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假传圣旨和捡漏
是的,陆盛国的那张介绍信上,给陆允川的名头是大队支部干事。
一中的突击班要在过年后才开新的班次,陆允川目前也没拿到一中的学籍证明,上学的介绍信开了也用不了。
陆盛国干脆给他加了一个大队干事的虚职以方便长期进城,反正不入编制,也没人会去深究。
没想到,这么快就无心插柳了。
周厂长接过那张介绍信,仔细查看,那个大红的大队公章很快打消了他的怀疑。
他把介绍信还给陆云川后,赶忙伸出双手,和陆允川握手:“原来是陆干事!刚刚......唉,刚刚真的是失礼了...”
陆允川也笑,轻描淡写地忽略掉那个差点砸到他的花盆:“贵合作社的事儿,我也略有耳闻,没有大碍吧?”
“没有没有,积水只是泡了最下层的一批的确良,那些有油纸包着,不怕水。剩下的那批......总之没有多大损失,现在合作社不过是需要协商一下误工费罢了。”
周厂长并未交浅言深,而是直接打问起了陆允川的目的:“陆干事,双湖大队这是?”
陆允川本来就是寒暄一句,人家不愿意细说,他也不追问,直接就顺着周厂长的话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这不国家一直都在鼓励生产队搞副业嘛,我们大队今年也想搞点儿新意思,弄个试点。”
陆允川模仿着前世采访过的那些村官的发言语气,自然又委婉地给周厂长介绍大队的“试点规划”:
“我们啊,就想试点个手工合作社,就是让社员们闲暇时做一点儿手工活,为集体创造更多的价值,也支援祖国经济建设工作嘛。”
他的双手虚虚的环绕了合作社一周:“比如,收购一些零碎的布头,一起制作些拖布、垫子啊什么的,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变废为宝,也是积极的响应国家政策,哈哈。”
周厂长本来还在惊异陆允川的年轻面容,不过听着他这一口娴熟地官腔,也就打消了本就不多地疑虑:“陆干事年少有为啊!对国家政策地认识也足够深刻!”
捧了陆允川一句后,周厂长瞬间切换到了工作状态:“您的意思,是想购买我们合作社日常的剩余布料?这些可不是碎布头呀!就像您说的,都是宝物不是......”
听着周厂长喋喋不休地吹嘘,几乎有把这些边角料吹成国家战备物资的趋势,陆允川直接挥手打断了他:“老哥你欺负我年轻是不是?咱们河山县可不止您这一家合作社呀,经过这几天我的调研,大家谁不是把边角料直接回收给废品站的。”
陆允川拍着周厂长的肩膀,一顿推心置腹:“本来啊,我还想着,直接去找那几个‘破烂王’问问,不过,既然撞见了你老哥,这钱,为什么还要那些个投机倒把的去赚?您说是不是。”
想到了之前那些“破烂王”的嘴脸,周厂长的神情也是一阵松动,不过他还是坚持着又讲了几轮价,看陆允川实在油盐不进,才终于作罢。
这些街道工厂本来就是公家为了安置回城知青创办的,归集体所有,属于福利性质。自己这个负责人也是领死工资的,刚才那顿抬价已经算是尽职尽责了。
带着陆允川在堆放边角料的仓库转了一圈,周厂长才自嘲一笑:“唉,这个布头仓库倒是安全得很。陆老弟,你看,这些是棉布,一袋40斤,算2分5厘一市斤;这些是的确良的,也是一袋40斤,要贵一点儿,四分一市斤。这边还有些杂布头,2分一市斤。”
陆允川看着仓库里码放的整整齐齐的几十个大袋子,点点头,这个仓库是干燥的,刚才他仔细检查了下,袋子里的布头应该也没问题。
仓库里的存货不多,过年前合作社应该处理过一批边角料,不过剩余的这些,也足够他使用了。
两人计算了一下,棉布头45袋,的确良布头30袋,杂布头15袋,林林总总加一起,一共105块钱。
陆允川和周厂长借了纸笔,拟定了一份详细的收购合同,注明了每袋布头的种类、重量,以及双方的责任和赔偿事项。
周厂长惊奇的看着陆允川,再一次被他镇住。
虽然新中国从1950年起就开始使用商业合同,但相对还是比较简陋的,直到90年代末,中国才有了正式的合同法。
他这个街道工厂的负责人,还是头一次看见这么正式和专业的合同格式。
拟好合同后,陆允川和周厂长确定无异议,就互相签字按手印,交易完成。
当然,在合同里,陆允川留了个心眼。
他只是用双湖大队支部干事陆允川“个人”的名义来购买这堆布头,并不是“集体”的名义。
对此,周厂长也是见怪不怪,直接给了陆允川一个大家都懂的笑容,就爽快的签字画押。
反正在他看来,不过是一次正常的卖废品而已,拿到了现钱,其他的他也懒得管。
交易尘埃落定后,陆允川隐蔽的舒了一口气,和周厂长约定布头暂存在合作社仓库,三日内取走。
周厂长也大气,直接免了陆允川三天的保管费。
一切搞定,陆允川仔细地收好合同,方才回转医院去接爷爷。
回医院的路上,陆允川隐隐感觉有人在跟着自己,可回头探查时却又一无所获。
探查两次无果后,陆允川直接就不再理会这种异样,快步走向在医院。
回程路上,陆允川向老爷子一五一十的交代了自己的想法,包括自己赚钱的主意、实施计划,还有自己面临的困难。
制作假领子需要大量的熟练人工和缝纫机,目前的社会环境,“个体企业”将将萌芽,私人很难有这样的门路去聚集一个足够规模的生产团体。
一些街道企业虽然能接类似的私人副业,但很多都需要熟人介绍。
所以,拥有七八台缝纫机和相关经验的陆家媳妇们,就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她们经常接到缝制成衣的副业任务,都是熟练工。
听完孙子的讲解,老爷子闭目思考了许久。
十多年窝在村里的生活,他只能大概听懂孙儿说的那些想法,但是村里人历来的秉性习惯,他心里却是再清楚不过。
爷孙俩嘀嘀咕咕许久,赶在天擦黑时回到了大队。
在家里等到天色完全黑掉,陆允川才拿上一块周厂长友情赠送的布料,同爷爷一起去了陆盛国家。
现在,爷孙俩准备去游说陆盛国,拉着他一起干一件“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