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大明皇嫡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风云变幻 【完结】

朱雄英低着头想了想。

因为洪武二年,朱元璋于府、州、县皆立学校,但是虽有县学,但数量和规模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子需求,偏远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百姓受教育机会不均等。

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控制较强,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不利于学术自由和文化繁荣.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资质和兴趣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教育体系的层次和类型不够丰富,不利于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朱雄英原本的打算是从科举开始改革,设立多学科,让朱廉负责各个学科的推广。

但是在科举八股取士这一政策上,朱元璋就定下了口,因为稳固皇权科举不能改革!

所以现在朱雄英只能退而求次先尽量让大明大部分的孩童上学堂,以后贯彻科举改革的想法了!

朱雄英沉默半晌抬起头说出自己以后的想法。

“孙儿之前了解到朱廉为理学大家,想让朱廉负责管理大明学院,在各个府县设立学堂,发扬理学的传承,最重要的孙儿想让大明的百姓也学习知识,在大明偏远穷困之地也设立学堂,尽量让咱大明的孩童从小就意识到学问的重要性!

朱元璋沉思了很久。

“可,但是他愿不愿意咱可不知道!老犟种了!”

朱雄英笑道。

“孙儿试试,若可行皇爷爷您就为孙儿下这最后一道旨!”

......

第二天一早朱雄英就来到了翰林院。

文学博士朱廉正整理为太孙侍讲侍读的事物。

朱雄英走进大殿。

“先生安好,学生朱雄英有礼了!”

朱廉抬起头。

“太孙殿下客气了,今日就准备学习课业?”

朱雄英施完礼抬起头来。

“先生今日学生有一理学之事不明,想与现在探讨下这理学问题”。

朱廉惊讶到,愣愣的看着朱雄英。

从楚王府第一次见面对太孙朱雄英的印象就很好,那日的一句“先生”竟然真延续到了现在。

太孙今年才九岁吧?竟然开口与我探讨理学?

朱廉沉声说道。

“太孙殿下,能与您共论理学,此乃臣之荣幸。”

朱雄英匆匆摇摇头。

“在下是您学生,先生不必谦虚。我观这理学纂言,强调道德之修养与天理之追寻,先生对此是怎么理解的?”

朱廉脱口而出。

“殿下,依臣之见,理学所倡之道德修养,乃为人之根本。遵循天理,约束自身,方能正心诚意,达至君子之境。”

朱雄英又追问。

“然如今,若仅靠个人之道德约束,恐难以扭转百姓思想。”

朱廉殿下微微笑道。“所言极是。但理学之影响,若能广布于朝堂民间,形成风尚,亦能渐改世风。”

朱雄英赶忙道。

“那依先生之见,如何才能将理学之理念有效推行,以利国利民?”

朱廉思考半晌。

“殿下,唯从教育入手。令学子自幼研习理学,使其深入人心。再者,于朝堂之上,以理学之标准选拔官员,如此上行下效。”

朱雄英低头叹道。

“此计甚好,但恐执行之时,多有阻碍。”

朱廉不假思索。

“殿下忧虑不无道理。然只要坚定信念,逐步推进,或能有所成效。”

朱雄英看着朱廉。

“然何人能推进,何人会推进?”

朱廉已经入了朱雄英话语的圈套。

“必是与理学研究透彻,熟读程、朱之学!”

朱雄英脱口而出。

“先生可否胜任!可能胜任!”

朱廉抬头睁大了双眼!

太孙竟然通咱一生的追求!

因为朱廉认同理学中蕴含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理学对个人修养、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他一生的愿景就是希望人们通过学习理学,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而促进大明的和谐稳定!

朱廉惶恐的抬起手对朱雄英拱手施礼。

“臣愿担此任,愿为大明推广理学之念鞠躬尽瘁!”

......

洪武十六年二月初一。

朱元璋下诏,任文学博士朱廉为国子监祭酒,统管大明学府。

洪武十六年三月,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留下平西侯沐英统治云南。

同年四月,朱元璋赐徐达六神药,医治病症。

看着徐达日益康复,朱雄英也在担心着因为徐达的存在会不会使历史发生重大改变。

或许会因为徐达长期负责北方边境的军事防御,对北方的军事形势和地理环境非常熟悉,在当地也有较高的威望。他的存在应该能够更好地组织和指挥北方的军事力量,有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确保明朝北方边境的稳定。

而且徐达在明朝开国功臣中地位极高,其家族势力也不容小觑。他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朝廷内部各方势力,避免某一方势力过于强大,从而维护明朝皇室内部的相对稳定

洪武十七年三月,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班师回朝;

同月曹国公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李景隆袭爵曹国公。

洪武十六年十二月李文忠生病时,朱雄英也去看望过,也曾思考过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李文忠。

但李文忠的身体是因长期征战、劳累过度,致使身体每况愈下,尤其多次的北征,战场的奔波与辛劳严重损耗了他的身体和各个器官,已经无能无力!

洪武十八年,郭恒案爆发。

诛杀郭桓等人,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全部处死,处死右审刑吴庸。

同年六月,颁布《六部赃罪诏》,九月又颁布《御制大诰》,详细罗列郭桓及其党羽罪行。

洪武十八年十月,麓川反,袭击景东。平西侯沐英提前布置以两万步卒配带一万新式火铳打退思伦法。

洪武十九年,以颍国公傅友德为平麓将军携带两万新式火铳六万大军助平西侯平麓川。

同年汤和于楚王镇压思州吴勉起义归来后,求骸骨。

洪武二十年,以徐达为大将军,冯胜和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领明军出击北元,迫使北元太尉纳哈出投降。

洪武二十一年,麓川军集三十万大军攻打景东,直袭云南定边府,沐英率领三万精锐日夜兼程驰援。

平麓将军傅友德在景东两侧无量山脉和哀牢山脉分别埋伏各两万将士携带一万新式火铳。

大明取得大胜,麓川军被俘三万余,被歼五万,思伦法遁去哀牢山脉。

同年,蓝玉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大破北元,北元后主脱古思帖木儿逃走,其部众离散。

第一卷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