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游欧洲:作家和艺术家的世纪之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PART 1
德语文学家、艺术家之旅

通往自己最短的路就是通往世界的路。

——赫尔曼·格拉夫·冯·凯泽林

在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徒有其表的体制下,德意志联盟版图形成,身为各王国、大公国、公国及城邦后裔的文学家、艺术家们纷纷踏上旅行之路。

由于启蒙哲学思想和温克尔曼作品的普及,旅行的合理性得以确立,旅行不再像从前一样是军人和外交官的特权,对别处的好奇、来自南方的吸引、文学艺术的灵感源泉、时尚现象等都是促成旅行的原因。

在七年战争(1763)结束至瓦尔密战役(1792)之前的欧洲和平时期,众多艺术家实现了意大利“壮游”,其中特别著名的有梯斯巴因、哈克特、申克尔、奥韦尔贝克,还有几位知名大人物,比如魏玛阿姆利娅公爵夫人、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而像亨德尔、格鲁克、莫扎特、海顿这些渴望获得欧洲宫廷认可的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则在罗马、巴黎、伦敦、柏林、维也纳等地露面。

1786年,歌德的《意大利游记》成为德语文学家、艺术家的重要指南,这部作品为他们的远行梦想赋予了意义。但是自1789年开始,发生于法国的大革命、1789年领事馆军队占领罗马事件以及紧随其后的拿破仑战役,剥夺了德意志人及其邻国人拜访庞贝古城、登上维苏威火山的机会,跨境旅行变得几乎再无可能。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陨落,维也纳会议期间德意志联邦重建之后,通向南方的道路再一次为迫不及待的旅行者们敞开。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和那不勒斯像过去一样,又一次成为画家、音乐家、文学家们最喜欢的目的地。

然而,从1830年开始,像魏玛、巴登这样的文化社交地很快赢得声望,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作家、艺术家到德意志的中心旅居,并就地娱乐或创作。同一时期,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前往英国,在此之前,瑞士肖像画家考夫曼已先行到达英国。莱茵河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的思想被认为过于自由,而他正是为了追求自由的思想,在巴黎定居并且在那里度过余生。

1848年的“人民之春(欧洲革命)”显露出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也孕育了德意志国家统一的希望,像莫森布一样钟情于自由的作家离开是非之地法兰克福,远居伦敦。1849年,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参加萨克森民主起义后逃离德累斯顿,前往瑞士避难,钢琴才子弗朗茨·李斯特有幸跨越国界,乘坐马车和火车在欧洲大陆肆意驰骋。

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冲突再一次令旅途中的德意志兄弟放慢了脚步,但是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和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宣告成立未能阻止他们继续旅行,法国战败以后也是如此。事实上,从1876年开始,拜罗伊特音乐节迎来众多外国音乐家和文人,这激发了哲学家的想法,弗里德里希·尼采、保罗·雷、露·莎乐美离开巴伐利亚,前往瑞士、意大利、尼斯继续他们的创作之旅。

19世纪末,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意大利仍然是德语旅行者的庇护国,旅行者们为了创作,在罗马、佛罗伦萨生活,有些甚至在那里长期旅居直至去世,比如普鲁士历史学家斐迪南·格雷戈罗维乌斯、瑞士画家阿诺德·勃克林[1]


注释:

[1]阿诺德·勃克林(1827—1901):瑞士画家,以《死岛》系列画作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