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研究方法
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归纳如下:
(1)演绎分析与归纳分析相结合
演绎法,是指从普遍到个别、从一般到具体的认识“隐性”知识的方法。归纳法,是指从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概括性的结论。演绎分析法与归纳分析法贯穿本书。运用演绎法,本书从微观经济的厂商理论,推论出资本错配对企业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该作用应该具有异质性,由此得出资本错配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之一。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本书利用归纳分析法对浩瀚如海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具有逻辑性和结构性,进而概括出资本错配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在进行实证分析时,本书将演绎与归纳分析法结合使用,可以抽丝剥茧般地逐步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譬如,通过对僵尸企业的现有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演绎分析以后,本书推导出僵尸企业对企业产能、企业进入退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规范分析法可以对事物的运行态势做出是非曲直的主观性价值取向判断,有自身的主观性。而与规范分析相对应的实证分析法,则倾向于比较客观地分析问题,不作任何主观评价,仅列出客观性道理,客观地描述事物的显性状态。本书在综合梳理现有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对资本错配、企业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并进行文献评论,就是使用的规范分析法。在文献述评和理论分析之后,通过理论数理模型的推演和构建实证回归模型,本书采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资本错配与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即使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辅相成的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做到科学、合理、有效。
(3)微观企业分析与中观行业分析相结合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工业的微观企业,并主要采用企业级的数据进行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以揭示资本错配对微观工业企业产能、企业规模、企业出口、企业进入退出的微观影响。此外,根据资本错配的理论概念,资本错配是指资本在不同企业间配置的低效率,即效率高的企业使用了过少的资本,效率低的企业使用了过多的资本。本书使用行业内企业间资本扭曲的离散程度来衡量资本错配。本书给出了具体的资本错配的分行业统计性描述结果;除此以外,还给出了分行业的平均产能、平均企业规模、平均企业出口强度、平均企业进入退出率等统计性描述结果。
(4)对比分析法
为了更为全面地探讨资本错配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影响,本书利用了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尤其体现在文献综述与实证研究方面。在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比国内外资本错配的研究,本书发现,中国国内学术界针对资源错配的研究要严重滞后于国外学术界。国外学术界已经把资源错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细化,分为资本错配、劳动力错配、创新资源错配、自然资源错配、土地资源错配等,而国内学术界仍旧关注于资源错配这一统一性概念。在实证研究部分,在基准研究的基础上,本书一般会进行分组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地区企业、僵尸企业与正常企业等,达到揭示问题异质性的目的,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本书研究的内涵。
(5)多种数理模型和计量方法的综合运用
为了提高本书研究的可靠性和更进一步地提高研究质量、挖掘创新,得到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结论和启示,本书采用了不同的数理经济模型和不同的计量方法。例如,在对资本错配、产能利用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企业行为扭曲进行测算或度量时,本书均使用数理经济模型进行指标推导和变量量化。在实证分析时,本书则用到众多的计量方法,如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robit二元选择回归模型等;考虑计量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书构建了含有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含有工具变量的两阶段Probit回归模型(IVProbi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