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主动说明
林嫣寻思她回爸妈家里吃住,应该暂时不用花钱。手头有几十块钱零花足够了。
还没弟媳妇,也不至于有谁会因此不高兴。
明澈这里还要养女儿,本来就该多留些钱给他。
方明澈就知道她会这么说。
不过他不打算把自己要做生意的事说给阿嫣听。
现在的人都胆小
虽然十天前闭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说是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但真没太多人敢信,并且立即对生活做出改变。
大家都不敢冒险。
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才逐渐开始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的。
其中又以地主、资本家的后人为主,因为他们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而且他们祖上还有做生意的经验。
端着教师这个铁饭碗的人,正常是不会也不用去冒这个险的。
他如果不是重来一次,也不会有这样的胆色。
但是,不说现在,就是那十年黑市私底下其实也是很繁荣的。
财帛动人心或者是不冒险就没活路了,总有人偷摸着去做。
方明澈道:“不行,你拿一百多回去。岳父信里说,如果找不到工作提前退休让你接班。但既然政策说要给你们安排就业,那政府、街道办就肯定会想办法。岳父是五级钳工,工资高。退了让你去当普工,实在划不来。到时候街道办安排什么活计,咱不挑剔。只要有一份稳定收入就行。”
他来想办法,没必要让老丈人做出这种牺牲。
国有大厂的工作,如今都以为是可以代代相传的。这个牺牲,有点沉重。
上辈子老丈人的工作是给了林怿的媳妇儿接班。那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人,没必要给她留个话柄。
林嫣点头,“好,我听你的。”
两人去到婚姻登记处也是被问想清楚没有。不过,办事人员也就是例行公事问一下。
回城政策一出来,来办离婚手续的知青可多了。
甚至还有当初压根没办结婚手续,就在农村摆了喜酒就作数的。
如今连这道手续也可以省了。
拿到离婚证,两个人又去知青办进行了要回BJ的登记。
那女办事员没好气地对林嫣道:“怎么今天才来,还卡着一月五号之前啊?怎么也要预留点时间来统筹安排。”
方明澈从门口走进去,板着脸道:“又没有超过规定时间,你叨叨个什么?”
这些办事员,就爱仗着手里一丁点权力为难人。
女办事员看方明澈人高马大的、还黑着一张脸。腹诽道:哼,还护着呢?人家还不是一可以回城,立即就把你甩了。
手下却是麻利的就把手续办妥。
这男的刚被知青老婆甩了,可别迁怒到她头上。
一切流程走完,林嫣依然没什么真实感。而且,她自己也觉得就是假离婚。
最后决定不想了,她总是在BJ等着明澈带女儿来找她的。
林嫣对他们夫妻的感情也是有信心的。这确实和之前她预设的自己先考上大学回BJ一样。
离婚证都领了,晚上林嫣肯定就不能住家里了。得收拾了铺盖卷去住知青点。
方明澈和林嫣今天跑了几个地方走流程,中午是在公社的国营饭店吃的面条。
铺盖卷林嫣很快打好,方明澈送她去知青点。他得陪着一起过去,不然有些女知青说话难听。
阿嫣长得好看,又得了村小老师的工作不用下田。肯定有女知青对她不满。
果然,见到方明澈替林嫣背着铺盖卷,拎着大包、小包一起过来,本来想挖苦林嫣几句的女知青就闭上了嘴巴。
前几天还听到她唱高调说自己不回城,要扎根农村。
今早就听说请假离婚去了呢。
方明澈对女知青队长道:“陈知青,我家阿嫣脾气软和。这几天还请你多关照。”
陈知青一愣,还有三天大家就要走了。这还要拜托她关照啊?
她是坚定的回城派,来了十年了一直没有处对象。拖到现在27岁,都成老姑娘了。
终于,等到了无条件回城的政策。
这会儿看到嫁给高大、英俊的村小老师、得了工作上好处,之前信誓旦旦不回去的林嫣也要离婚回城。
别说旁人,就她都有些看不上。
方明澈说着又把今天上街买的、用粗纸包着的麻糖拿出来,请几个女知青吃,“大家来我们这儿十来年,终于能回去了。我也替你们高兴!预祝你们一路顺风。”
“谢谢!”女知青们推辞不掉,就收下了。
这吃人的嘴软,一会儿肯定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不好听的。
“那阿嫣,你收拾着。一会儿回来吃晚饭,我先回去。岳母的病你也不要太着急,首都的医疗条件肯定是最好的。”
隐晦解释了一下林嫣为什么突然变卦要离婚回城,省得这些人胡乱猜测。
“好。”
等方明澈走了,几个女知青道:“林嫣,你也太好命了吧。都离婚了,方明澈还对你这么好。”
林嫣一边在炕的角落给自己铺床,一边道:“我们是假离婚。”
众人一愣,只听说两个知青假离婚的。和农村人,那离了肯定就是真离啊。乡下人去不了城里!
林嫣道:“明澈说要认真准备高考,带着女儿去BJ找我。”
陈知青道:“这什么绝世好男人啊!这些年把你照顾得周周到到的,如今临了还放你没有心理负担的离开。”
林嫣道:“下半年我们一家三口就会在BJ团圆。我信得过明澈!”
女知青们互相看看,有人道:“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如果不是你妈妈病了,其实你完全可以留下来和他一起过日子。反正教书的收入在农村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林嫣收拾好了,骑上方明澈留下的自行车回家吃晚饭。
一进门就看到婆婆黑着脸在外室坐着。公爹也来了,坐在旁边吸旱烟。
这显然是听说他们离婚找上门来的啊。
也好,她要回城,怎么都该和老人打个招呼。
“爸、妈,你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