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论汉之亡,不绝千古
……
“那驱逐了董卓之后呢?”
“这……”
见崔钧终于有些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崔烈不由感慨道:
“事实上你也清楚,这一切的根源,早在当初本朝立国时就已经种下,如今的一切,只不过是当日那颗种子开始逐渐发芽的结果!”
“可那又与父亲何干,左右天塌下来,自有高个的顶着,满朝文武公卿,多父亲一个不多,少父亲一个不少,父亲何以如此执着!”
“唉,痴儿!汝年纪尚轻,或许暂还体会不到为父这些老一辈士人对于汉室的感情。
须知,两汉以降,我崔氏受历代汉室恩荣,累世公卿,多出两千石,这是恩……得报!
老夫昔日历任三公之位,却不能将先帝导入正途,致使天下局势急转直下,这是过……得改!
眼看先帝子嗣被外臣欺凌,却无能为力,坐看权臣日渐把持朝政,终使朝局日渐败坏,这是罪……得赎!
每念及此,老夫无不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如今,新帝年幼,懵懂无知,正是尚需良臣辅佐之时,为父又岂能为一己之私,而将其弃之不顾!
须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尔,尔等小辈自有你们这一代要完成的任务,我等老一辈士人,亦有我等所需要做的担当。
如果将来终要有一人去为汉室陪葬,那为父希望那一个人能从我崔氏开始!”
听着崔烈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论述,崔钧心绪不由感慨万千,“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王夫之先生之言,诚如是也!
这,是独属于大汉的浪漫!
为何在后世悠悠千载之后,国破家亡者不可胜计,世人却依旧记得诸葛丞相五伐中原不得,终至病逝五丈原的遗憾!
是因为先主刘备对自己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情?
是因为刘禅那一声声相父中毫无保留的信任?
是因为自己身后、身旁无数蜀汉英杰义无反顾的追随?
恐怕更多的还是这个时代之人,对于汉室将亡所特有的不甘吧!
直到这一刻,崔钧才稍微有些明白,历史上的崔州平为何会在大汉这个以孝治国的时代,宁愿选择背负不孝之名,也要追随袁绍起兵反董的原因了。
不是因为对自己家人生死的漠视,而是因为在家国大义面前,一切的个人荣辱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日后,在面对刘备的邀请之时,崔州平会选择拒绝的原因。
因为在那一刻,父亲崔烈战死长安,兄长报仇无门,郁郁而终,而其自己,哪怕是在毁家纾难的情况下,却也依旧无法挽回汉室的衰亡!
其心若死,这,或许就是当时崔钧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而如今呢?
一切都尚未开始,一切都尚有可能!
而这一切的开始,都将从改变自己父兄那既定的命运开始!
想到这里,崔钧纷乱的内心终于静了下来,看着面前的父兄,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既然父亲已经做好了选择,做为子女,我也只能选择尊重,然父亲有父亲的追求,但我亦有我的答案,将来的结果如何,就交给时间去验证吧!”
说完又将目光投向了崔均,“那么兄长你呢?是选择和父亲继续呆在京城,还是随我一道前往河北?”
“州平好意,我都明白,只是父亲年迈,身旁不可无人照料,我还是留在京师,静候州平佳音!”
只见崔均微微一笑,缓缓摇了摇头道。
虽然对于崔均最后所做出的选择已不意外,但崔钧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失落。
毕竟,自己努力了半天,可对于这两名亲人的结果,却终究还是没能做到太大的改变!
但是崔钧倒也没有太过气馁,毕竟,相较于原本的历史,此刻崔钧的形势早已和前世不同,相较于前世自己的孤立无援。
这一世的自己,在天下群雄尚未展露头角之前,麾下便已经拥有着五千精锐步骑,和张辽太史慈等一众猛将,自己和家人的未来,自当有着无限的可能。
想到这里崔钧倒是也能稍稍放下心来,看着面色固执的父兄,无奈一笑道:
“兄长的性子,倒是依旧和以前一样。也罢,既然父亲和兄长已经做好了选择,那我也只能暂时选择尊重。
不过好在,一时半会儿,这京师也出不了什么大事,如此,我也不用太过担心你们的安全!”
“放心,家里这边我会照顾好的,州平只管放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便是,毕竟,相较于朝廷内的兖兖诸公,恐怕我崔氏还算不得什么,我想只要董卓不傻,应该不会冒着得罪你的风险,来为难父亲和我吧?”
“将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看着眼下对于朝廷局势尚还有些盲目乐观的崔均,崔钧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只是目前有些事情,尚还未到让他们知道的时候,一切就只能继续等待!”
“好了,堂堂大丈夫,当立鸿鹄之志,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何必拘泥于儿女情长,未来的朝廷如何,却也不是你我父子能够做决定的。
眼下还是先着眼于当下为好,汝且来说说,接下来对河东的战事可有把握,毕竟,这帮胡人也没想象中那么好对付!”
“父亲放心,此事我已做好安排,只要接下来一切顺利,当可在旬月间平定叛乱!”
看着崔钧一脸自信的模样,虽不知其自信源自哪里,但既然其心中自有沟壑,崔烈多少也能放下心来!
“你有把握便好,只可惜为父与你兄长多不善武事,不能给你多少的建议,要是此刻你子真(崔寔字)叔父还在,当不会让你这一小辈一直顶在前面,为我崔氏遮风挡雨!”
想起自己从兄当年的风采,崔烈心中多少有些暗然,但看着面前英姿勃发的次子,隐隐有当年从兄的风范,又不由感到欣慰!
“我崔氏日后有人矣!他日必将因此子而大兴!”
想到这里,崔烈不由想起方才蔡邕所提的建议,本来自己还想先替自家长子争取一下,但现在看来,终究还是自家这老友更有眼光一些!
然而自家这小子又向来有着自己的主意,却也不知其是否愿意娶那蔡氏女郎。
毕竟,蔡氏那女郎自己虽久闻其名,但却也未曾亲眼见过,但想来,若要和方才府中见到的那两个少女相比,只怕多少还是有些困难。
若说唯一能值得称道的,恐怕也就只有蔡邕之女的身份了吧!但究竟结果如何,还需问问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