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澄明
摘要:党的二十大以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且地位日益凸显,大学生劳动教育成为当代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课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劳动形态、劳动价值、劳动关系的改变,大学生劳动哲学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的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实现劳动教育育人性转变、深度提升大学生劳动素质带来了可能性。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面临倚重工具理性缺乏价值理性、课程内容窄化忽略大学生主体性、教学形式固化忽视其他实践途径等困境。为此,要抓住机遇,体认劳动育人的本质要求以实现理论实践互动的多元目标、深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以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智识吸引力,以及借助现代技术拓宽多样态劳动活动形式以丰富其实践指涉。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意蕴;现实困境;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发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实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落实落地和创新发展赋能,全方位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价值。然而,当下大学生劳动教育面临“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高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落脚点,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必须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实效性,努力摆脱困境,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促使大学生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拓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深度与复杂度的理论要求
在学界,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阐述主要集中于经济学、哲学以及教育学领域。在经济学领域,马克思提出了“按劳分配”和“劳动创造价值”两个命题。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揭示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场所,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探讨有利于有效实现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在哲学领域,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两个主张,马克思认为,劳动的首要目的是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看到不同形态的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看到高科技、人工智能有力形塑劳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进行的影响,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激励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升未来立志投身社会主义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育学领域,“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出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被异化的纠偏,马克思提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当下随着工业化机械化大规模发展,劳动形态、劳动价值、劳动关系的改变,劳动自身逐渐变得复杂化,高校不能无视这些已经发生的变化、正在形成的变化趋势,而应该将其视为引入现实劳动世界复杂性课题的有益尝试。
(二)实现现代技术与劳动教育时代价值耦合的必然选择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和格局正在被重新定义。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劳动也不例外。单一传统的劳动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与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甚至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许多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领域,缺乏对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涉入,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科技和信息时代的挑战时处于劣势。因此,劳动教育应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既包含了技术的元素,又强调了劳动的精神价值。首先,技术的应用为劳动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我们能够构建出集视听触于一体的智能教育场景,使学生能够沉浸式地参与劳动实践。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更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劳动的乐趣。其次,通过技术积累与数据分析,教育者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效果。再次,数字技术也在考核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对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最后,劳动过程的技术化使得劳动似乎逐渐脱离了其原初的“价值”叙事。正如韩炳哲所言,“人类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已经不再如过去那样重要,进而导致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崇尚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大学生对劳动的价值认同受到冲击、劳动认同的弱化意味着大学生对劳动价值失去兴趣,使得大学生普遍缺乏劳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优势创新劳动教育实施模式来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例如,通过引入编程课程、STEM课程、创客课程、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和虚拟劳动情境技术、建立劳动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共享优质的劳动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培养大学生劳动观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工业革命至今,虽然机械劳动替代人力劳动的演变过程持续向前推进,但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以我国为例,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主要依靠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重复劳动完成生产任务。然而,这一趋势在技术赋能劳动的进程中发生了改变。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价值观和技能的重要方式,正面临现代技术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教育方式的变革上,更体现在劳动精神、价值观念的引领上。在物质丰富、生产力最大化提高的信息技术时代,劳动教育为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劳动教育将作为新时代的助推器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激励大学生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展现当代大学生独特的创新能力。最终,大学生将在成就自己和奉献社会中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不仅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积极探索和实践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为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成了高校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之一。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目标虚化:目标倚重工具理性缺乏价值理性
马克斯·韦伯基于“人的社会行为都存在的一定的目的和意义”的哲学范畴提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两种考察人的行为的理性类型。所谓“工具理性”,“它决定于对客体在环境中的表现和他人的表现的预期;行动者会把这些预期用作‘条件’或‘手段’,以实现自身的理性追求和价值目标。”基于工具理性的视角,事物成为一种工具或手段,个体需要考虑以及选择最佳的方式进行,即保证物质和利益的最大化。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反,价值理性以事物理性本身为追求目标,包括追求事物对于主体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纵观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轨迹,劳动教育的侧重在“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写进教育法,可见国家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紧密联系。2015年,《教育法》首次修改。与1995年全国人大颁布的《教育法》相比,这次修改在劳动教育中新增了“社会实践”这一劳动形式。2021年,《教育法》再次修订,其中涉及劳动教育的表述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作为“五育”之一被正式写入《教育法》。从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轨迹可以看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便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发挥着培养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的作用,具有独特的实践性和价值理性,在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在现实的政策实施环节中,劳动教育脱离了本身的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占据了压倒性优势。具体表现有两点:一是将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教育。在高校阶段,劳动教育的含义离不开劳动二字,但教育二字却被抛之脑后,有的高校主张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即打扫宿舍卫生、种树种菜等体力性劳动。二是将劳动教育嫁接于其他活动中,忽视劳动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有的高校想要走捷径,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顶帽子使用,利用劳动教育这个口号将专业学科成果转化为劳动教育成果,混淆劳动教育本身具有的丰富实践价值。以上这些做法致使大学生能够理解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但投入的劳动热情不高,劳动自主意识淡薄,大学生在进行劳动教育活动时成了执行命令的机器,处于“局外人”状态,并没有将劳动教育内化为自身体验。
(二)内容浅显:课程内容窄化忽略大学生主体性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学生作为行为主体已具备成型的三观,拥有属于自身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对于世间事物持有理性、怀疑、独立、责任和思维自觉等特征,大学生作为求知欲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主体,必然会对新事物持积极态度。然而,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2020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内容,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开展相应的劳动活动,而是开展简单的同形态的劳动活动,即所谓的“动动手、流流汗”。正如民间所言:“小学‘种树’、中学‘种树’,大学还在‘种树’。”有的高校不种树,转而以“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体力劳动将劳动教育降级为“体力活动”,试图通过“体力”完成劳动任务,这一行为不仅将劳动教育限于单一维度的简单活动中,还在无形中抹杀了大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热情和兴趣。基于大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和阶段特征,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急需扩容。一方面,高等学校可基于地域环境特点、本校专业特色等认真夯实并扩展劳动教育理论内容,建立具有大学文化和大学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基于大学生知识储备、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情况,高校有责任在劳动教育内容上引入对真实劳动案例、真实劳动场景、真实劳动关系的讨论,将劳动教育从常识层面转化到知识层面,从内容上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内在学习动机。
(三)形式单一:教学形式固化忽视其他实践途径
随着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陆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实施方案,但高校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致使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欠缺和片面化。其主要表现为:第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存在显性不足,高校尝试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方案相结合,但由于劳动教育课程自身的课程范畴模糊、教学方案不明确,经费不足等原因,高校劳动教育固化为专业教育的附庸,从而使劳动教育处于边缘位置。第二,高校未能真正实现公共课、专业课和劳动教育课的有效结合,由于各高校公共课、专业课积淀已久,自身已具备完整的系统规划和教学计划,而劳动教育作为高校新发展的课程,难以挖掘出公共课、专业课与劳动教育之间共同的劳动元素,更难以深度融合。第三,劳动时间碎片化。大多高校是利用课余时间简单地对学生实行碎片化的劳动实践,缺乏特定的情境及场域,导致劳动教育形式简单化。《意见》指出,新时代高校要“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但从目前的实施来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社会志愿服务场所等实践途径均没有得到体现。劳动教育实践途径单一给大学生带来了两点消极影响:一是单一的实践途径忽视了学生的交流与协同。“搞卫生式”劳动途径决定了劳动教育模式必然是简单化、孤立化、平面化的,这种劳动教育无法使大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也难以使学生产生表达和寄托学生的劳动情感。二是劳动行为被异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高校教育中劳动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其地位远不及德育和智育,甚至一度杂糅在其他四育之中。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澄明
(一)体认劳动育人的本质要求以实现理论实践互动的多元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学习劳动课程的目标并不仅是普及劳动知识,更是强调在劳动概念获得的基础上重构劳动教育课程核心要义。具体来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着手。“知”,即提升大学生劳动认知水平。劳动教育课程以提升大学生劳动认知为导向,认知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转换,来源于认识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大学生与劳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大学生的劳动认知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大学生的劳动认知根植于劳动理论知识。劳动理论知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为工农业生产知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改革开放后体现为劳动技术知识,在新时代则体现为劳动信息技术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理论面临更新和发展的契机。将劳动教育理论融合于劳动之中,有助于大学生深化劳动认知,从理论上构建劳动知识体系。“情”,即增添深厚劳动情感。劳动情感,这是劳动主体对劳动活动产生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劳动情感促使大学生从心底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对劳动这一行为产生自豪、认同且光荣的感受。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将劳动情感内置其中,为劳动教育赋予了人文关怀,同时也使得劳动教育课程变得有温度。“意”,即培育崇高劳动精神。劳动的“根”和“魂”在于劳动精神。劳动精神作为推进大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不竭精神动力,它并非一个凝固的范畴,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改进不断升华。如古代的愚公移山体现出的坚忍不拔的劳动精神,大禹治水的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现代焦裕禄植树造林、甘为人民公仆的劳动奉献精神,等等。“行”,即形成良好劳动习惯。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理论与劳动实践不谋而合,劳动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造和加强,并进一步与劳动理论相照应,助推学生在劳动认知的过程中形成劳动条件反射,由此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作为具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在高校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彰显劳动教育理论的实践意义。“行”作为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旨趣回归,同时也是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初衷和归属,更是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胜出的重要手段。
(二)深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以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智识吸引力
基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阶段特征,从劳动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复杂性、社会性入手拓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迫在眉睫。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利用各门专业课优势资源是基础。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劳动建立自觉与自然的关系,以激发学生“劳动报国”的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这是劳动教育课程立足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大学里每一个专业有其自身的发展史,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通过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分析本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兴衰浮沉,通过对学生讲解专业相关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知识,引导大学生探索如何通过增加个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为专业增值,提升职业个人幸福感和获得感,以此提升劳动教育课程自身的专业性,从而在智识上吸引大学生。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挖掘劳动教育课程深度是关键。大学劳动教育课程绝不是简单的栽栽树、下下田,而是一门具有丰富理论价值意蕴的融合课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有着丰富的解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劳动的重新认识和理解深化。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劳动的理论命题,让学生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劳动创造价值”“按劳分配”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通过理论与实践交融体悟“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的价值张力,通过学思结合领会“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哲学主张。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具有社会性是其立身之道。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绝不是仅局限于学术界的独自狂欢,而是将社会关注的问题囊括其中,其自身有着强烈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关怀属性。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的劳动逐渐演变为异化劳动,这种异化体现为劳动的对象、产品异化为对劳动主体的压迫性力量,劳动过程也成为一种对劳动者压迫的过程。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在劳动课程中引入对异化劳动、自由劳动的探讨十分必要。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异化劳动的现象。大学生作为劳动市场预备军,更应该理性认识劳动世界的复杂性以及树立良好的劳动职业观。
(三)借助现代技术拓宽多样态劳动活动形式以丰富其实践指涉
现代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领域变革,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在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机遇中迎来发展契机。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打破传统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壁垒,实现劳动场域变革重组,拓展丰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践途径。“场域”一词源于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 ieu)的社会研究领域。布迪厄提出,场域是从事社会研究的基本单位,是社会学研究的焦点,并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场域)构成的,这些场域具有自身逻辑以及具备必然的客观关系。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空间场域出现,将现实中不断变化的劳动形态纳入劳动教育课程中,弥补传统劳动空间缺陷,将劳动性别分工、劳动审美教育、闲暇教育纳入劳动教育范畴,创新课程实施形式,构建大学生劳动教育“原子化”系统,实现劳动教育“志趣化联盟”。具体来看,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包括三大优势。一是劳动教育场域延伸。与传统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场域限于特定实体空间内,如多媒体教室、工厂、实训场地,以传统的讲授式学习为主,以理解、操作为基本内容等截然不同,人工智能时代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空间不再局限于实体空间,而是进一步延伸至互联网、VR、AR等场域。劳动实践空间场域拓展不仅可以实现劳动课程教师在线讲授、课程考核、资源共享,还可以突破传统的时空、地域、设备、成本等多方局限,开辟全新的劳动教育空间场域,既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多元互动,也可以实现虚拟和现实相融的有机联动。二是劳动过程实时共享。人工智能能够创建出虚拟化空间,为学生提供与真实学习环境相差无几的虚拟学习环境,开发全景式劳动教育场景,利用VR、AR等技术为大学生提供设备支持,解决传统大学生劳动教育场所缺失、劳动方式单一、劳动内容表面化、劳动体验感官不足等问题,利于大学生实现情景化具身沉浸劳动、跨地域深度参与劳动,形成以特定主题和特定劳动为内容的创新实验室、设计工作室,充分体现协作、共享、沟通、流动的新劳动特征。三是劳动结果趋向公平。人工智能衍生出的劳动工具科技化,不仅促使劳动教育课程更加全面和丰富,还打破了劳动性别和社会分工的刻板印象。在人工智能时代,参与协作劳动、个性化劳动、智慧化劳动所需要的将不再局限于体力,不再受到环境制约,取而代之的是知识的生产和创造。谁掌握知识和信息,谁就能够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价值,这打破了劳动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所谓的“女孩子体力不行、女孩子的身体构造不适于某项劳动”等性别偏见将销匿于无差别的劳动角色中。同时,劳动课程组织的存在还将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大学生群体协同起来,形成以志趣、爱好、特长为纽带的“共同体”,让彻底的自由劳动有望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刘泰洪.数字劳动背景下的劳动教育:议题、挑战与应对[J].中国大学教学,2023(11):59-64,96.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5]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甘甜,王艳丽.江西财经大学:“大美劳动”让学生焕发青春之光[EB/OL].(2022-05-27)[2024-04-0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961618190693174&wfr=spider&for=pc.
[7]檀传宝.深度与复杂性的引入:高等学校应有的劳动哲学教育[J].教育研究,2023,44(1):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