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个老登,咋混成了太祖义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亡国的祸根在你这里

当所有人都退出后,朱元璋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

“兄长,到底是什么人毁大明社稷?”

魏忠贤明白,老朱这是想玩“斩草除根”的那一套了。

“农民起义,鞑虏逞凶!”

他淡淡的回答。

“怎么可能?咱给了天下老百姓土地,他们还要起来造咱的反?”

朱元璋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田地里刨食吃,深知农民虽然是社会的最底层,但却有一个统治者最喜欢的优点,那就是逆来顺受的善良。

但凡朱元璋当时有口吃的,他是绝对不会参加义军,起兵造反的。

所以他对农民的“忘恩负义”,有些无法理解。

“你给他们土地不假,但这一切最终还是会被夺走。天下的老百姓最终走投无路,只能被流贼裹挟,一片一片的蚕食过来。”

“谁敢夺走老百姓的土地?还反天了!兄长只管跟咱说,咱现在就叫二虎带人去料理了他!”

魏忠贤见朱元璋气势汹汹,冷笑道,

“还是你朱家的子孙,与你倚重的士林阶层。”

“怎么可能?哥,你别乱开玩笑啊!咱可是立了祖训,就是严防子孙后代胡乱改变对土地的政策。”

老朱颇有些不服气,他是农民出身,太清楚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是他们的命根子啊!

只要有土地在手,多大的难处,最后也能依靠庄稼地里的粮食挺过去,可一旦这个没有了,那就真的没有了活路,不造反也难!

当年他们在濠州起兵,最后席卷全国,靠的就是对元廷失望与仇视到了极致的失地农民。

“嘿嘿,重八,哥问你个事,你有多少儿子!”

一听义兄问自己生儿子的事情,老朱不禁得意起来,从古至今,论打江山谁最厉害,他不敢说第一,但要说最能生养儿子,他绝对排的上号。

“不瞒老哥,咱一共有26个儿子。”

“嗯,我知道,还不包括你收的那些义子!”

“嘿嘿,义子不是咱亲生的,不作数。”虽然谦虚了几句,但提及这个,他是满满的自豪感。

打江山就是靠的义子们舍生忘死的拼杀,这才让他一次次的逆风翻盘,在诸多明末起义军中脱颖而出。

因此后来也起了让子孙后代就藩,去守卫大明千里疆土的想法。

虽然也有很多大臣反对这一国策,但老朱不是昏君,他当然知道分封制的危害,不过他坚信一点,不管子孙后代谁篡位也好,造反也罢,最终这江山还是姓朱。

事实也证明了,他跟着魏忠贤去了一趟朱允炆那里,即使朱棣起兵成功了,这大明不还是自己儿孙们的?

还不是在太庙里祭祀咱,认咱做老祖宗?

“等会儿,哥,你不会是说这几个儿子就能把咱的大明国库给吃穷了吧?”

朱元璋虽然知道自己的儿子就藩,他给的赏赐还是很丰厚的,不过跟庞大的大明帝国一比,只能算九牛一毛。

魏忠贤也算看出问题来了,眼前的这位明朝开国皇帝,别的事情都非常精明和精通,唯独数学方面真是短板。

当然了,这也是跟他小时候没有像自己一样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有些关系。

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古人诚不欺我!

“重八,你如果只分封了26个儿子,哪怕260个儿子,也是问题不大的。但你的儿子们,子又生孙,孙有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对啊,重八,咱们确实没把这一层算进去。你看啊,大哥说最后一任皇帝叫朱由检,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他应该是由字辈的后代子孙,这就第十二代了。”

马皇后虽是妇道人家,但小时候还是念过几年私塾的,因此在魏忠贤的“点拨”下,很快就算通了这笔账。

“若是老四的后代,每个都生10个儿子,到了朱由检的时候,那全国有多少他的子孙?这还只是燕王一系呢!朝廷拿什么给他们就藩?”

“弟妹说的非常正确!”

“这些朱家的子孙后代,到了大明百年之后,不仅不从事生产,反而在各自的封地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最要命的是会去兼并土地,让流民越来越多!”

魏忠贤说的还是比较客气的,其实后世对明朝的这些藩王有个更形象的比喻,那就是养猪!

朝廷巴不得你在封地为非作歹,这样才不会凝聚民心造反作乱,所以只要你不造反,要点钱和田地,统统给他!

朱元璋听后也是一呆,

他确实没有想到自己定下的国策,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危害。

“不对啊,流民多了,让官吏去治理啊!咱养了这么多官员,不就是干这个的么?”他依然不怎么服气。

“呵呵,”魏忠贤这下是真的有些绷不住了,

“说起这些官员,就是第二个祸根了!”

他说的口干舌燥,赶紧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

“这些官员都是科举选出来的人才,这肯定是没错的,但这些人为什么努力读书,你们知道么?”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朱元璋不假思索的回答了出来。

“这只是表象,他们为的就是权力!”

魏忠贤两世为人,把这些早就看透了。

“只要考上个秀才,他就可以见官不用跪拜,名下的田产都可以免去赋税,所以他的亲朋好友,包括不认识的人都愿意‘投献’,就是把自己的田产挂靠在他的名下,他自己不用干活,收收这个租金就可以衣食无忧。”

“这还只是个秀才呢,举人,进士,后来的官员们呢?他们名下的田产就更多了,都不交税,那国库还怎么维持收支平衡?没办法,只能向老百姓加租追饷。”

“实不相瞒,到了后期,还有强敌环伺,农民头上的赋税越来越重,最后恶性循环!要知道,这些老百姓都是大明的兵源,他们都破产了,谁还愿意为了朱家卖命?所以,你们说说,大明国祚维持不下去的祸根到底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