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初心照亮荧屏:国企电视战线上的优秀党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把温暖印在沙漠“胸口”

2008年12月27日上午,虎子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人迹罕至的“古城三维”营地赶往最远的施工现场。

车外气温零下26℃,虎子的胸口上,左右各捂着一块电池。因为低温下拍摄耗电快,日落前又必须完成两个场地的采访,除了多带备用电池没有别的办法。而他的胸口是电池最好的“加热器”,这样可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除了手柄,摄像机的其他部位已被保鲜膜缠好,沙子无法进入。在他心里,保护好摄像机才能完成采访拍摄任务。

沙漠里没有路,放眼望去都是巨大的沙丘,最大落差超过150米。汽车轰鸣着,在沙丘间左突右冲。坐在驾驶室,身体似乎被拧来拧去,像在跳“迪斯科”。虎子搂着摄像机,边“跳”边拍。司机老刘就是他今天第一个采访对象。

老刘的被褥和行李都在车上,车是工作岗位,也是家。车摇晃得太厉害,镜头里老刘谢顶的脑袋摇来晃去,拍起来真费劲。

车停在放线的一道沙梁下。70度斜坡近300米长的沙梁,放线工已经爬了一半。“追上去,争取能赶到前面拍摄。”一瞬间产生的想法,虎子用了1个小时也没有完全实现。

沙子暄软,爬一步,滑两步,沙子不停地往鞋子里灌,迈腿越用力拔腿越吃力。放线工就在抬头不远的地方,甚至能听到他们沉重的呼吸和说话声,可就是追不上。就像猫要扑向老鼠可中间偏偏就隔着一张网。只能咬牙对自己狠一点,继续迈开酸胀的腿向前爬。

采访进入尾声时,暮色笼罩下的沙漠清冷安静。虎子从怀里掏出最后一块电池,将摄像机调好,打开摄灯,对准放炮工,等待炮声响起的那一刻。

著名传播学学者伦纳认为,“传播媒介可以创造经济和社会所需的‘气候’,一旦充分使用媒介,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加速进行”。

2011年春天,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间毛毡房里,虎子拍下了这一幕:宾朋满座,谈笑风生,主人阿山·别克正在为石油工人敬献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