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风云再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兵指西夏 点将出征

岳飞领导军事委员会,于幕后精心筹谋。此刻,校场仿若一座巨大的战争舞台,即将上演热血壮歌。

阳光倾洒,此次出征将领阵容强盛。呼延灼为主帅,如苍鹰踞于崖巅,目光扫视全场。梁山的花荣、张清、董平随军,花荣轻抚雕弓,那弓似忠诚伙伴,箭在壶中,箭羽轻颤如灵动精灵,急于在战场飞驰;张清的飞石,一颗颗好似沉睡的暗器精灵,只等主人唤醒,便在敌军中肆虐;董平双枪舞动,似两条蛟龙出海,翻搅起校场腾腾杀气。

方腊麾下的方杰、王寅亦列阵其中。方杰挺方天画戟,跨马而立,光芒闪耀的甲胄如璀璨星辰,心中壮志可比燃烧的烽火。王寅静立,仿若深邃古潭,思绪在兵法智谋中潜游,探寻破敌之道。辽降将耶律大石与金国降将完颜娄室,如待赎前罪的猛士,欲在西夏战场重铸荣光。

宋军迅速集结,士气高昂。营帐似钢铁巨兽趴伏,连绵成森严军阵。士兵们精神抖擞,训练声浪如汹涌海啸,冲击四方。校场周围,军旗烈烈,似激情舞者,尽情挥洒斗志。天际苍鹰盘旋,宛如天空的巡察使,俯瞰这威武之师。

呼延灼骑乌骓马巡阵,心中豪情澎湃。马嘶阵阵,似与士兵们的呼吸声、甲胄碰撞声共鸣,奏响激昂出征曲。

大军待发,岳飞携参谋赶来。他面容凝重而坚毅:“呼延将军,此去西夏,征途艰险,敌亦顽强。我有锦囊妙计,你定要依时运用。”言罢递上锦囊。

呼延灼双手接过:“岳元帅放心,末将谨遵,有您指挥,必凯旋。”

岳飞对诸将殷切叮嘱,话语如春风拂过心田,催发将士们的斗志。

号角骤响,宋军如奔腾江河,向西夏汹涌而去,踏出的尘沙似黄龙升空,脚步声似大地的战鼓轰鸣,那坚毅背影,正书写大宋的荣耀篇章,一场命运之战拉开帷幕。

且说这呼延灼率领着大宋雄师,一路西行。行至一处山谷,谷中静谧得有些诡异,两侧山峰陡峭,怪石嶙峋,仿佛是沉默的巨兽在凝视着这支军队。风在山谷中穿梭,发出“呜呜”的声响,似是幽灵的低语,又像是敌军的前哨在暗中窥探。

呼延灼传令全军提高警惕,盾牌手在前,长枪兵随后,弓箭手戒备在侧。花荣则带着一队轻骑,先行探路,他们如敏捷的猎豹,在山谷的阴影中悄然前行,不多时便消失在众人视线之内。

张清和董平则在队伍中间,安抚着略显紧张的士兵。张清从怀中掏出一把飞石,在手中把玩,那飞石碰撞的清脆声响,仿佛能驱散士兵们心中的恐惧。董平则讲述着自己过往的战斗经历,豪迈的语调如同燃烧的火焰,点燃了士兵们的热血。

方杰和王寅在后方观察着周围的地形,王寅目光如炬,他指着一处山坡说道:“此处若有敌军埋伏,可派一队士兵抢占,居高临下,能掌控战局。”方杰点头称是,随即安排士兵前去布防。

耶律大石和完颜娄室虽为降将,但此时也尽显大将风范。他们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分享着自己在北方作战时应对恶劣环境的经验,让士兵们对未来的战斗多了几分信心。

而在京城的皇宫之中,赵辰时刻关注着大军的动向。他站在御书房的地图前,目光随着大军的路线移动,心中默默祈祷着此次出征能够顺利。他深知,这一战不仅关乎大宋的边境安宁,更关乎大宋在天下的威望与地位。

与此同时,西夏国内听闻大宋出兵,朝野震动。西夏王李乾顺紧急召集众臣商议对策。一位老将站出来说道:“大宋此次来势汹汹,我军当凭借地利,坚守要塞,不可轻易出战。”然而,一位年轻的将领却不以为然:“宋军长途跋涉,必定疲惫。我愿率一支奇兵,在半途截击,定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李乾顺眉头紧皱,一时难以抉择。

呼延灼这边,大军终于穿出山谷,眼前是一片广袤的草原。草原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但呼延灼等人却无心欣赏这美景。因为他们知道,危险可能随时隐藏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草原之下。

花荣探路归来,禀报前方暂无敌军踪迹。呼延灼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下令全军在草原边缘扎营休息,养精蓄锐,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搭帐篷、生火做饭,一时间,炊烟袅袅升起,在草原上弥漫开来。

夜晚,繁星点点,草原上的温度骤降。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相互依偎取暖。呼延灼与诸将在营帐中商讨着下一步的行军路线,他们根据地图和前方的情报,推测着西夏军队可能的布防位置,力求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掌握先机。

行军数日,宋军逐渐接近西夏边境。越靠近边境,气氛愈发紧张凝重,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这日,大军行至一片荒漠地带。烈日高悬,酷热难耐,脚下的黄沙滚烫,似要将一切吞噬。士兵们的脚步变得沉重,但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迈进。

呼延灼深知荒漠行军的艰难,他下令节约用水,合理分配干粮。同时,让士兵们用布巾蒙住口鼻,以防沙尘侵袭。

花荣骑着马,在队伍周围巡视。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时刻警惕着四周的动静。突然,他发现远处的沙丘后有一丝异样的闪光,心中一惊,立即搭弓射箭。利箭如流星般射向闪光之处,紧接着,沙丘后传来一阵惨叫。

宋军迅速做出反应,盾牌手围成防御圈,长枪兵挺枪向外,弓箭手严阵以待。片刻后,一群西夏骑兵从沙丘后冲出,挥舞着弯刀,口中呼喊着冲向宋军。

张清见状,大喝一声,飞石出手。一颗颗飞石如炮弹般砸向西夏骑兵,瞬间将冲在最前面的几名骑兵打得人仰马翻。董平则率领一队骑兵,如旋风般冲向敌军,双枪舞动,血花四溅。

方杰和王寅相互配合,方杰在前冲锋陷阵,王寅在后方指挥调度。王寅观察着战场局势,发现西夏骑兵的左翼较为薄弱,立即传令方杰率部从左翼突破。方杰得令,拍马舞戟,直冲向敌军左翼,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

耶律大石和完颜娄室也不甘示弱,他们带领着自己的亲信士兵,从右翼包抄敌军。耶律大石曾在辽军中有过丰富的沙漠作战经验,他深知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利用地形和风向。他指挥士兵们利用沙丘作掩护,突然杀出,打了西夏骑兵一个措手不及。

战斗在荒漠中激烈地进行着,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空旷的沙漠之上。宋军将士们个个奋勇杀敌,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经过一番苦战,宋军终于击退了西夏骑兵的袭击。

呼延灼望着战场上的残肢断臂和鲜血黄沙,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他下令打扫战场,救治伤员,然后继续前进。

随着宋军的深入,西夏的防御也越来越严密。他们在各个要道设置关卡,布置重兵防守。

呼延灼率领大军来到一座关隘前,只见关隘地势险要,城墙高耸,城楼上西夏士兵严阵以待。呼延灼观察了一番后,决定先派人前去劝降。

一名宋军士兵手持白旗,骑马来到关隘下,高声喊道:“西夏守军听着,我大宋天兵到此,你们若识时务,早早投降,可免一死。否则,城破之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城楼上的西夏守将冷笑一声,回道:“宋军休要张狂,我西夏将士宁死不屈。有本事就来攻城吧。”

劝降无果,呼延灼只得下令攻城。他指挥宋军架起攻城器械,投石车、攻城塔、撞城锤等一一就位。随着一声令下,投石车开始向城内投掷巨石,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向城墙和城内建筑,一时间,城内火光冲天,烟尘弥漫。

攻城塔缓缓靠近城墙,宋军士兵从塔内射出利箭,压制城楼上的西夏守军。同时,撞城锤在士兵们的推动下,一下一下地撞击着城门,发出沉闷的巨响。

西夏守军也不甘示弱,他们用弓箭、石块、油水等奋力抵抗。城楼上的弓箭手不断射出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宋军。还有士兵将滚烫的油水从城墙上倒下,企图阻止宋军攻城。

花荣站在远处,弯弓搭箭,专射城楼上的西夏将领和重要目标。他的箭法精准无比,一箭射出,必有一名敌军倒下,令西夏守军人心惶惶。

张清则组织士兵们用飞石攻击城墙上的敌军,为攻城的士兵减轻压力。董平身先士卒,带领着一队士兵,冒着敌军的箭矢和油水,奋力推动撞城锤。

方杰和王寅在一旁指挥着士兵们躲避敌军的攻击,并适时调整攻城策略。王寅发现城墙上有一处防御较为薄弱,立即传令集中力量攻击此处。

耶律大石和完颜娄室则率领骑兵在关隘周围巡逻,防止西夏援军的到来。

经过一番激烈的攻城战,宋军终于攻破了城门。呼延灼一声令下,宋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与西夏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城中的街道狭窄,战斗更加残酷。宋军和西夏军短兵相接,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呼延灼挥舞着双鞭,在敌群中冲杀,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

花荣、张清、董平、方杰、王寅等将领也各自率领士兵,在城中四处征战。他们相互配合,逐渐将西夏守军逼退。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宋军终于攻克了这座关隘。呼延灼望着城内的残垣断壁和疲惫不堪的士兵,心中既感到欣慰,又充满了忧虑。欣慰的是,他们终于取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忧虑的是,接下来的战斗只会更加艰难。

在攻克关隘后,宋军稍作休整,继续向西夏腹地进军。他们深知,离西夏的都城越近,抵抗将会越强烈,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肩负着大宋的使命和荣耀,为了国家的安宁和繁荣,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随着宋军的不断推进,西夏国内陷入了一片混乱。西夏王李乾顺再次召集众臣商议对策,朝堂上弥漫着绝望和不安的气氛。一些大臣主张求和,一些大臣则主张拼死抵抗,意见不一。

李乾顺犹豫不决,他深知求和可能会失去国家的尊严和部分领土,但继续抵抗又可能导致亡国。在痛苦的挣扎中,他最终决定派出使者前往宋军大营,试探求和的可能性。

呼延灼接待了西夏使者,使者表达了西夏王求和的意愿,并提出了一些条件。呼延灼不敢擅自做主,他立即派人将西夏求和的消息送回京城,等待赵辰的旨意。

赵辰接到消息后,召集众臣商议。众臣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彻底消灭西夏;有的认为可以接受求和,以较小的代价换取和平。

赵辰沉思良久,考虑到战争的消耗和大宋的长远利益,他决定提出较为苛刻的求和条件,要求西夏割让大片领土,称臣纳贡,并保证不再侵扰大宋边境。

呼延灼接到赵辰的旨意后,转达给了西夏使者。使者无奈,只得返回西夏复命。

李乾顺得知大宋的求和条件后,心中十分愤怒,但又无可奈何。他知道,如果不接受这些条件,西夏将面临灭顶之灾。在权衡利弊后,他最终决定接受大宋的求和条件。

于是,西夏正式向大宋称臣纳贡,割让了大片领土。呼延灼率领宋军凯旋而归,大宋的威名再次传遍天下,国家也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为日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