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交易达成,权倾朝野
崔钧见状连忙先向其施了一礼,随后面容一正,肃声道:“董公何出此言?在下可从未有过要与董公为敌的想法!”
“哼!你与老夫作对的时候,难道还少吗?你敢说昨日突然派人收编赵谟麾下的兵马,不是为了防范老夫吗?”
董卓闻言,想起昨日宫中眼线传来的消息,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须知,这本该是自己嘴边的肥肉,只因这些时日忙于与朝臣间的争斗,动作上稍慢了一点,以至于被崔钧钻了空子,使得这支卫尉麾下的兵马彻底与自己无缘!
崔钧闻言,心中不由一阵苦笑:
“怪不得今日早朝时,自己就觉得董卓的情绪有些不对,原来根子是出在这里,看来不抛出些饵来,只怕想要说服董卓答应此事,只怕比等天还难!”
明白了此间的原因后,崔钧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却不知董公要在下如何做,方能答应让太后和天子安全离开京师?”
“将你麾下的兵马全都交出,老夫保你一个三公之位,如何?”
“呵呵,董公,还是不要再开玩笑了,你也知道这些兵马对我和朝廷意味着什么,大家还是都现实一些为好!”
董卓闻言轻叹了口气。
毕竟,他也明白方才之言不过是一种奢望,遂也不再继续试探,直接将方才自己与李儒在堂室内讨论过的想法说了出来:
“既然州平不愿再拐弯抹角,那老夫就直说了!此番入京以来,老夫总体倒也算得上顺风顺水,可是唯有州平你,始终让老夫难以把控!
经过多日的思考,老夫也想通了,既然老夫没办法完全掌控住你,倒不如选择让你离开!
只要你同意离开京师,哪怕是让你带着部分人马一同离开,那对于老夫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只要你答应此事,别说是放何氏和那小儿离开,就是其他一些更过分的条件,老夫也能答应下来!”
“这……”
崔钧闻言心中不由闪过一丝惊讶,虽然他知道在破坏了董卓这么多次的计划之后,董卓一定会恨自己入骨,但却没有想到其竟忌惮自己,到了这样一个地步!
只是眼下自己虽也想离开,但尚还缺少一个正当的理由,毕竟,自己这忠于汉室的人设营造了这么久,要想轻易脱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抛开自己眼下的身份不谈,当前朝廷之所以还能够维持现下的平衡,还不是多亏了自己麾下兵马制衡董卓的结果。
一旦自己率军离开洛阳,只怕董卓立马就会对朝中展开一场血腥的清洗,清除一切敢于与自己作对的对象,而那些被董卓迫害了的家族,恐怕都会将这笔账算在自己的身上。
毕竟,作为整个东汉王朝的都城,天下大半的士族精英都在此汇聚,稍有风吹草动,影响的便是整个天下,一旦董卓对士族屠戮过重,只怕要不了多久,自己的名声就要臭不可言!
而在这个天下即将迈入混乱的当口,崔钧基本可以肯定,只要自己离开了洛阳,哪怕不用面对来自那些朝臣家族的报复,光是董卓自己,就不可能放过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个背弃汉室,贪生怕死的名声,几乎可以毁了自己的将来!
在想清楚这些后,崔钧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断然拒绝道:“虽然董公的条件十分优厚,但请恕我无法答应这个要求!”
见崔钧没有上当,董卓和李儒对视一眼,均看出了彼此眼中的失望,还不待其继续劝说,就见崔钧继续接着说道:
“若是董公实在不愿答应天子的那个愿望,在下也不愿强求,只能回去照实向太后复命!至于明日新皇的登基大典是否会出现什么变故,就不是在下所能保证的了!”
“你……”
眼见董卓就要发怒,李儒连忙一把拉住董卓,朝其微微摇了摇头后,转身向着崔钧劝道:
“州平且莫要着急着拒绝,所谓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买卖不成仁义在,即便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将来的事情谁都不好说,又何必要将事情做绝呢?”
“那文优你的意思呢?”
崔钧疑惑地看向李儒,似乎想要知道,其接下来又想要如何说服自己!
却见李儒微微摇了摇道:“我又不是州平肚里的蛔虫,如何知道你内心的想法,只不过是基于人性的思考,对州平的顾虑略有些想法罢了!”
“哦,却不知文优有何想法?”
崔钧好奇的问道。
“我想州平所在乎的,未必就是何太后那母子俩人的性命和那所谓的汉室尊严吧,其实说到底,州平与我等大体都是同一类人,只不过是我家主公表现在明面上,而州平你隐藏得更深一些罢了!”
看着李儒那双仿佛完全看清了自己内心深处想法的目光,崔钧心中不由一紧:“我不明白你在说些什么?”
“哦……是吗?那就当我是在胡说好了,我想州平之所以不敢答应我家主公的要求,左右不外乎几点,而最重要的应当就是害怕此事会影响自己的名声罢了,你说,我说的对吗?”
听着李儒那低沉而又略带着些沙哑的声音,崔钧心头不由一颤!
不得不说,李儒不愧是董卓麾下的头号谋臣,其一字一句,几乎直指崔钧的本心,让崔钧忍不住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其心知,不能让李儒再继续说下去了,毕竟有些东西大家还是不要放在明面上为好!
似是默认了李儒的方才之言,崔钧并未着急着解释,反而盘敲侧击的说道: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答应了董公方才的那个条件,董公是否真的愿意让我护送着太后和陛下往河北就番?”
董卓闻言当即与李儒对视了一眼,皆从二人的眼中看到了各自的喜色,当即迫不及待地说道:
“当然,只要州平能够答应此事,区区一对孤儿寡母又算又算得了什么!”
崔钧默默地深吸了口气道:“如此,我倒也不算辜负了先帝与太后的一番提携之恩了,不过,还请董公再给我一些时间,家中尚有些俗事尚未做好安排,尤其是我那老父和兄长,到时还不知道该如何向他们交代?”
“当然,州平家中的情况,我多少也有些许耳闻,汝父因为当初那件买官之事,名声虽多有受损,但其于汉室的忠心,老夫倒是从不作怀疑。
毕竟当日,敢当着满朝公卿之面,直接顶撞老夫的,除了你以外,也就只有汝父一人而已。
而你那兄长我虽了解的不多,但既然是你崔氏的种,显然那脾性应该也差不到哪去。
故而,此事倒也不急于一时,我可再多给你几天的时间,待时机成熟之后,你再来向老夫辞行便是?”
“既如此,钧就先行回去向太后复命,待家中诸事处理妥当之后,再来向董公辞行,告辞!”
言罢,再次向董卓作揖行了一礼,并向李儒点了点头后,领着太史慈等人缓缓消失在门口……
九月一日,清晨
在董卓的授意之下,由尚书丁宫在崇德前殿主持天子的禅位仪式,在诏书宣告之后。
由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御座,解除玉玺印绶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是为汉献帝。
按照与崔钧先前的约定,董卓将刘辩的封地由弘农改至河间。
因黄巾之乱时,旧河间王一脉,多丧于黄巾贼人之手,遂将河间废国设郡。
故待刘辩和何太后前往就番之后,朝廷准备重新恢复旧时河间国的制度,并相应增加其食邑的户数,以酬刘辩的禅让之德。
至于太后何氏,暂时则继续居住在永安宫,待朝廷先行派人前往河间,督促当地官员为即将就番的刘辩,修缮好先帝时的故宅之后,再和刘辩一起前往河间为先帝刘宏举孝守灵!
至此董卓的权势到达了巅峰,为了进一步掌控朝廷,朝廷遥封幽州牧兼太尉的刘虞为大司马,董卓则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更封郿侯。
然而,为了不让朝臣觉得自己有太多的私心,董卓也仅仅是拜自己的弟弟为左将军、封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都亭侯,其余麾下诸将,都暂时未作封赏!
九月末,为进一步拉拢党人,与袁隗为首的关东士人集团相抗衡,董卓与新迁任的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一同携带鈇锧(fūzhì)到朝堂上书。
要求为建宁元年(168年)九月政变时,被政治定性为叛贼的陈蕃、窦武以及次年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
刘协(袁隗)准奏,恢复陈蕃等人的爵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
一时间,天下党人为之欢呼奔走,趁此东风,董卓趁机拉拢提拔了大批士人充入自己的幕府之内,充当自己的幕僚,其中就包括了原大将军府长史何颙、尚书郑泰等诸多名士。
就在众臣皆以为朝廷的局势将逐步走向稳定之时,一名不速之客的到来,却使得朝廷的情势急转直下,再度走向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