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
传承自主创新精神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记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 陈钢
□李明华
人物简介
陈钢,北航硕士,杭州市科协委员、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中国致公党杭州市委员会数字经济和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主编出版《发现星辰——从创新思维到发明创造》《智享未来——老年数字生活新体验》等书籍,50集广播剧《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样本——历程》主创人员,组织撰写的报告文学《聚星——战略科学家华罗庚》一书即将出版。致力于整合科技资源、通过广泛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实现科技分析,揭示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科技与产业的决策提供研究成果及分析预测,以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己任。
铭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教诲
“我的父母亲是科技工作者,我热爱科学技术,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实现科技报国的梦想,完全是受家庭的影响”,这是陈钢面对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追寻陈钢的生活印迹,我们清晰地看到,陈钢的成长深受他父母和老一辈知识分子言传身教的感染。
1970年初,因为国家战略的需要,某科研单位从北京成建制搬迁到四川某个山区,后来陈钢就出生在那个地方。
在与世隔绝的茫茫大山中,陈钢的父母和一批科技工作者,战胜了重重困难,设立了新的实验室,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群科技工作者中,至少产生了两名院士。陈钢的父亲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埋名深山潜心科研十余年,对核磁共振的理论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这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始终深深的影响着陈钢。
陈钢大学毕业后分配在邮电部杭州通讯设备厂(即邮电部522厂,后改制为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了整整十年,期间参与引进MOTOROLA移动通讯技术及产业化的全部过程。我国最早的手机(当时叫做“大哥大”)、移动通讯系统设备(包括移动交换机、移动基站)技术就是这个时期由邮电部522厂首先从国外引进的。
说起这段工作经历,陈钢感慨万千——
1994年,单位拟选派陈钢等科技人员赴MOTOROLA培训,开展技术引进。当时MOTOROLA提出一个要求:双方合作后,邮电部522厂所有的设备、技术和制造过程都要通过国际专线直接使用MOTOROLA的信息系统,产生的所有数据都将保存在MOTOROLA的数据库里。要知道,1994年是中国接入互联网的元年,且不说当时国际专线连接的价格昂贵,而且带宽窄、速度慢,更致命的是这样一来我方所有的技术数据都掌握在外方手中,对我方来说毫无主动权可言。
陈钢经过深思熟虑,向单位建议:不用MOTOROLA的信息系统,自行研发我们自己的信息系统。这个消息传到MOTOROLA,他们表示无法向我方提供移动交换机和移动基站的BOM(定义产品数据结构的技术文件,也称物料清单)以及所需要的数据结构,理由是这些数据都在软件系统里,无法调取。
实际上这是西方国家的老套路——关键技术上“卡脖子”!
我方技术人员进一步看清了MOTOROLA真面目,现有的数据都不愿调取提供,今后我们需要的数据就更拿不到了。但是,如果MOTOROLA不给我们BOM等资料,我们就很难设计这一软件系统的数据结构,那么即便买到了和MOTOROLA一样的软件,也做不了任何事情。
陈钢牢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谆谆教诲,针对这一难题,作出了一个既充满风险又让人憧憬的决定:自己不去国外学习了,而是要牵头组建一个研发团队,专门为技术引进和今后的产业化研发出我们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自己的软件系统,今后一定会受制于人。
当时桌面电脑和局域网、互联网问世不久,当年中国刚刚接入互联网,所有这些都还是新生事物,也没有人研发过这种大型软件。单位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同时组建两个团队,由陈钢和另一名资深技术骨干分别带领一组技术团队同步开展研发,最终根据研发结果选择一组集中技术力量重点攻关,形成“两线并进,择优选用”的技术攻关战略思路。
陈钢带领由林峰等科技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一边夜以继日地技术攻关,一边与选派出国学习的技术人员及MOTOROLA技术人员通过跨国传真进行密切沟通,翻译、研究移动通讯技术的英文技术资料,研究、分析各种资料和数据内在的逻辑关系,克服各种技术难题,终于在较短时间内通过逆向推导出MOTOROLA不同设备配置的BOM,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优化,形成可以灵活处理各种异常情况的BOM体系。然后基于这套BOM体系及其相关技术指标设计、优化软件架构,制定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标准、功能、流程,据此设计出了结构合理、思想先进、维护方便的软件架构,成功研制了我们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很多创新点,各种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不逊于MOTOROLA正在使用的软件,而且研发成本极低,实现了“吸收消化、创新创造、技术优化、自主可控、廉价实用”的目标,并于当年开始局部试用,经功能扩展后于1995年伴随着MOTOROLA移动通讯技术引进的进程全面上线应用。
陈钢带领的研发团队,突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在移动通讯技术引进中的管理信息系统上的“卡脖子”难题,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当时邮电部的一位领导高度概括为“两个成功”——
成功地支持和保障了移动技术和设备的技术引进,成功地支持和保障了移动通讯设备的国产化生产制造!
在大部分人还没有接触到计算机和网络的年代,这是了不起的成功!
陈钢个人和技术团队分别记功受奖!刚工作不久的陈钢也成了信息化领域的“元老级人物”,并一直兼任浙江省信息化促进会副理事长职务,而理事长是由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省特级专家刘祥官教授出任。从正副理事长职务安排这一细节上,我们不难看出陈钢在信息化上的功底非同一般。
知识产权的“产业链创新”
2015年9月,正是果实累累的金秋季节,陈钢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
倪光南院士一直强调: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高度重视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问题早重视早得益…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成立后,倪光南院士欣然担任名誉会长,并多次提到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这一问题。陈钢意识到,知识产权,尤其是高价值专利,将在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于是陈钢以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为平台,把知识产权作为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但这个“突破口”具体怎么突破?有过在工业企业多年工作经历的陈钢讲,产业有产业链,知识产权也可以有“产业链”。
一个个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一次次工商企业实地走访调研,恰似一场场“头脑风暴”,“突破”的思路清晰了:“从创新方法,到科技创新实践,到申请并获得专利等知识产权,到知识产权的的转化及运营”,这就是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推动打通知识产权的“产业链创新”,让企业从中受益,让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有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
为此,陈钢集聚了一批专利分析、专利布局、专利服务、成果转化、创新方法等领域的专家,开展高价值专利创造和转化等方面的研究。作为研究成果,组织专家联合撰写了《发现星辰——从创新思维到发明创造》一书,倪光南院士寄语这本书十六个字:“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造发明,专利为营”。该书的出版,对于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帮助科技人员快速掌握创新方法和专利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陈钢梳理创新领域的知识,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创新方法,建立了“创新知识库”,通过标准和平台来打通创新链,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科技合作模式,组织研发了公益性的《创新智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将交互式的创新知识库和工具库部署在该平台上,助力高价值专利的创造、保护运营和转化。该平台涵盖了创新方法、创新知识、专利知识、专利资产化研究、标准知识等,为科技人员提供一站式学习和服务。例如,科技人员可以在该平台提交技术难题,寻求创新专家的帮助,也可以通过创新矩阵,直接在平台的知识库内搜寻可能的解决思路,这种模式可以让科技人员在创新过程中少走弯路。
为了规范知识产权服务领域,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水平,陈钢和专家团队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通过调研走访政府管理部门、园区、企业、科技银行等实际工作情况,看到了从开始科技创新到产生营业收入的过程中,企业的价值日益倚重无形资产,科创型企业日益倚重无形资产中的包括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但是这些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过程中的标准存在着空白,难以规范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比如由于专利年费没有有力的监管和提示,很容易造成延期和遗漏,给专利权人带来损失,甚至造成丧失专利权的严重后果;而专利价值的评估方法,是国内外一直关注的课题,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尚未有对企业所拥有的专利进行整体的评估标准或规范,无法对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进行更精准的评判,不利于创新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针对这一现状,陈钢组织专家团队编制完成了《专利大数据技术规范——指标及术语》等一系列知识产权领域的标准,填补了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过程中的空白,目前这些标准已经开始实际应用,将有利于助力我国优势产业的知识产权密集型的发展。
技术预研和研发外脑促进科技创新
在杭州市科协的统一部署下,根据企业上报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陈钢组织带领科技专家深入企业一线,和专家团队一起充分发挥杭州科促会在知识产权研究和公开技术情报文献分析领域的核心能力,有针对性地向研发服务进行聚焦,形成了成熟的技术预研和研发“外脑”服务模式和体系,为“有组织科研”打下了基础,为企业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在西湖茶场村,陈钢组织科技专家为打造“农村大脑”提供了一系列技术支撑,其中包括曹幸穗、钱守廉等国家级知名专家到现场指导,在西湖茶场村设立科技创新基地,组织编制完成了《数字农村顶层设计指南》,作为“农村大脑”顶层技术规范。
——在建德五星车业有限公司,陈钢和专家团队与企业一线工程师交流相关技术改进方向、工艺措施、材料选择、试验检验等具体技术问题,对其中一些技术问题现场给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对公司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给出了提升的具体实施路径,并形成了长效对接帮扶机制。
——在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陈钢和专家们探讨企业与高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后续形成一系列新颖观点,并指导该企业撰写《区块链+司法取证和存证领域的实践》研究论文。
——在淳安县界首乡洋田村,陈钢对接农业专家联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农资集团浙农现代农业园两家科研和种苗培育企业共同为该村6000平方米设施大棚制订了全年推荐种植的品种、品名、生产企业、杭州及淳安的经销商等名录。
我们还在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程意电器有限公司、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看到陈钢带领科技专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身影…
陈钢认为,技术预研和研发外脑是可以用数字化来辅助开展工作的。他组织调研杭州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的产业特点和需求,对杭州主导产业进行分级分类,筛选与之相关的科技成果,建立可转化成果数据库,收集和整理具有转化潜力的科技成果信息。2024年,在杭州市科协的指导下,陈钢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研发了专业的一站式“科技成果转化评估平台”,该平台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难点,以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高校院所专利盘活工作,采用专门分析应该算法,组织专业的分析评估人员,以数字化手段开展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专业的科技评估和咨询服务,采用线上分析和线下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模式,推动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周期服务体系。
陈钢带领的团队,分别站在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出方、应用方的角度,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医院、高科技企业为服务重点,为其提供转移转化的咨询和指导,在评估科研团队、科技成果水平,促进成果转化的基础上,帮助规划技术路线、指导技术布局,推动有组织的科研。不但可以采用专门算法,从多个维度分析科技研究成果从中试到投产的可行性等预期价值并自动打分,还建立了专业的分析人员队伍,对数据和指标进行分析解读,评估其产业化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分析预期的市场推广度和价值,为科技合作决策提供依据。
建言献策中的科技智慧
陈钢兼任了杭州市科协委员、中国致公党杭州市委员会数字经济和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致公党杭州市西湖区基层委参政议政专委会主任等多个职务。
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自然成为陈钢的“必修课”,他说“一定要把这些兼任的职务看作是应该履行职责的份内事,否则就是失职啊!”
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参政议政的学术带头人是数学家刘祥官教授,他结合华罗庚对他的言传身教,积极向陈钢传授参政议政经验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并将他在担任浙江省政府参事期间就开始研究思考的浙江省产业转型发展方面的问题拿出来和陈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在这些基础上,陈钢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走访和调研,组织专家撰写了《关于在杭州开办浙江首家飞行教育学校,促进杭州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普及知识产权领域知识和科技创新方法、加快培育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夯实专利创造的基础的建议》、《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关于促进浙江大航空建设,开展低空飞行管理试点、推动创新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等一系列建议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其中《开展地方政府主导的知识产权创新工作》等入选中国发展论坛论文集,多篇参政议政建议报告被有关部门采纳,《盘活高校专利资产 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关于开展发明专利价值评估 提高创新链效能的建议》等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同时陈钢多次被致公党浙江省委会、致公党杭州市委会评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当记者仔细翻阅这一份份建议,在看到真知灼见的同时,还看到了蕴含其中的科技智慧。陈钢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建议同样要有科技思路、科技含量,让建议更有说服力、更具操作性”。
陈钢在还参与药物滥用防治的研究工作。他连续走访和考察了10多个省份,深入药物滥用防治一线,与各地的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和交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当前处方药滥用成瘾的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等多篇调研报告,提交给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在开展药物滥用防治调研工作的同时,陈钢查阅了大量国际上在该领域的最新资料,面对医药领域的陌生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陈钢凭借着英汉字典,虚心向专业人士请教,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药物滥用领域著名专家克里斯。查佩里特博士的同意,翻译了他的文章《阿片类依赖治疗的国际趋势、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得到了业内专家的普遍认可。该译文作为重点文章,刊登在国家卫健委主管的国家级刊物《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当年第一期第一篇的位置。
一位业内专家说,陈钢的有关药物滥用防治的调研报告很有见地,译文很有参考价值,为我们的药物滥用防治工作打开了新的视野。
无论是崇高的荣誉,还是各项丰硕成果,或者是专家、领导的肯定,不只是对陈钢工作的褒奖,更是陈钢多年来脚踏实地工作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