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落草为寇3
傍晚,下山存银子的十几人陆续返回,一沓沓银票被拿出,很快摆满了整张桌子,加上之前他们盗取的,眼下已经有了足足五十万两。
望着桌上花花绿绿的票子,瘦猴忍不住道:
“大当家的,放在以前,这些钱咱们几辈子都赚不来啊。”
“这还要多亏了李兄弟几人。”左小二在一旁附和道。
阮金花点点头,朝三人一抱拳道:
“洒家在此谢过三位。”
“小意思,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胖子语气随意,好像这几十万两银子在他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事实也确是如此,放在以前,他侯大少随便逛个青楼就能打赏出去近万两,家中那些价值连城的古董花瓶,也被他当成靶子练弹弓了。
用侯大少的话说,自家老爹要是哪天翘了辫子,这些东西就都是他的,况且他本身并非一无是处的二世祖,若肯努力,眼下这般半月赚五十万两的买卖也是手到擒来。
胖子再次对丝布生意一通添油加醋讲解,寨子里的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他们这些盗匪,本是下九流中的最末等,地位比戏子和娼妓还不如。
如今有机会得到一笔银子去经商,岂不是一下子连跨两阶?
若是能好好教后辈读书,几十年后万一家中会出个大官,自此就是书香门第了。
在幻想的刺激下,所有人都兴奋得睡不着,次日一大清早,胖子三人便带着大堆银票,前往隔壁郡与南方蚕丝商人谈生意。
望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身影,瘦猴略带迟疑道:
“当家的,真不用派人跟着,万一他们卷银子跑路怎么办?”
“放心吧,小二已经去安排了,一旦发现他们要跑,直接乱刀剁碎喂狗。”
阮金声音带着冷意,三人确实是人才,但她跟闺女的未来冒不得任何风险。
听到阮金花蕴含杀气的话,瘦猴打量了下四周,确实没看到左小二的身影,回想起之前胖子的种种表现,他小声道:
“大当家的,要是真把他们杀了,会不会遭到报复啊?”
“他们说的你还真就信了?那个李环,能够一刀劈断石头不假,可用的全是蛮力,骗骗你们这些三脚猫也就算了,骗不到老娘。
还有那个胖子,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杀手组织的账房,可我已经派人查过了,他是坊西郡侯家少东家,不知为何一夜间被封了家,自己还上了官府通缉。
我陪他们演戏,不过想看看他们耍什么花招,现在看来,他们确实有些本事,只要他们不动歪心思,大家便相安无事。”
“大当家神机妙算,不论他们耍什么花招,都逃不过你的法眼。”瘦猴挤出笑容奉承道。
整个山寨的人都以为这位大当家仅是武力惊人,却不知在其粗犷外表下,女子该有的细腻心思同样不缺,只是对于他们这群一根筋根本没必要施展。
阮金花看了眼瘦猴,开口道:
“猴子,你是个聪明人,但聪明人不一定能活得长久,藏拙装傻才是生存之道。”
“是是,大当家教训的是。”
瘦猴连忙点头,他现在只庆幸自己这些年没像其他人那样觊觎帮主之位。
那些付诸行动的人,无一例外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失败了,现在看来,事情似乎也没那么简单。
下了山的李环三人骑马沿官道一路奔跑,行进过程始终默不作声,直至半晌后看到城镇,他们才趁着喂马间隙小声交谈。
“大哥二哥,咱们要趁机逃跑吗?”秀才小声道。
侯胖子轻轻摇摇头,故意扯高了嗓门:
“两位兄弟,咱们稍作休息便继续赶路,早去早回,千万别让寨子里的兄弟等着急了。”
李环神色平常,伸手按住了准备四处观望的秀才。
三人简短休息后,默契上马继续赶路。
李环的武艺看似一般,从小到大与人交手也仅靠蛮力和一些基础招式,但他修习的却是一等一的高深功法,之所以没在招式上多下功夫,是因为当初师父压根没教。
受内功影响,李环不仅筋骨强健,连五感也比常人敏锐不少,早上三人下山后确实是准备逃跑,可一路总感觉被人注视着,直至经过一片密林时,他听到了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躲藏在暗处的人已经极力放轻了脚步,可还是不小心踩断了几根枯枝,这声音放在偌大个林子里算不了什么,但李环却能将其分辨出来。
回想起离山时似乎少了一些人,再加上与他们相熟的左小二没有出来送行,李环当即猜出了原因。
他驱马追上前方胖子,食指与中指交叠,做了个手势,后者立刻会意,放慢速度落在了队伍最后方。
这是他们事先商量好的,如果胖子一马当先,那就是撒丫子逃跑,如果跑在最后,就是事情败露,停止计划重新安排。
几人没有过多交谈,直至到了稍微热闹些的城镇,才敢停下脚步重新制定计划。
三人曾经都是不知愁滋味的少年郎,纯洁的像一张白纸,可经过这一个月的磨炼,数次面临生死,一个个都奸猾起来……
经过一天赶路,李环几人终于到达乾州四大郡之一的泸出郡。
泸出郡拥有乾州最大的运河,商船一路顺游而下,经恭、辰二州,可直达荆南湖。
荆南湖隶属诏国南朝,那里物产丰富,手工技艺发达,盛产鱼、米、瓷器、丝绸,南朝商人大多通过这条运河将货物运至乾州售卖,路途虽然辛劳,但跟他们的收获一比,还是十分值得的。
当年乾州刺史韩昌为了这条运河,一年上书几十次,朝廷数年的国库被他挥霍干净,顶着众多质疑声,他用结果证实了自己的长远眼光。
李环几人此行的目的便是沿运河而上的江南商人。
江南盛产蚕丝,一匹价抵千金,向来受达官显贵追捧,不论在诏国还是周遭各国,都是堪比金银的硬通货。
蚕丝虽好,但数量有限,看中它的人不在少数。
商人们往往都是提前向蚕户订购,白纸黑字签定契约,双方各拿出一份保证金交由钱庄保管,若一方违约,银子便会直接划给对方。
商人靠信誉吃饭,却也免不了有人为了银子背信弃义,不惜败坏名声也要谋取更大利益。
韩刺史在建立乾州贸易之初就料到这种情况,于是建立了保证金制度,后来随着生意越来越大,货物一天一个价,因此出现过不少宁肯赔钱也要坏契约的事情,保证金似乎又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