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主藏在生活中的简单决定中
“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我高中时,在一次线下家长沙龙活动中,一位家长在交流环节提问说:“我已经给了孩子很大的空间了,我经常想让他自己在学业甚至未来人生发展方向上做选择、做决定,可是为什么感觉他还是没有什么自驱力呢?问他什么,他都说没想法、不知道,做事情也总是拖拖拉拉,一定要大人督促,有时甚至需要逼迫才会往前走。”
后来我问了一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都拥有了哪些自主的选择权。好几位家长表达了共鸣:给孩子权力自己选择课外兴趣班、自己制订学习计划,甚至未来在申请学校和专业时也愿意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但是,更多的家长反映,即使给了孩子自己决定的空间,孩子也没有展现自己的兴趣和自主意识,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要主动选择和决定这些事情的意愿,更别说采取行动了。看到孩子既没有想法也没有行动,家长们心急如焚,生怕孩子就这样落后了。
乍一听,家长们的初心与做法都是正向的,那么到底是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的的确确给了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空间,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也愿意把选择权交到孩子手里。这种“愿意”是出于一种主动的选择,体现了家长有意识地觉察到尊重孩子选择的重要性。然而,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许多十分基础、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却被家长无意识地忽视了。
我曾在小红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它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故事是这样的。
周末的中午,一位妈妈准备下厨给孩子做饭,她主动询问孩子中午想吃什么。孩子回答说:“想吃排骨。”
但是,妈妈早上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只买了五花肉,并没有买排骨。于是,妈妈说:“哎呀,我没有买排骨,只有五花肉。中午吃红烧肉吧,别吃排骨了。”
孩子默默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孩子坐在饭桌前,面对眼前的红烧肉,似乎提不起兴致,吃得也不大尽兴。
妈妈疑惑地问:“我今天做的红烧肉不好吃吗?你怎么不太愿意吃呢?”
孩子摇了摇头,回答说:“红烧肉没有不好吃,只是你问我想吃什么,我的确更想吃排骨。”
没想到,这句话一下子点燃了妈妈的怒火:“排骨排骨,我看你长得像排骨!妈妈辛辛苦苦了一上午,又买菜又做饭,你不懂得感恩,还挑三拣四!有什么好选的!我做什么你就吃什么,要不你来做这个饭?”
读完这个故事后,你会有什么感想?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他从头到尾做错什么了吗?一开始,是妈妈主动问孩子想吃什么,于是孩子遵从内心当下的状态,如实回答了妈妈的问题,表露了自己的想法。在那一刻,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就是想吃排骨。妈妈的主动询问,让孩子接收到了问题信息,思考自己的偏好与意愿,并诚实地表达了他的期待。然而,这份表达并没有得到肯定或回应,相反,却换来了呵斥、责骂。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会如何看待这件事呢?你会不会认为:“自己的表达和想法根本无关紧要,反正不管自己想吃什么,妈妈都会做红烧肉?”“既然已经决定好了,妈妈为什么还要这样问我?”“她是真的在乎我的感受,还是只是装装样子走个过场、问一下罢了?”这样反复几次后,下次妈妈再问你时,你可能只会漫不经心地回应“随便”“都行”,而不再认真思考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这个例子里,妈妈并不是真正地想让孩子具有自主决定权。
类似的故事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几乎每个孩子都遇到过。比如,出门去餐馆吃饭,父母把菜单递给孩子说:“今天你来点菜吧,由你决定吃什么!”孩子很开心地接过菜单,兴冲冲地挑选了喜欢吃的菜。当把自己点的菜名告诉父母时,父母却开始下意识地从自己的视角评价:“哎呀,这个菜吃了容易上火,小心嗓子发炎、嘴里起泡!”“那个菜家里也能做得出来,出来吃饭选点儿家里吃不到的。”“果汁太甜,对牙齿不好!”“碳酸冷饮对身体不好,还是别喝了!”……就这样,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意选了半天,但选择都因各种理由被否决了,最终还是得按照父母的想法来点菜。
借用27岁的Deane的话来说:“后来我终于知道了,在吃什么这件事上,我只有报出我妈心中的答案,那才是我能点对的菜。”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儿,只要在那些大事儿上让孩子自己决定就好了。可是,生活就是由无数件小事构成的,而每件事情之间的相互影响会产生超越意识和认知的“蝴蝶效应”,其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都有可能从量变到质变。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小事上都不能真正做到自己拿主意,那么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反正无论选什么最后都会被否定,那为什么还要费劲儿去做选择呢?他会认为:“被安排的计划才是自己要去完成的。做什么和怎么做,都有人帮我决定好了,我不用多想,想也没用。”当孩子足够大了,面临人生重大节点并需要做决策时,尽管父母有意识地想放权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但是由于在一路成长起来的生活环境中,早已习惯了父母包办一切,孩子并没有养成“为自己做选择,并为之负责”的思维模式。那么,他们如何能够像父母所期望的那样,主动去为自己的人生设定目标并付出真心的努力呢?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我的父母坚定地相信:自驱力的激发始于自主,而自主的培养则是从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做简单的选择开始的。
分享一个发生在我们家的真实小故事。
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周末,一楼大堂的保安遇到从外面回来的爸爸,好奇地问:“你们家今天中午有客人吗?”我的爸爸愣了一下,回答说:“没有啊,没有客人来。”保安疑惑地问:“那刚才,先来了一个送肯德基外卖的,又来了一个送必胜客的,最后还来了个送麦当劳的,都说是给你们家送餐的。我就纳闷,我好像没有看到有外人来你家啊。”我的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对保安说:“就我们一家三口,各吃各的。”
那个周日中午,我们一家商量,决定午餐用叫外卖来解决。于是我们开始各自发表建议,打算通过投票选出一家人都想吃的。没想到,分歧出现了:我想吃麦当劳的辣翅,妈妈想吃肯德基的老北京鸡肉卷,而爸爸想吃必胜客的比萨。我们每个人都试图从自己的视角,用自己的理由说服彼此,费了一番口舌后,每个人都不愿放弃自己当下最想要的选择。
这样的分歧或许在其他家庭中也非常常见。在处理这样的问题上,为了省事儿,很多家庭可能会考虑妥协,要么父母向孩子妥协,要么孩子迁就父母,总之,一定会有人需要做出退让才能达成一致。但在我们家的这个例子中,处理方式并不是向彼此妥协,而是最终决定我们各自点自己想吃的快餐。
我们彼此都清楚什么才是需要“达成一致”的。
在我们一家三口的心里,周日家庭午餐的目的以及对午餐的期待从来不是要求所有人一定要吃同样的饭菜,而是一家人能够开心地坐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即使大家吃得不一样,也不妨碍我们享受这段温馨时光。那天最终的情形就是,我们各自拿着自己点的外卖,齐坐在饭桌前,高兴地边吃边聊天,还互相炫耀着自己点的餐食才更美味。
在我们家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小到吃饭穿衣,大到读书求学。总而言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的父母都十分尊重我的选择,在自由快乐的气氛中,我能为我自己做主,而正是一次次的确定和强化,帮助我养成了自己做决定的习惯,尤其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内在力量。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产生分歧时,我们当中没有人被说服,这说明我们对自己内心的选择有着十分明确的认识,我们非常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决定。在确立一致目标的基础上,我们给予彼此尊重,父母与孩子都参与其中,为了达成统一目标而主动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的决定所产生的结果承担责任。日常生活中,通过这样简单的小选择不断地强化了对自主决定权的培养。
而单独一方的妥协或委曲求全,反而会让我们偏离原本的期待或追求的目标。然而,当一个人的目标感足够强大,并且对自己的需求与期待有着明确且坚定的自我认知时,努力的动力自然会开始迸发,向着自己想要的结果前进。
日常小事积少成多,会不断地“滋养”这种自主决定的能力。
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无论是在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中,都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并保持着一种思维习惯,就像坚持自己对外卖口味的偏好一样:
首先明确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与期待(想吃什么、想要什么);
找到真实的目标(“吃什么”重要还是“与家人一起吃”重要);
确立目标的同时留出空间(如果“与家人一起吃”更重要,则在“吃什么”上允许个人的选择有所差异);
做出选择并决定为此付出努力(只有内心有坚定的选择才会愿意全力以赴,哪怕只是自己点外卖的简单行为);
最后,回顾目标是否达成,并为自主决定的结果负责(考虑对自己以及对参与事件的其他人的影响,为下一次的自主选择提供“思路”)。
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想要做一件事时,他就会动力满满,哪怕面临再大的困难也会乐此不疲。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内在驱动力。所以,无须有什么大框架或者有什么大事件发生,让孩子在尊重彼此意愿的前提下,从生活中每一件简单的小事开始,自己做决定。
妈妈的话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候”,就好比深圳炎热高温,哈尔滨天寒地冻。
你可以把孩子想象成一种会适应气候而成长的植物。适者生存,家有什么样的“气候”,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的“植物”,并逐渐形成适应这种独特“气候”的性格特征。
我希望我们的家就像西双版纳那样四季如春——植物可以在这里向阳而生,易开花、好结果。在这个家里,笑声是日常的旋律,每个人都是开心的,每个人都能在家里感到轻松和自由。只有当家可以让你做真实的自己时,家才会成为一个让人有归属感的地方。
在我们家,轩溢习惯听到父母说:“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在这个家里,他可以把握自己的需要,照顾自己的感受;可以大笑,也可以愤怒和悲伤;可以识别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也可以按当下的年龄来待人接物,以他的方式来理解事情,做他想做的合法的事情……当一个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觉做出各种各样自主的选择时,大概率就在他心里种下了有底气的种子: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展开我的人生。
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自由、自主、快乐、正直、负责任、有爱的人,那么这些美好的品质不大可能通过说教、逼迫或宠溺获得,它们只能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经历中获得。那么,我们必须在生活的实践中,在每天发生的小事上允许孩子学习自己做决定。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做决定,孩子也就学不会对自己和结果负责。
爱的最高境界是尊重,而尊重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对方。
在家里允许孩子自主,允许孩子跟我们做不一致的选择,也是在潜移默化地传递我们的价值观:你的独立意志是有价值的,你是值得尊重的。在任何时候,你都是有选择的。你既可以满足自我,又可以在关系中与人相互依靠。
我们让孩子看到,即使是点外卖这样的小事,每个人的观点和需求也是这么地不同。面对分歧,除了隐忍顺从、情绪上脑、正面硬杠,还可以有另一种选择——富有弹性、可变通、符合当下情境、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恰当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既尊重他人的想法,也无须压抑自己的需求,只要明确双方的共同目标或者终极目标,创造性地寻找解决之道,就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达成共赢的结果。
总结一下,我们家有3种约定俗成的家庭文化为这种“允许”提供了空间。
首先,孩子可以真正地在这个家里真实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想法,可以毫不掩饰地流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必担心自己说错话、做错事。
其次,三口之家的沟通是坦诚、直接、明确的,交流过程是简单、清晰、平等的。
最后,凡事皆可商量。只要不涉及人身安全或危害社会公众的原则性问题,一切规则的核心都是人,以人为本、灵活调整。用轩溢爸爸的话说,就是始终保持敏捷与弹性。
我们并不担心这样的“允许”会过度宠溺孩子,导致他在外面与人交往时过于自我。
我们相信:他被怎么对待,他自会以同样的方式待人。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就是社会与孩子的互动。事实证明,轩溢的利他心、同理与共情能力、情绪稳定性都极强。
在我看来,“允许”就是我们在对他说:“孩子,你是个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