通不畅或无法沟通而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家庭太多了。很多人在外面和人侃侃而谈、温文尔雅、谦恭有礼,但回到家中却是另一副模样,在他的家庭中充斥着斥责、咆哮、抱怨和冷漠。

有人会说社交场合和人客气客气是为了工作和社交需要,在家里还端着多累呀,当然想怎样就怎样。这是曲解了沟通的含义。在外面和人客气没有问题,但在家里也应该对家人、亲人多一些关心与包容,有事情平心静气地商量解决。心里有疙瘩了能有家人帮助排解,这对于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来说尤其重要。

我们大多数人的沟通都是急于表达,只顾自己说,却没有耐心听对方说什么,或者说他们听到的都是对自己的攻击,然后想尽办法去反击,去打败对方,从而证明自己的正确。这不是真正的沟通。因为互相之间根本就没有“通”,只是在战斗,只会使冲突升级。沟通的重点在于听,而不在于说。我们习惯于说“我也想沟通,可是他不听我的”,可是我们却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认真地、用心地去“听”对方在说什么,去感受他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所以很多家庭中的沟通常常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和发泄,就像女孩这次的激烈行为和妈妈以前的冷漠相向。这个女孩不知道怎么通过正常的方式去和妈妈沟通这件事,表现出来的就只能是情绪的发泄,而这源自她没有从妈妈那里习得有价值、有效果的沟通方式。

作为家长,我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习惯于说教,喜欢去教育孩子,而我们所谓的教育往往就成了指责。实际上孩子是不需要被教育的,他们只会被影响。你对孩子的态度就决定了你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尤其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说教更可能激起他们的反感。我们说,父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根源,而爱是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当沟通成为很大的问题,爱也会随之会受到影响。反之,以爱为基础的沟通,才更容易被听见,更容易有效果。只有当他们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家长的话才有可能被他们听进耳朵里。

指责式的教育会让孩子觉得爱消失了,这时不但沟通成为问题,孩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也会加剧。而爱的缺乏,更会让孩子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这会给他们以后的恋爱、婚姻带来一系列问题。女孩的恋爱失败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因为一直缺乏来自男性的关心与爱,以及自幼形成的很强的独立意识,当遇到一个对自己稍微好一点的男孩,微不足道的关心就会让女孩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于是放下原本的择偶标准飞蛾扑火般开始恋爱。这样的爱情就算运气好,对方以后真的对她很好,也容易因为在长期的亲密关系中对这种好的不适应而出现问题。

这位妈妈最初对女儿的养育充满了虔诚的信仰,这也是女孩觉得自己的妈妈很不一般、感到非常骄傲的一点。但是当女孩渐渐长大,妈妈就和周围大多数家长没有什么两样了。而孩子在妈妈的眼里也不再那么可爱,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妈妈忘记了孩子只是个子长高了,但是在心智上离成熟还远得很,青春期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时期。

当我们感到对青春期的孩子无能为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只需要给他爱就好了。因为爱可以治愈一切。遗憾的是恰恰相反,当家长们感觉无法控制孩子时,常常连爱也不给了。也就是说他们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听我的话我才会爱你,你学习成绩好我才会爱你,否则我就不爱你了;你还总是让我生气,我就更不会爱你了。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原因和形式各有不同,但那是生命的一个自然成长过程,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时候我们只能报以默默的期待和真诚的陪伴,付出你的爱,让他们有力量去化茧成蝶,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如果给不了爱,那么就给他们自由,不要对他们过多干涉,避免不当介入反而给关系带来麻烦。

这个女孩参加工作后,在某一个时间点以看似恶劣的态度对待母亲,并不能说明这个女孩的本性是坏的,而要看到她发泄背后的需求和伤痛。这时候如果妈妈能以理解的态度对待,不以简单的对错揪住这件事不放,以至于爆发更大的家庭冲突,而是以德报怨,依然给孩子以充分的共情,那么女孩的心理创伤将得到相当大程度的修复,并重新唤起对母亲的依恋。但是这需要母亲具有相当强大的内心和对双方情绪、心理的敏锐觉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