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心理咨询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素质训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只要心理咨询师能够和来访者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来访者,表里如一地真诚对待来访者,给来访者应有的尊重,那么,即使心理咨询师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技术都不用,来访者也能够自我成长。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并不需要外人去教,而是他自己本来就有的潜能。

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真的做起来却很不简单,因为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和尊重,并非心理咨询师想做到就能够做到的。

就像中国古人说的,只要能做到一念不生,你就可以明心见性,了知万物的空性。这听起来很容易,但是,我们知道多少出家人一生也没有达到这个境界。

或者像一个女人对追求者说,我只要你能够一生全心全意地爱我,不需要任何其他条件,我就会接受你的爱。这听起来多么容易,而追求者也会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地能做到。但是,真的做起来,他会发现这件事的难度并不比赴汤蹈火容易。

或者就像父母对多动症孩子说,你只要上课不说话也不做小动作,要什么奖励我都能给你。孩子也想要奖励,但是他还是做不到。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共情,给来访者更好的积极关注,更有能力表里如一,更懂得尊重来访者?

如果我们没有回答这些问题,那么一切就都是空话。

我们想要对来访者共情,但是我们如果没有能力体会到来访者的心情,我们根本想不通来访者为什么会那样想、那样做,就没有办法帮助这个来访者。其他方面也是一样。

有些天赋好的心理咨询师,可能在这方面比一般人要好,所以只要发挥自己的天赋,就可以共情来访者并使咨询有效果。但是,对于天赋一般的人,就需要进行提高这方面能力的训练。有人认为共情能力是不能通过训练提高的,只能由天赋决定。我不这样认为。

假如有一个人,学习了一套非常高超的拳法,出拳神出鬼没,无人能及,是不是他就可以战无不胜?不是。如果这个人是几岁的孩子,力气很小,而他的对手是一个彪形大汉,即使这个孩子每一拳都准确地打中那个大汉,大概率也只是形同搔痒而已。如果不是孩子,而是一个体弱多病、弱不禁风的人,恐怕也一样不能让这拳法发挥作用。具备基本的身体素质很重要。

同样,一个心理咨询师,不论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得多么好,也必须有基本的心理素质,才能发挥出理论和技术的潜力,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人的身体素质,有一部分是先天的。运动员的儿子,估计孔武有力的概率要比一般人大。体院招生的时候,必定不会随便找一个人就允许他入学,而必须要做一定的选择。选择先天条件好的人,就比较容易把他培养为优秀运动员。

不过,后天的训练也很重要。只要进行训练,身体素质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训练得法的话,身体素质甚至可以有很大的改善。

霍元甲的身体素质,据说在他的兄弟中是最弱的,但是经过训练,他成了最优秀的武术大师——不仅技能出众,身体素质也一样出色。

人的心理素质,多少是先天的,多少是后天的呢?

这个问题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对一个人都有影响。有的人天性温和,有的人天生就有对别人心理更好的直觉,这些人当然更适合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而后天的影响及有意识的训练,肯定能改进人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成为更好的心理咨询师。

我觉得在心理咨询师的教育领域,对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素质进行的培养和训练还是不够的。这也许是因为,对于如何通过训练改进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素质,教育者们的研究还不够多。

我们知道如何讲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也知道如何教技术,但是,如何提高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素质,我们还所知不多。记得有心理咨询专家说:“共情能力本身是一种天赋,不是后天能培养的。”如果持这样的观点,那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找到并筛选出那些天赋高的人做心理咨询师而已,对天赋低的人就无能为力了。但是我不这样认为,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训练,一个人的共情能力可以得到提高,甚至是非常惊人的提高。因此,对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本章将简述一些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

提高共情能力的技术

共情能力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能力,是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效果影响最大的一个关系特质。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存在共情,可以使来访者有被理解等非常积极的感受,可以使心理咨询师全面地、深入地切身体会来访者的感受,从而使心理咨询与治疗活动进行得更顺利。共情是否存在,关键在于心理咨询师有没有对他人共情的能力。

因此,了解心理咨询师能否共情来访者,是了解某个具体咨询关系的关键;增强心理咨询师的共情能力,是提高其心理咨询效果的关键;改善心理咨询师的共情能力,是我们对他进行训练的关键。

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心理素质训练,可以大大提高一个人的共情能力。在我的意象对话小组中,经过长期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有的人的共情能力可以达到惊人的高度——他们可以非常准确地体察到来访者的细微感受,甚至不需要来访者说任何话,不需要看到来访者的表情,就可以对来访者的心态了了分明。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共情的看法不同,他们所说的共情有不同的层次,因此,也有不同层次的共情训练。

下面我们谈高级共情训练。高级共情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咨询师在自己身上能体验到来访者的感受和情绪;第二部分是心理咨询师能够分辨所感受到的内容是他自己的还是来访者的;第三部分是心理咨询师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来访者的感受。

▶ 直接的知觉

第一部分是对他人的心理体验的一种“直接的知觉”,如同在“我”的心理世界中,像眼睛看见物体一样,直接体验到别人的体验。这个活动并不是思维或者潜意识思维,想象或者潜意识想象等任何信息加工和处理的产物。眼睛一睁开就能看到东西,不需要我们去另外做什么,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同样,共情的第一部分也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虽然我没有找到有关研究,但是从经验中看,这种“直接的对别人体验的知觉”的能力似乎是先天就有一定区别的,有些儿童从小似乎就更容易体会别人的感受。对这个过程本身,我们做不了什么训练,就像我们没有办法对眼睛感光看到视像这个过程做什么训练一样。

我个人认为,艾森克的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测验中,P因子就是所谓的“精神质”分数,似乎和共情能力的天赋有关。高精神质分数的人,好像欠缺一种对别人“感同身受”的能力,所以即使他们非常聪明,非常善于判断别人的感受和思想,他们也不会体会别人的感受。而低精神质得分的人,在我看来共情能力的天赋很好,容易对别人的感受感同身受。高精神质的人,会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也正是因为他们不善于共情。

虽然我们不能对这个过程本身做什么训练,但是,我们可以练习如何让这个过程更容易出现。

某人希望自己的海域中能引来很多美丽的热带鱼,他可以做一些事情,为鱼儿来这里生活提供条件。比如他可以在海底沉放一条船,让鱼能有居所;他可以撒放一些饵料,让鱼有东西吃;他也可以想办法驱走一些凶恶的鱼,使环境比较安全;他甚至还可以用塑料做一些假鱼,吸引同类的真鱼来这里……所有这些都是有用的。但是,即使把沉船等都准备好,热带鱼也未必一定会来。不过,我们必须承认,沉船等物的确可以增加热带鱼来到这里的可能性。

共情也是一样,它本身是否出现,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实际上都不受我们意志的直接控制。不过,在某些条件下,我们确实更容易出现共情。

首先,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我发现,如果我们的身体比较紧张,使得我们不能产生和来访者一样的身体反应,对我们的共情的确有损害。因此,心理咨询师可以做的第一个加强共情能力的训练,就是练习“相对放松地咨询”。

我们可以让受训的心理咨询师在模拟咨询中,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身体,看自己的身体是否基本放松。特别是在咨询开始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很紧张,可以有意识地调整一下,让自己放松。如果只是比较轻微的紧张,也可以不去管它——因为完全的放松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其次,另一个有助于共情的训练是自发的身体模仿。社会心理学在对非语言行为的研究中发现,两个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之间,会有一种自发的身体的“一致性”。比如,两个朋友走在街上,他们会节奏一致地走路,就仿佛有一个人在喊口令。两个谈话很投机的人也有一致性,当其中一个人无意中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比如,换一下腿的姿势或者摸一下头发,另一个人很可能会做同样的动作。我们的经验表明,这样自发的身体模仿可以使双方之间更容易相互共情。这样做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我们共同的姿势会给我们带来共同的感受,也许相反,是我们共同的感受使我们有共同的姿势,也许这两者都有。因此,心理咨询师可以做一个训练——训练自己相对自然地模仿来访者的姿势。

放松是模仿的基础,身体放松,就会带来自发的模仿。心理咨询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关注一下自己的姿势,看看自己在倾听来访者述说时,是什么姿势。如果有条件,心理咨询师可以观看咨询的录像,看看来访者在述说而自己在倾听时,自己的姿势和来访者的姿势是不是有些相似。

如果心理咨询师的姿势自发地随着来访者变化,说明心理咨询师有比较好的共情。如果心理咨询师的姿势固定而僵硬,则很可能是共情不够好。在一个人过分关注自己的角色,总记得自己是心理咨询师、教授或医生的时候,他的姿势就可能偏于固定和僵硬。

心理咨询师可以自问:他这样说的时候,我感受如何?同时,模仿来访者的姿势——如果来访者抓自己的脑袋,心理咨询师也可以抓抓自己的脑袋;如果来访者咬自己的嘴唇,心理咨询师也可以咬自己的嘴唇。不过,我们必须注意,模仿的时候要尽量自然,千万不要夸张或者太明显,否则来访者会感到自己被冒犯。

如果我们集中注意力关注来访者,我们对来访者体验的感受也会更强烈。这就仿佛我们的眼睛盯着某个方向,这个方向的东西就会被我们更多地注意到。当我们的心灵之眼关注来访者时,来访者的体验就会更多地在我们的心中产生共鸣。

心理咨询师要练习,让自己习惯去关注自己的身体感觉和内心感受,这会让我们对来访者“更有感觉”。

另外,那些低级共情过程——理解、想象,以及其他我们能想到的过程,对我们感受来访者有一定的影响。有时,这些理解可能会造成一种干扰,一种先入之见,因而破坏了我们对来访者的直接感受。有时,这些理解却如同前文所说的“沉船”、“饵料”和“塑料鱼”,可以激发我们对来访者的直接感受并促进共情。

虽然这些过程可能引起共情,共情却并不是这些活动的结果,或者说理解等过程能影响共情出现与否,但共情却不被这些过程决定。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是实际上正是如此。海洋中的鱼可能是沉船招引来的,但并不是沉船所“生育”出来的。

▶ 分辨别人的感受和我们自己的感受

共情训练的第二部分,是学习分辨别人的感受和我们自己的感受。

如上所述,共情是对他人的心理体验的一种“直接的知觉”。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能力,即使是那些所谓“共情天赋差”的人,也一样具备这种能力。因此,当我们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别人的心理感受,会映照在我们的心中。

当然,与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心中也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感受。别人激惹,我们可能会愤怒;别人痛苦,我们可能会怜悯;别人抱怨,我们可能会内疚……实际上,当我们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自己的感受,二是通过共情感受到的别人的感受。它们混合在一起构成人的复杂的内心感受。

共情训练的基础是“玻璃窗比喻”。我们面对一面玻璃窗时,不仅外面的景象会映照在玻璃窗上。屋子里面的景象也会映照在玻璃窗上。我们在玻璃窗上看到的东西,有些是外面的,有些是屋子里面的。我们把通过玻璃窗看到的外面的事物,比作共情感受到的别人的心理感受;把玻璃窗上映照出的屋子里面的事物,比作我们自己内心产生的感受。

根据这个比喻,我们可以这样说,共情的感受实际上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只是有的人不善于分辨哪些感受是自己的,哪些感受是别人的。我们也可以教一个人学会如何分辨哪些感受是别人的,哪些感受是自己的。当一个人的分辨能力提高后,他就可以知道别人的感受是什么了。

所以,在我们看来,所谓的通过训练改善共情能力,实际上是改善一个人分辨感受属于谁的能力。

训练这种分辨能力的方法,可以参考“玻璃窗比喻”:玻璃窗上的图像,我们怎么分辨是里面还是外面的呢?

方法一:先弄清楚,哪些东西是屋子里面的,哪些是外面的。比如,如果我们知道屋子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并没有树。而我们在玻璃窗上看到了一张桌子、一张床,还有一棵树,我们可以判断,这些东西中的树是外面的。

在训练共情能力时,对应这个方法的是:我们让受训的心理咨询师多对自己做心理分析,让他了解自己有什么情结,总结出自己在各种情况下,容易产生的主要情绪和感受。当这个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在一起时,他就会知道自己内部产生的可能是什么感受。这样,那些不同于这种感受的,感觉上有异己感的,可能就是来访者的感受通过共情感染了这个心理咨询师。

举一个例子,有个心理咨询师通过长期自我分析,知道自己有些“恋母”,对年长的女性普遍有一种亲近感和安全感。有一天,某男性来访者在谈论某个他生活中的年长女性时,心理咨询师感受到了一种恐惧。这种恐惧和他一贯对这类年长女性的感觉不符,于是,他估计这也许是一种共情,真正对年长女性感到恐惧的,也许是面前这个来访者——虽然他并没有说他有恐惧情绪。

有了这个判断后,心理咨询师询问来访者:“当你提起这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一种恐惧情绪,我觉得像是从你这里发出来的。是这样吗?你有恐惧感吗?”

如果这个共情是准确的,来访者在这个时候往往会给出肯定的回答:“是,我的确刚刚觉得很害怕,你的感觉很准确,是这样的。”

在心理咨询师的训练中,我们可以让受训的心理咨询师轮流扮演咨询师和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感受自己和对方,找到机会提高共情能力。

当然,这种方法并非万无一失。有时候,也会不准确。就如你屋子里有一张桌子,并不一定你在玻璃窗上看到的桌子就是你屋子里桌子的投影,也许屋外刚好也有一张桌子呢?

有时,心理咨询师对自己的情结不一定都知道。也许,某一次心理咨询师产生的,他以为不属于自己的某种感受,实际上只不过是他自己不常见的一种情绪而已。把这种感受说成是别人的,就犯了一个错误。或者心理咨询师在某种情绪下会有某种情绪,比如愤怒,但是同时他也通过共情感受到了来访者的愤怒,因此,他可能会误以为他感受到的愤怒只是自己的,而忽视了来访者也有愤怒的事实。这样的错误,是无法绝对避免的。

一般来说,通过询问来访者,我们大致可以确定我们的分辨是否正确。多数时候,来访者的回答是可靠的,除非来访者的自我界限感比较差,如果来访者是边缘性人格或者重性精神病患者,那就不可靠了。如果我们推断某种感受来源于我们身边的来访者,而询问时,来访者却不承认自己有这样的感受,那么心理咨询师需要对自己的判断存疑。

方法二:如果在不同屋子中的几个人,通过电话联系的时候,都说在玻璃窗上看到了某种共同的事物,那很可能他们看到的,是他们屋子外面的东西。比如,不同屋子里的几个人,都在窗上看到了一棵同样的树,那可能这棵树是这几间房子外的院子里的树。

在一个以训练心理咨询师为目标的小组中,这种方法是更实用的。具体操作是要求小组中受训的各个心理咨询师,共同去感受一个对象,共同尝试体会这个对象人物的情绪和感受。在这样做的时候,大家都有可能分辨不清,所以说出来的那些心理感受有些是自己的。但是,这个小组中大多数人共同感受到的,甚至全部人都感受到的某种情绪或者感受,就很可能是这个对象人物的情绪或感受。也就是说,一个小组中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对象人物有什么情绪或者感受,他们的意见往往是正确的。

当然,这种方法也并非绝对可靠。因为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小组中的大多数人有一个共同的误区——假如一个宾馆的各个房间中的人,都看自己的玻璃窗并且电话联系,大家都说自己的玻璃窗上有两张白色单人床的图像,这并不是因为宾馆院子里放了两张大家都看得到的白色单人床,而是宾馆标准间中都有两张白色单人床。比如“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大多数人都会有共同的思想,但大多数人都错得很离谱。

方法三:看玻璃窗的时候,如果不论看哪里,都看到有某种事物,那它可能是屋子里面的。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与许多不同的来访者在一起时,总是在这些来访者身上感受到同一种心理感受,那有可能是心理咨询师的投射在起作用。如果你感觉每一个来访者都有压抑的攻击性,那有可能是你自己有压抑的攻击性;如果你感觉每个来访者都有性压抑,那有可能是你自己有性压抑。

来访者接受罗夏墨迹测验。来访者看一张图片,心理学家问:“这张图片像什么?”来访者说,“像一男一女做那个事”;再看一张,来访者说“像男人的那东西”;再看一张,来访者说“像女的那地方”;再看,来访者说“像一男一女做那个事”……测验完成后,来访者问心理学家:“你测出什么了?”心理学家说:“从测验可以看出,你对性的关注非常高。”来访者大怒:“是你总让我看那些性的图片,怎么倒说是我对性的关注度高。”这个故事对心理咨询师也有借鉴意义。

方法四:看玻璃窗的时候,如果屋子里的灯非常亮,那么在玻璃窗上看到的所有东西,可能都是内部的;如果屋子里的光线非常暗,而外面比较亮,那么在玻璃窗上看到的所有东西,可能都是外部的。

屋子里的灯非常亮,象征着高度的自我关注。如果心理咨询师自我关注度非常高,而不关注来访者,他看到的种种情绪和感受可能都是自己的。屋子外亮,象征着对别人的心理关注度高,这时心理咨询师感受到的情绪,很可能就是别人的,这就是共情。

方法五:借助优秀的督导师,分辨自己的感受和共情。

在训练心理咨询师的时候,督导师会要求心理咨询师尽量全神贯注在来访者身上,尽量忘掉自己,这样,他就能更好、更多地感受来访者的感受,有更好的共情。督导师会借助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去看受训者是不是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来访者身上。

督导师如果发现受训心理咨询师有自我关注的杂念,就可以把自己所发现的告诉受训者,让受训者有机会知道自己的杂念。这样,受训者或者可以消除自己的杂念,或者至少知道自己的杂念是什么,不会把自己因此产生的感受和共情得到的别人的感受相混淆。

优秀的督导师,不仅应当有能力更准确地分辨出哪些感受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还应当有能力分辨出这些感受是谁的:是受训心理咨询师的,还是来访者的。这样,在必要的时候,督导师可以告诉受训心理咨询师,某种感受是受训心理咨询师自己的,还是他的来访者的。借助心理督导,受训心理咨询师可以分辨这两种感受主观体验的不同,从而渐渐能够分辨这两者。

方法六:应用心理意象训练共情能力。和日常的语言相比,象征性的意象更适于表达人的感性体验、情绪等。因此,应用心理意象进行心理咨询师的训练和督导就有明显优势。

通过检测心理意象差异,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否有很好的共情能力。

具体做法是:让心理咨询师设定一个基本内容,引导来访者进行放松的、自由的想象,比如让来访者放松后想象一座房子,在来访者想象中会出现各种具体的细节,或出现一些人物、活动情节,在想象进行的过程中,来访者随时把自己想象到的东西说出来。心理咨询师也根据来访者的表达去想象情景。要检测共情是否良好,心理咨询师就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观察某个意象的细节,并要求来访者也说出相应的细节,对比两个人的心理意象在细节上的差异大小,差异越小就表示有越好的共情。理想中最好的共情是毫无差异,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共情程度比较难达到。

在小组中对心理咨询师进行训练时,可以让他们互相扮演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并通过检测心理意象的差异来检测共情的程度。

提高心理咨询师共情能力,通过心理意象也很容易做到。那就是让心理咨询师不断地按照对方的意象来校对自己的意象。在这个过程中,提示心理咨询师要专注地感受对方,忘掉自己,不要进行理智性的推论,开放地说出自己脑海中冒出来的心理意象,并与来访者的意象进行比较。

心理意象能起到的作用,就如同生物反馈训练时仪器所给出的信号,是对共情是否准确给出明确的反馈。我们潜意识中的心理结构可以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用这种方式学会更好地共情。

▶ 表达感受到的东西

共情训练的第三部分,是训练我们表达感受到的东西。

心理咨询师提高表达能力的第一种方法是,提高“情绪与感受的词汇量”。也就是说,对于各种类似但是稍有不同的情绪,心理咨询师应当有不同的词汇区分它们。比如,同是悲哀类的情绪,我们要知道悲伤、伤痛、幽怨、感伤、哀怜、悲苦、失落……都是不同的,而且我们有词汇表达它们的不同。

这种训练最好借助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因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词汇的使用很准确,我们阅读并体会得多了,对这些词汇的意义就会有很好的理解。

提高表达能力的第二种方法是,习惯于表达自己的身体感受。比如,告诉来访者:“刚刚你说那段话的时候,我感觉到心口有些痛。我分辨了一下不像是我自己的感觉,所以我想也许是你的心口疼,是这样吗?”此时,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身体感受到的东西,也就是表达对来访者的共情。

表达身体感受,可以在一些感受维度上进行。这些维度包括:轻—重、热暖—寒冷、胀—收缩、紧张—松弛、痛—舒服、通畅—闷塞、暗—亮……例如,“当你说到……的时候,我感到我的胸口堵得很难受”“当你说到……的时候,我感到我的心有些暖暖的”。

提高表达能力的第三种方法是,多练习用形象化的比喻,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心理意象。

在向来访者表达自己的共情时,心理咨询师可以用询问的语句:“是不是这样呢?”来访者的反馈可以让心理咨询师知道其共情是否准确,以及哪里还不够准确,从而可以进一步调节。

提高接纳能力的技术

接纳能力是允许来访者表现其消极面,不去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嫌弃、攻击或排斥来访者的能力。从更积极的角度而言,接纳能力是一种以关心和有爱心的方式与来访者相处的能力。正如我们上一节讲过的,我不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普适的咨询特质。我认为我们这里所说的接纳更为普适。

接纳,是爱心的一种体现。接纳,至少能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伤害。在更理想的情况下,来访者感到被接纳,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被爱的感觉和自我被允许存在的感觉,这对他们的心理是很重要的滋养。

▶ 提高接纳能力的方法

我们有一些训练心理咨询师的接纳能力的方法。

第一,让心理咨询师总结一下,什么来访者,或者来访者的什么行为最让自己难以忍受,比如偏执、不信任心理咨询师、攻击心理咨询师、欺负别人还觉得很有理、虚伪、装腔作势、软弱无能、欺骗异性等。让心理咨询师体会一下,这样的人和这样的行为带给自己的感受。体验对方引起的厌恶、愤怒、恐惧和不自信的感觉,并分析这种感觉的起因,看是不是心理咨询师有什么情结,如果是,就处理这个情结。这可以减少这种不接纳。

第二,用意象对话促进接纳。基本练习方法是,让心理咨询师想象在不同的消极意象中,哪一个是他最难以忍受的,哪些是他相对可以接受的。比如,想象吃肮脏的东西,想象令人厌恶的虫子或癞蛤蟆、丑陋无比的人、狰狞可怕的鬼、死尸、身体上有可怕的伤口等。

为了达到练习的目的,督导师可以出示这样的图片,让受训练的心理咨询师看,并了解他们最难以忍受的是哪些。这样练习时,督导师要评估一下风险,如果这些图片超出受训心理咨询师的接纳能力太多时,会给受训者带来害处,应当只是稍微超出受训者的接纳能力。

找到了心理咨询师最难以忍受的图片后,对这些图片的象征意义和联想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此心理咨询师真正不能接纳的是什么。例如,如果心理咨询师最不能接纳的图片,其象征意义和“性与肮脏”的主题有关,则很可能他不能接纳那些性不洁的来访者。找到了心理咨询师最不能接纳的是什么之后,我们可以分析为什么他最难接纳这类来访者,其中有没有他自己的情结?如果有,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让心理咨询师忍耐不适感,并继续观察那些图片,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接纳能力。这一练习的要点是不要克制、压抑自己的不适感,让这种不适感存在,保持对这种不适感的感受力。如果心理咨询师压抑自己,让自己脱敏,那么这样的训练将是无益的,“带着厌恶或其他不适感,继续看着这些图片”是训练的要点。

也可以不用图片,只是在想象中找到那些令人不快的图片,并在想象中继续看这些图片——这是意象对话中特有的方法。在训练时,受训者往往发现他会自发地产生一种冲动,想在意象中去做一些事情,让自己更舒服,比如在想象中杀死令人恶心的癞蛤蟆。意象对话训练中的做法是,要求受训者在想象中不杀死人、动物,不论他们多么丑陋或者肮脏(极个别时候会有例外);不要表现出嫌弃厌恶的行为;不要排斥、贬低和压抑意象中的人和动物,只是带着不舒服去看着这些意象。因为这些意象是“有生命的”,是在想象中随时变化的,也是反映了受训者个性化问题的,所以这个训练的效果比看图片好得多。

第三,让心理咨询师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缺点,从而对别人宽容。在心理咨询师训练中,只要心理咨询师发现自己的一个“行为缺点”,我们就会提醒他:“回忆一下有没有哪个过去的来访者有这个缺点,是不是现在更能理解他了?”

即使不对照自己,多去理解对方问题所在,也可以增加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接纳性。当不了解来访者行为的深层原因时,我们较容易只从行为上评判来访者。一旦他的行为让我们反感,我们就可能不接纳他。但是如果我们能深入理解对方,知道其行为的前因,我们就容易接纳对方。

第四,让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想象来访者在没有心理疾病前的样子,以及心理问题改善后的样子。如果心理咨询师想到,现在这个令人厌恶的人“本来天真活泼”“本来纯洁无瑕”“本来善良美好”,后来因为遇到心理创伤事件,或者身边人的不良影响,或者他自己的错误选择,使他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心灵丑陋的人,心理咨询师自然会产生一种博大的怜悯——不是一般的那种带着优越感的怜悯,而是由衷地可惜他们。这会让心理咨询师更能接纳他——也许他本质不是坏人,只是犯了错误的人。

想象来访者心理问题改善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那时他将会朝气蓬勃或者勇敢坚强,或者幸福快乐……这会让心理咨询师愿意为此耐受暂时的不适感——就如同医生想到自己的病人痊愈后的样子,能让他们更容易忍受现在病人疮口上散发的臭味一样。

这样的想象,应当是以心理咨询师自己过去的经验为依据,而不是盲目幻想。盲目幻想是无益的,甚至会导致对来访者现状的格外不满——因为他们和心理咨询师美好的幻想太不相同了。

第五,心理咨询师如果能够做到接纳,就会更进一步希望自己能成为更有爱心的人。不过要知道,爱心不是我们想要有就能有的,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心理咨询师更有爱心,这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我们对自己说“我应该喜欢这个味道”,这并不能让我们真的喜欢这个味道;我们告诉自己应该爱,也不会使得我们多一些爱,我们至多能装出更有爱心的样子,骗别人也骗自己,但是实际上骗不了任何人——至少骗不了人的潜意识。

爱心只能自发产生,我们可以做的,是排除阻碍它出现的障碍,这些障碍是我们的无知、情结、不快乐等。自我中心是阻碍爱心出现的最主要障碍,任何有助于减少自我中心的事情,都会有益于我们的爱心增长。

最能增长我们爱心的,是出于真诚、爱心的行动,以及这个行动自然带来的别人的爱。因此,假如一个心理咨询师偶尔出现了真的爱心,应当付诸行动去爱,这样他的爱心就会增长。督导师发现了心理咨询师真实的爱心,应当指出来,让他知道这就是爱,这会让心理咨询师爱的能力得到增长。

▶ 表达爱与接纳的技术

直接告诉来访者“我接纳你、关心你”“你放心我不会嫌弃你”固然也会有用。但是,来访者也许会对此有所怀疑——心理咨询师是真的接纳我吗?是不是心理咨询师假装接纳我?他说的话是他真实的想法吗,还是他只是为了让我安心?……因此,心理咨询师需要更有技巧地表达接纳。

第一种技巧是用“平常化”的语气回应来访者“不平常”的表述。比如,一个来访者鼓起勇气告诉心理咨询师,自己是一个同性恋。如果心理咨询师表现出嫌弃,来访者会感到不被接纳;如果心理咨询师表现出很惊讶,或者表现得很有兴趣,来访者也会怀疑心理咨询师的内在态度;如果心理咨询师刻意强调说“我对不同性取向的人没有歧视”,来访者更会怀疑他的话是否由衷。

我们可以用一种平常的语气回应他的话,仿佛在谈一件很平常的事。让他感觉在我们的眼中,这件事并没有多么异常,这样他就会感到我们是接纳这件事情的。

第二种技巧是询问。当来访者说出担心你不接纳的事情后,你可以温和地询问一些问题,比如有关细节、这件事情的发展过程等。询问是关心的显著标志,你询问他意味着你关注、关心他。

表达共情也是有效的方法,让来访者知道,你能够理解这件事情,能体会到他的感受,他也就不会担心你对他不够接纳了。

有些小动作,比如给哭泣的人递纸巾,轻轻握住对方的手等,也是可以传达爱和关心的。我个人主张避免过多用这些方式,避免给来访者一种“爱心泛滥”的感觉,避免强化来访者的依赖性,或者避免身体接触过多带来的性的移情。

提醒各位,在爱和接纳时,我们要避免一个误区:不要为了表示接纳,混淆了健康和不健康、美好和丑陋、是与非的界限,不要因为爱和接纳而纵容了坏的东西。我们可以宽容,但是不能纵容。

如果来访者蓄意伤害别人,我们依旧可以允许他作为一个不完美的人存在,理解他做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帮助他发现问题的根源,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立刻把他抛入道德垃圾箱。但是,我们不能混淆是非,不能说我们接纳他继续这样的行为,也不能帮助他推卸责任,说这些行为只是心理问题带来的结果而已。我们可以接纳他有错误,但是错误毕竟还是错误。

提高尊重他人能力的技术

▶ 了解彼此的不同之处

学会尊重他人,首先需要了解彼此的不同之处。

第一,在心理咨询师训练小组中,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练习。

每个人分别写下自己最喜欢的颜色、音乐、气味等,以及自己最不喜欢的颜色、音乐和气味,然后轮流读出来。

每个人说一说别人喜欢的东西之中,哪些是自己不喜欢的,或者别人不喜欢的,刚好是自己喜欢的。你是不是有一种冲动想说服别人,自己喜欢的才是对的?

小组讨论,哪些人的哪些情况是“异常的”或者“病态的”,哪些只是无害的个人偏好。对于后者,我们可以向对方表达:“我的偏好和你不同,我们谁也不必说服谁,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异而已。”

每个人分别写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感觉最快乐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感觉最痛苦的事情,每种事情可以写不止一件。比如喜欢做的事情可以写几件,最快乐的事情也可以写几件,然后轮流读出来。

每个人都说一说,别人的事情,哪些和你自己的类似;哪些和你自己的不同,但你很容易理解;哪些是你感情上很难理解的。

小组讨论,哪些情况是病态的,哪些可能需要有所改变,哪些只是不同的偏好而已。对于后者,我们可以表达:“我们是不同的人,所以我们有不同的偏好。”

我们还可以分析、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基本差异对心理咨询师的不同影响。

练习中我们可以用各种人格测量的量表进行测量,把心理咨询师分为不同的人格类型。

小组讨论,不同人格类型的特点,对他们的感受、思考和行为模式有什么影响。比如,一个“感觉寻求型”的人,喜欢的颜色会更强烈、刺激,行为上喜欢冒险,这对他生活的各个方面会有什么影响。

此外,还可以做的练习是,让心理咨询师区分“我的需要”和“别人的需要”。

让心理咨询师看一些来访者的症状或者问题的报告,说出自己希望如何改变来访者,从何处入手。再问来访者的希望是什么。然后比对这两者的异同,分析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心理咨询师要分析自己,看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有控制来访者的需要。这一点非常重要。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控制别人的需要,这并非问题。但是,如果这个需要格外强烈,那么心理咨询师即使非常清晰地知道人我界限在哪里,也知道应该尊重这个界限,但依旧会做不到,因为他内心的冲动会驱使他去做他明知不该做的事情。

为什么有些人有格外强烈的控制别人的需要呢?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很常见。如果一个人有一种弱小感、一种无能为力感,或者一种控制不了自己的感觉,那么他会补偿性地需要控制别人,从而让自己感到舒服一点。这类人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控制别人,如果心理咨询师有格外强的控制别人的需要,就会控制来访者,从而难于做到应有的尊重。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自我分析探明自身的这个倾向有多大,督导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帮助。

▶ 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尊重

我们可以用意象对话方法来做尊重训练。

让心理咨询师想象来到别人的院子外,看院子外有什么屏障——篱笆、院墙或者其他什么,看院子的样子,想象如果没有人请你进入,而你却需要进入,那会是什么情况。这样的想象中,会展示出一个人对别人的界限有何种程度的尊重,以及对什么样的界限更尊重等种种信息。

在尊重训练中,我们也要避免过度地强调尊重,以至于在必要时,不敢突破来访者的心理界限。心理咨询中总需要一定程度的干预性,需要一定程度地突破对方的心防,这与尊重原则并不矛盾。

内心有了对来访者的尊重,还需要懂得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

首先,表达尊重最基本的一点是关注对方。

没有注意到一个人,是对他最大的轻视。因为这隐含一种意思,好像这个人的存在与否并不重要。有的人宁愿被别人仇恨,也不愿意被忽视,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次,我们几十个人参观精神病院,医生带我们去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住所,我发现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与医生的交流上,或者观看设备设施等,对那些精神病患者并不关注。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那些精神病患者,我发现,几位精神病患者马上有了变化,从一开始的表情茫然变成了眼睛发亮的样子,一位患者甚至激动地给我敬了一个军礼(后来听说他本来是个军人)。

训练时,心理咨询师要注意交流时如何适当地用眼神关注对方,如何在姿势上表现出关注对方等。

其次,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接触时,要注意基本礼仪。不要表现出不耐烦、不在乎或轻视的样子,也是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由于有些来访者心理有障碍,导致他们的行为令人厌烦,心理咨询师要平等对待对方。在心理咨询师训练中,督导师如果发现他们有轻视厌烦、不在乎来访者的表现,可以提醒他们自我觉察。

最后,表达尊重的方式就是多询问对方的意愿。在确定心理咨询目标的时候,在采用某种心理咨询方法的时候,都去询问对方的意愿,不要觉得来访者不懂就替他做安排。在来访者不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建议时,允许、认可来访者有权自己选择,这也是尊重来访者的表现。心理咨询师可以有意识地练习别人拒绝自己意见时的恰当反应。

提高真诚能力的技术

真诚是不给来访者提供虚假信息,如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和情绪。

提高真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能力看到真实,二是有能力恰当地表达。这两者往往是相互交织的,所以真诚和表达真诚的训练是不能分开的。

▶ 训练勇气

不是说我们想真诚,就可以做到真诚。心理咨询师想要做到真诚,首先需要有勇气面对真诚带来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心理咨询师担心真诚的行为会破坏自己在来访者眼中美好或权威的形象。心理咨询师也知道,自己对来访者有责任,因此必须考虑,表达不适当的真诚可能对来访者有害处。因此提高真诚能力,首先要训练心理咨询师的勇气。

▶ 训练判断力

心理咨询师还要训练自己的判断力,从而明白何时需要说出真相,说出多少真相,用什么方式说出真相。真诚并不是口无遮拦说出自己眼中的一切真相,而是必须适时适度,才能对来访者真正有益。

▶ 自我分析、自我体察、内省

每个人对自己的潜意识都了解甚少,每个人对自己潜意识范围中的情绪、感受及念头都所知甚少。因此,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时,没有谁能做到完全真诚。我们试图表里如一,但是真正的表里如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心理咨询师如果尽力去自我分析、自我体察和内省,就可以对自己的潜意识知道得更多一些,从而也可以更真诚一些。

▶ 运用自我表露技术

表达真诚的一个方法是自我表露,也就是心理咨询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暴露一些自己的信息,以帮助来访者。

恰当的自我表露,可以使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更加信任。来访者感到心理咨询师对自己如此坦诚,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另外,在心理咨询师的自我表露中,提到自己如何面对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也可以给来访者一个借鉴和模仿的机会,有助于来访者的心理成长。

不过,如果自我表露的分寸、内容和方式不当,也可能会有不利的影响。比如心理咨询师暴露了自己的一些弱点之后,来访者因此对心理咨询师产生不信任,觉得“你自己还有心理问题呢,怎么可能帮助我”。

还有,心理咨询师也要注意自我保护,心理咨询师必须为来访者保密,来访者却不一定能为心理咨询师保密,而且有些来访者心理问题严重,很可能会利用心理咨询师暴露的自我信息,作为攻击心理咨询师的材料。因此,心理咨询师在自我表露时,也需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真诚能力,可以做一个练习——“你们不知道的我”。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表露的技术,可以在团体训练中进行。

小组人数在3~7人为宜。有组长做引导。每个人可以轮流做自我表露,表露的时间在5分钟以内。所说的话以“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我……”这个句子开始,要说一件别人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一个人说完之后,其他人可以进行反馈,每个人反馈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之后这个表露者再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这个练习中,表露者表露的内容对自我的威胁性最好是轻微的,最多是中度的,不适合把一些对自我很有威胁的隐私事件暴露出来。

通过表露,并得到反馈,以及对自己的感受做总结,一个人能逐渐知道自己能够承受后果的表露程度,也可以找到比较合适的表达自我的方式。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表露者遇到了威胁自我的反馈,组长可以引导和协助他学习如何应对。如果他的自我表露过多,内容对自我的威胁太大,组长也可以提醒他保护自己的隐私。

▶ 角色扮演

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练习既真诚地表达又避免伤害。我们可以假设一些情境,让受训者练习如何对来访者说真话。比如,如何告诉来访者,她的男友实际上并不像她以为的那样喜欢她;如何告诉来访者,他“心平气和”的话在心理咨询师看来是很有攻击性的。这些情境可以从容易处理的,逐渐过渡到比较难的。

▶ 假设性表达训练

试图更真诚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心里如果对来访者怀有怨气和不满,很可能会以真诚为理由发泄自己的攻击性。比如说,“让我真诚地告诉你,你以为你是谁?你自己很了不起吗”“你让我感到很难受”等。真诚,成为心理咨询师忍不住想攻击来访者时说服自己超我的理由。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假设性表达”的训练,让心理咨询师练习如何真诚表达而不带有攻击性。方法之一就是,不说“你让我如何如何”,而是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我感到如何如何”。这种表达的转变,潜在意思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我有这样一种不舒服的情绪,但这未必是你做得不好,也许有我的原因,我只是看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不归咎于你。假设性表达可以减少来访者受到攻击的感觉。

▶ 分析心理咨询师的心理

仅仅在行为上进行训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进行分析,找到妨碍他们成为表里如一的好心理咨询师的内在原因。

有些心理咨询师习惯虚张声势,他们喜欢把自己藏在白大褂、博士学位、能力证书和权威的身份之后,制造一个虚假的“权威心理学家”的外表。在与来访者交流的时候,他们会有意无意显露自己的权威,不让来访者有机会发现自己作为“凡人”的一面。这种不真诚带来的后果是:来访者也许会因此产生对权威的迷信和盲目遵从,难于发展出自我的个性;或者把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想化,当理想化破灭时会造成巨大的痛苦。

这类心理咨询师的行为,往往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如果我们通过心理分析,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自信,并且找到他们不自信的原因,经过心理调节之后,他们就有可能减少自己的这种倾向。他们还可能是为了用职业化的自我形象来回避与来访者交往中的情绪冲击。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训练他们的心理耐受力。

有的心理咨询师习惯扮演“好人”形象。他们会刻意地表现出善良、有爱心和对来访者的关心。这些心理咨询师会压抑自己的愤怒,哪怕这些愤怒是合理的。在长久的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会越来越感到这些心理咨询师的虚假,并且感到他们实际上“站在远处”。这类心理咨询师往往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尤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他们通过心理分析,看到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就可以逐渐转化。

提高洞察力的技术

这里所说的洞察力,和共情能力是有一定程度重叠的。对暂时性的心理状态的觉察是共情的一部分。不过,对人的稳定的心理特质的觉察就不是共情了。

▶ “看树”练习

有一种技术叫“看树”,用来训练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气质的洞察力。

让模拟来访者的人站在面前,受训心理咨询师看着他。这个训练要求受训心理咨询师认真去看,并且用心体会对方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不要用语言去总结,只是看和感受。

看大约一分钟后,心理咨询师闭上眼睛,利用记忆把来访者的形象保持在眼前。少数人有“照片式的记忆”,这时能清晰地“看到”来访者,仿佛没有闭眼一样。但是多数人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眼前能留下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但这并不妨碍练习。

培训者告诉心理咨询师,你眼前的这个形象将逐渐转化为一棵树的样子。

要求心理咨询师看一看:来访者的形象在你眼中转化为一棵什么样的树?是大树还是小树?叶子是什么形状?树有没有开花或者结果?如果你知道这棵树的名字,它是什么树?

告诉心理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思考,只是观看。树的名字不知道没有关系,只要看到了它的样子就可以。

看完后,把这棵树大略画出来,并且用标注的方法写上这棵树的特点。

同时,来访者也可以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树”,并且同样画下来。

“树”的样子,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状态等。我们可以把心理咨询师所看到的,和来访者看到的作比较。一般来说,来访者对自己的“树”会看得更清楚(如果模拟来访者的人有心理问题,他自己看到的可能会不准确),因此,我们可以把来访者看到的作为“参考答案”,以此看心理咨询师观察到的准确度有多高。

我们也可以比较多个受训心理咨询师画的“树”,看其共性和不同。一般来说,多个心理咨询师画的树,其一致的方面,往往能真实反映来访者的气质特点。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因而即使是洞察力不错的心理咨询师,画的“树”也不会和来访者的很相似。训练时,培训者要说明这一点,避免使心理咨询师太受挫。

但是,有些洞察力很强的心理咨询师画的“树”,树上什么位置有疤痕,甚至什么地方有虫蛀等都能看到,因此可以知道来访者在多大年龄受过心理创伤等很精准的信息。

培训者可以用意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但不需要解释太详尽。我们要避免这个练习转变成逻辑思维层面的工作。受训者弄不清楚这棵树的象征意义没有关系,做这个练习提高洞察力的过程是潜意识学习。潜意识学习可以是一种“反馈式学习”:他看,我们反馈给他,让他知道他看得准确或不准确,只作为一种反馈,不说明为什么准确或不准确。然后找另一个人模拟来访者,再练习一次。这样一次次练习后,心理咨询师的洞察力就会很自然地提高,他就能对来访者感觉更准确。

▶ 对情绪的躯体反应的练习

练习途径

心理咨询师所需要的能力中,一个重要的能力是觉察来访者情绪的能力。而要觉察对方的情绪,有两个重要的途径。

第一,在某种情绪出现时,人的语调、表情、身体姿势和身体各部位的反应都能表现出这种情绪,如果心理咨询师能观察到这些变化,并且知道每种变化代表的情绪,就可以知道对方的情绪。这种途径是外显的途径。

第二,在某种情绪出现时,心理咨询师的身心会产生感应,如果心理咨询师能感受到自己身上产生的变化,并且知道这些变化代表的情绪,他就可以知道对方的情绪。这种途径是共情的途径。

从第一种途径进行训练,提高心理咨询师的能力,方法是多看,一定要把各种不同情绪的表现给心理咨询师看,让心理咨询师熟悉各种情绪的外显表现。

我们还可以用各种辅助方法促进观察的效果,比如,让心理咨询师练习分辨各种类似的表情,并辨别是哪一种情绪。还要注意的是,我们不需要让这些知识都成为有意识的,内隐或潜意识的学习也是有用的。

从第二种途径进行训练,我们需要体验各种(来访者在我们身上引起的,或者是我们自己产生的)情绪,知道各种情绪分别带来的是哪些具体的体验。并且,我们还需要表达这些体验,从而获得表达这些体验的能力。任何一种表达某种事物的方法,比如语言、绘画等,都能促进对这种事物的认知。所以,好的表达还有促进心理咨询师体验的作用。

对来访者情绪的躯体反应的觉察练习,可以让心理咨询师体验各种情绪带来的躯体体验,并且去表达。提高心理咨询师对情绪的躯体反应的觉察力,是这个练习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咨询师如果有自己的情结,他自己的身体对情绪的反应就会受到这个情结的影响。这样,来访者出现某种情绪时,心理咨询师感受到的,将会是来访者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结两者共同作用引起的效应。

为了解决这个误差,心理咨询师需要做的事情是尽量消除自己的情结,或至少了解自己有什么情结,才能把自己情结带来的反应“减去”。

练习方法

我常用的练习方法是这样的。

先确定一种情绪,如愤怒,要求心理咨询师找一件会引起自己愤怒的事情。

告诉心理咨询师,练习开始时,尽量生动地想象这件事情发生的画面,从而激发自己的情绪。同时注意观察:情绪引起的感受从身体的哪个地方先开始?情绪引起的感受随后向哪个方向流动?流动时的感受如何?最后的感受如何?

必须仔细或反复地说明,务必让心理咨询师清楚这一要求。

此外需要对心理咨询师说明,情绪感受产生的过程有可能很快,以至于难以进行内省观察。为避免出现这个问题,应在开始前对自己做心理暗示:我要让这个速度不太快,要减慢到我能够观察的速度。

当心理咨询师清楚要求后,开始让他们内省。

内省结束后,要求他们报告自我观察到的感受。先让他们自己选用表达方式,随后让他们用颜色、声音、轻重、快慢、冷热、流动方向等来表达体验到的情绪感受流的状态。

问:你的愤怒产生后,你感到身体体验到的是热还是冷?

如果愤怒没有受到情结影响或压抑,感受到的应该是一股热流。

再问:这热流如果用颜色来表达,它是什么颜色?

如果愤怒没有受到情结影响或压抑,感受到的应该是红色。

……

我们还可以让心理咨询师用一个综合性的意象来表达情绪的感受。

比如,心理咨询师说:我的喜悦如烟花,从胸中升起,一直向上并爆裂开,五颜六色地向四面八方散开。

我认为,至少对于原始情绪来说,同样的情绪引起的躯体反应所有人应当是一致的,如果有区别也只能是程度的差别,而且此差别应当来源于某个人过去的情结影响。

这个影响一方面在躯体上表现为一种持续的、特异的局部肌肉紧张,而这种紧张使情绪能量的流动方式不同于正常模式。另一方面的表现是“储存”了一些消极情绪,甚至这些长期储存的消极情绪已经产生“变质”,造成不同的表现。

在这个练习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心理咨询师的情结。我们可以看某心理咨询师对某情绪的反应,并且把它和没有情结的反应相比较,比较后的差别就是这个心理咨询师的情结所在。我们可以以此为指导解决他的情结。

当然,这里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有什么理由判定谁的反应是“没有情结的反应”?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根据马斯洛的标准找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并把他的反应设定为“没有情结的反应”的一个近似值。如果在实践中没有条件这样做,我采取的方法是,对比不同人的反应,通过分析去判断造成反应差别的原因。

例如,如果在不同的人之中,多数人愤怒时情绪流是向上流动的,个别人是向下的,那么先假设个别人存在对愤怒的压抑。再通过访谈了解他们处理情绪的方式,如果发现个别人的确在生活中对愤怒压抑的行为表现比其他人多,则可以初步判断假设是正确的,从而确定愤怒“本应是向上的”。

用类似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大致确定一些情绪的感受特点。另外,也可以参考情绪心理学家研究中已有的结果,确定各种情绪在感受上的特点。

理论上说,将来我们也许可以总结出各种基本情绪的感受特点,并用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给出基本表达,以此作为工具去判断某一次训练中心理咨询师的反应是否标准。

练习的优缺点

此练习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快地提高心理咨询师对情绪的躯体反应的敏感性和觉察力,有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和情结,也有助于他们的心理成长。

现在存在的问题有:不了解更社会化的、更高级的情绪是不是有共同的躯体反应。如果不同的人在更高级的情绪出现时在躯体上的反应不那么一致,则我们就难以建立统一的标准,也难以对照标准发现一个人是不是存在压抑和情结。

另外,当我们让心理咨询师想一件能引起他自己某情绪的事情时,比如想一件令他愤怒的事情,他所想的事情引起的是否真的是愤怒?实际上有些心理咨询师在想一件事情时,被唤起的往往是复杂的情绪,并不一定以他自以为的情绪为主导。

当我们发现他的躯体反应不符合设定的情绪,反而类似其他情绪时,可以通过分析和访谈来判断,是不是有其他情绪存在。比如,如果我们发现某心理咨询师在想象让自己愤怒的事情时,他的反应类似恐惧的标准反应,则可以通过询问来判断他是不是存在恐惧。

也许我们以后可以尝试设计一些“标准的”情节,这些情节可以被假定为能唤起特定的情绪,例如“任何人听了都会愤怒的故事”。但是,由于人的反应的复杂性,是不是能找到这样的故事也是一个问题。

总之,这个练习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还远谈不上是完善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完善这个练习。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洞察,不一定都要表达出来。有了洞察,就能辅助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后面的交往。心理咨询师更了解来访者,就能更好地与来访者交流。在需要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也可以把对来访者的洞察说出来,以促进来访者的自知。具体什么时候需要,则要心理咨询师根据咨询中的经验来判断。

提高信任的技术

咨访关系对来访者的人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不是来访者需要的,是不是对来访者有益,来访者是不是反而因这种关系受到伤害?对此,来访者难免有所疑虑。做心理咨询不同于买菜,买菜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要买的菜,而做心理咨询时,来访者对自己将得到的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来访者必须信任心理咨询师,相信自己能得到收益,才能投入到治疗之中。

▶ 信任是相互的

信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咨询的各流派都意识到在良好的咨访关系中,来访者需要对心理咨询师有一定的信任——信任心理咨询师有能力帮助自己,从而加强来访者自己能够获得帮助并改善心理问题的信念。

当然,心理咨询师也必须对来访者有基本的信任,才能建立咨访关系。我们必须信任来访者有动力改变自己,有资源去改变,有承受改变过程中困难的基本能力,也有积极的内在潜质。

信任应当是相互的,没有相互信任,就不可能建立咨访关系。

当然,在刚刚建立咨访关系的时候,信任可能并不多。这并不重要,只要有信任,双方就有了共同工作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通过过程中的共情和帮助,加强相互之间的信任。随着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一步步增加,在更多信任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再做更多的、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更困难的心理干预。

▶ 增加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

心理咨询师可以借助自己的身份、咨询环境等增加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比如,在咨询机构中悬挂自己的学位证书,张贴介绍自己成就的材料等。不过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宣传要真实,因为虚夸的宣传会透支信用,一旦被发现与事实不符,会极大地损害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

咨询室布置得当,以及咨询机构的信用,都可以增加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

当然,更重要的是,心理咨询师要用自己的言谈和行为方式让来访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在谈及自己的时候,不要夸大。自夸可能会一时有效,让来访者对你有信心。但是,一旦来访者发现你自夸中的虚妄,就会加倍地怀疑你。即使是自己真正具有的优点,如果不容易取信于人,没有什么可让人看到的证据,也应该先不多说。

对于咨询过程中可能会有的困难、不利之处,或者发生的让来访者感到不适的事情等,要事先告知来访者。这样,当咨询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来访者不至于因此对心理咨询师产生过多的不信任。

不要过于热情主动地“招揽生意”。对来访者说明必要的情况后,要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做心理咨询,不要表现得急于让对方来做咨询,否则来访者可能会对心理咨询师产生怀疑。有时,心理咨询师急于让来访者做心理咨询,的确并非因为自己的需要,而是看到来访者很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但是,如果表现得太急切,来访者会对心理咨询师产生怀疑,反而可能减少他们接受适当的心理咨询的可能性。因此,心理咨询师必须要有“平常心”,尊重来访者的选择,哪怕这种选择在你看来对他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

遇见那种对心理咨询师不信任的来访者,有时我会给他一个“高门槛”。我会提出,你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我才能给你做心理咨询。或者,我在咨询费上坚持不低价。这样,来访者才会相信我是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的心理咨询师。

收费的多少,非常影响来访者的信任。虽然来访者希望省钱,但是心理咨询师收费太少,来访者容易怀疑心理咨询师是否优秀,之所以低收费是因为能力较弱。因此,心理咨询师应合理收费,不能盲目减少收费。如果有意减少收费,心理咨询师要考虑周全。如果你减少了收费,很可能同时减少了来访者的信任感,那么你这样做未必对来访者有益。这时候需要自我分析,是什么动机使得你要减少对方的费用?

有时,心理咨询师过分高收费,虽然可以暂时增加来访者的信任,但这种做法是违反心理咨询伦理的,不宜提倡。

▶ 提高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信任

心理咨询师如何提高自己对来访者的信任?

来访者的行为,往往会让人难于信任。他们可能会放纵自己,可能会言而无信,行为上刚刚有所改进,也许突然就会出现反复。有时候心理咨询师难免怀疑,来访者是不是真的有改变的动机,是不是真能改变。

在这样的困难情境下,心理咨询师如何对来访者保持信心呢?一个方法是:回顾过去发生在某个来访者,或者其他来访者身上的,能够增加心理咨询师信心的一些事情。心理咨询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过去遇到过让自己失望、怀疑,甚至觉得无可救药的来访者,他们最后却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回顾这些,心理咨询师可以告诉自己,虽然现在事情看起来很糟,自己感到灰心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要相信,每个人都有成长的内在驱力,每个人都会走向自我成长——只不过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只要有耐心,只要等待,我们就可能看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我们自己的经验如果不够,可以想想其他人的经验。比如督导师,或者其他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一定告诉过我们,他们也有过信心不足的时候,也有过怀疑心理咨询是不是有用的时候,但是最后他们还是成功地帮助了来访者,而他们的来访者也证明了每个人都有成长潜力这个道理。

如果还是不能树立对来访者的信心,我们可以在督导师的帮助下进行自我分析,看看自己的什么情结在起作用,是不是有自己的不自信或其他心理。

当然,我们也需要一种合理的判断,不能对来访者盲目地信任。有时候,来访者的问题的确比较大,目前不可能成长,那么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除了以上这些,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素质还有其他需要训练的方面,比如心理咨询师的定力,这里不再一一陈述。这些不同的心理素质之间,并非互相独立的关系,而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心理咨询师需要记住,提升自己的素质,是做这一行的人一生中都不能停止的。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训练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理咨询师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