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人心所向
(有读者评论,说写得不好看,我反复看了几遍。修改了前两章,加快了一下节奏,将后文提前两百字。可以翻一下上文最后一段。高二之死。谢谢大家指点与批评。我都会认真思考的。)
刘正一直在观察战场局势,只是因为距离较远,再加上人影遮掩。看不真切。
此刻,他远远听见一声爆炸,贼人的攻势忽然一滞,居然退兵了。这才有人汇报说道:“高哨长出事了。”
刘正一惊,说道:“出了什么事情?”
不等回答,就立即从车顶下来。
他很清楚,不管贼人是真退假退,想要重新组织进攻,需要时间的。这个时候他可以去第一线看看。
几十步的宽的战场上,满地是尸体。一会功夫,双方在这里倒下了上百具尸体。
刘正第一个感觉是:“我错了。我判断错了。刚刚那一波进攻,刘文秀是用了全力了。”
战场上可以虚张声势,但是伤亡无法伪装。
刘文秀麾下不过数百老贼,更准确的说,五百上下。更精确的判断,刘正就判断不出来了。
真正战场上,没有谁会给你通报对方有多少人。全靠将领判断。
要根据对方的队列,军阵占地面积大小。烟尘高度,灶台多少。从而判断对方有多少人。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就很吃经验了。
刘正经验不足。
但是尸体是不会说谎的。
贼人丢下五十多具尸体,受伤的人也不少,一些尸体被贼人带回去了。
伤亡近十分之一了。
刘正敢确定,刘文秀大部分力量都参与了进攻,否则不会打成这样。
刘正这才问道:“高二在哪?”
立即有人引刘正过去。
高二浑身是血,身上更有大片焦黑之色。口中吐血。不,是喷血,一块块内脏碎片吐了一片,似乎想将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吐出来。
随即有人将高二所做所为告诉了刘正。
刘正愣在当场。
高二手中的铁疙瘩,就是刘正实验的手榴弹。刘正在路上,其实也知道车队火器不足。他也尝试造一些简单的火器。比如手榴弹,但最后放弃了。实在是火药的威力太小。黑火药装药量,再加上这个时代的冶铁技术,一炸两半。在脚底炸开,都未必能炸死人。
要保证威力,就必须个头大。
就成为了守城用的震天雷,万人敌那样大家伙。
谁也扔不动。
刘正也就放弃了,造得几个,随手给了麾下几个将领。
到底是用了铁与火药。这年头,这都是钱。扔了可惜。
却没有想到,高二用到了这里。
一瞬间,刘正想到第一次见高二。
这个汉子,为了证明,傻到用刀子刺自己。
刘正跪着抱着高二的头,说道:“高二,你不是想娶根叔家的二姐,我答应了。”
听到刘正的声音,高二即将散去的瞳孔,忽然凝聚起来。
“不----,用不着了,别连累人家姑娘。”高二说道:“秀才公对我好。我可没给秀才公丢脸。”
刘正说道:“我对你好什么啊?”
刘正从来不觉得自己对高二多好。只能算寻常。
“不,秀才公,说战时才能吃饱,但从雎州到现在,每天都能吃饱。秀才公吃什么?我们吃什么,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主家。秀才公,我不成了,你要小心。”
“要小心。”
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轻。
高二最后一口气,散了。
刘正心中难过与歉疚,难以言说。
一路上,刘正军中的伙食其实一直不好。
吃得有豆饭,麦饭,高粱饭,正经的白面,白米从来没有吃过了。
麦饭是很难吃的,是不磨面,直接将麦粒蒸煮熟了。
不仅仅难吃,还难以消化。
从汉代之后,聪明的中国人都不这么吃了。
但是将小麦磨成粉,好吃是好吃了。但会有很高的损耗。
一斤小麦磨成粉,打个七八折都常有的。
这年头,好吃不好吃不重要,多吃一点才重要。
这样的饭菜,在刘正看来,已经难吃到无以加复了。还能再减吗?
所以他与下面士卒吃的都是一样的。
同克时艰而已。
但此刻,他这一点点小小的善意。却真的买了一条大汉的性命。
“我错了。”
刘正心中暗道:“我一直想得这个战术,这个战法,不能说不对,但误入歧途。”
“这个时代,真正决定胜负的要素,还是肉搏。”
“是冷兵器决胜,各种火器只是辅助作用,只是越来越重要。”
“但即便,火器大规模普及之后,还有一段时间,还有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的思潮。”
“而不管肉搏战也好,火器作战也好。”
“一切战略战术的根本,就是有一批敢战,敢拼命,敢死战的将士。”
“这已经不是军事的问题了。”
“而是政治问题。”
对于未来,刘正越发清晰了。
并不是大明军队不能打了,大明才不行了。
而是大明朝政中种种弊端,才导致官军不能打,甚至可以说,在大明种种弊端中,官军不能打,已经是最轻的症状了。
他如果一心一意将心思放在战略战术上面。反而是本末倒置,搞错了重点。
刘正深吸几口气,用一块白布,盖在了高二头上。
刘正心中暗道:“高二,等着我给你报仇。”
他看向外面,远远的看向刘文秀那边,心中暗道:“而今的危机,还没有解除。”
刘正不知道张献忠现在在什么地方。
但是根据刘文秀的去向,大概判断,张献忠想要拿下巢县。
“为什么要拿下巢县?”刘正立即就有了答案:“江南。”
他不记得张献忠曾经到过江南。
但是他知道张献忠过江的后果,江南一乱,大明很可能提前灭亡。
“是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
刘正想多了。只是他历史不好。历史上张献忠不止一次打江南的注意,只是没有成功。
刘正不去想这些问题,只关注一个问题:张献忠在什么地方?
会不会来,如果张献忠大队人马到了。他就死定了。
在每一场战争之前,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自己这一战的目的。不要为了打胜仗而打胜仗。
而刘正这一战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顺利的达到巢县。
做不到这一点,眼前的这一场胜利,毫无价值。
“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