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视角的经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对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现状的分析

企图用一句话概括或描述现阶段500多万平方千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全貌,显然是难以做到的。本文的论述也只能择其主要方面加以抽象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现状有如下四个特点。

1.不平衡状态

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生产力空间布局的不平衡。生产力主要集中于少数大中城市及主要的工程项目所在和交通方便的平原地区。1987年,民族自治地方年末工业企业总数达46435个,其中大部分企业集中在寥若晨星的少数城市中,主要的基建投资和设施以及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也集结在这些城市,从而形成了攀枝花、包头、南宁、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等一批拥有现代工业技术的经济中心。相比之下,广大农村、牧区、边远山区的生产力则很薄弱,工业企业极少,农业也很不发达。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还很低,生产工具仍以手工工具为主。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不平衡状态还表现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如新疆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8%,而贵州仅占0.1%。新疆有南疆与北疆的不平衡,内蒙古有东部与西部的不平衡,广西有桂东与桂西的不平衡,云南有滇东与滇西的不平衡,西藏有藏南与藏北的不平衡,等等。

表1 1985年主要农业机械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量

资料来源: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第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区域生产力系统发展的不平衡。这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产业之间生产力分布的不协调上,从而产生了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过程存在“卡脖子”环节、教育和管理跟不上、信息不灵通、流通渠道堵塞等现象。

第三,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生产力结构配置的不平衡。设施与设施之间不配套、人的管理能力与技术设施不协调等状况屡见不鲜。有些地方虽建了很豪华的宾馆,却没有配套的管理和辅助设施,导致供水供电没有保证、室内设备过早毁坏、空调机成了噪声污染源、抽水马桶不通、墙壁脱落等。有些地方好不容易购进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却由于其他设施不配套,而只能被长期闲置。

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不平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合理的,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如生产力布局相对集中以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另一类是不合理的,即在布局上缺少内在联系、互不协调,往往导致生产力的浪费和内耗。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不平衡状态切不可一概否定,而是应该逐渐消除其不合理的方面,调整和优化其合理的方面。

2.分散状态

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分散状态以西南三线建设的布局最为典型。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西南三线工业累计投资300余亿元,形成固定资产约240亿元,形成的主要工业生产能力除军用品外,还有各类机床1.2万台、刀具300万件、量具60万件、水电设备150万千瓦、火电设备100万千瓦、仪器仪表167万台,原煤2188万吨、生铁267万吨、钢160万吨、钢材118万吨、有色金属冶炼17.61万吨、磷矿石300万吨、天然气55亿立方米。1985年,有各类科技专业人员65万人。如此雄厚的技术能力,实乃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基础。可惜的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盲目设点,钻山太深,一个厂绵延数十里甚至上百里,形成了所谓的“羊拉屎”布局。环境十分闭塞,交通十分不便,信息十分不通,加上管理上互相分割封锁,建设项目上互不配套,结果大量生产能力被闲置,利用率很低。据估计,三线企业的军工生产能力大约只发挥了30%,民用机械的设备利用率也只达50%左右。由于布局分散,三线企业的技术优势不仅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反而成为包袱,民用品生产情况较好的1985年也仍亏损1102万元之巨。[2]

诚然,西南三线建设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但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布局又何尝不存在此类状况。如青海省1982年的38个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27个企业的生产原料需靠外省运进。青海省交通较不发达,信息不灵通,管理不善,原料、产品都靠长距离调运,生产成本必然要超出一般水平,如机电产品的生产成本便高出一般地区同类产品30%~40%,结果导致近一半的企业长年亏损。又如西藏的工业企业长期亏损,也与其布局的分散和孤立于市场之外有关系。

3.潜在状态

与现实的生产力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更多地表现为潜在状态。所谓潜在状态,就是,生产力要素还没有构成有机联系的运动整体,它们的客观存在仅仅表现为潜在的能力,而不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潜在状态基本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可利用但还没有被利用的自然资源。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已人所共知。以能源资源为例,民族自治地方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52.5%,内蒙古、贵州的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二、第三位,新疆煤炭的远景储量约占全国的25%,据推测,新疆两大盆地的石油蕴藏量也极为可观。其他自然资源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大面积未利用的草山草坡、宜牧草地,经营十分粗放的土地资源,野生资源以及自然景观等也极为丰富。目前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都很低,仅仅作为潜在力量存在,未能被纳入现实的生产力系统中。另一种是由于生产布局、管理体制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原因,虽客观存在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如上文所提及的三线建设,虽然形成了雄厚的经济技术能力,但是最终一半以上的设施没能发挥作用,严重开工不足,也必然导致大批的工人和科技人才无用武之地。这些设施和人力事实上并没有构成现实的生产力,仅仅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因素而存在。

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这种潜在状态,既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又预示着美好的前景。这二者之间如此矛盾,却又如此相关。

4.静止状态

静止状态是相对而言的。所谓静止状态,是指生产力在质量上长期没有提高,生产力结构没有变化,生产力系统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这种静止状态也是很突出的。从农牧业生产力系统来看,大部分农牧区仍然维持着传统的农耕和放牧方式,经营粗放,劳动工具简陋,劳动者缺少必要的文化素质。随着时间流逝,生产力依然如故,时代的脉动在这里停滞,真可谓几十年如一日。从工业生产力系统来看,大多数企业设施陈旧,几十年来没有得到更新和改造。如新疆的棉纺织业,纺织设施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厂的,至于制革、织毯、加工肠衣等行业,其设施就更陈旧了,是名副其实的“传统工艺”。西藏、青海、内蒙古、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也是如此,其中的民族手工业堪称“古老”,与这种设施状态相适应的劳动者的生产技能也就可想而知。劳动者的技能多是祖传的,一代接一代,没有更新,也没有觉得不合适。这种生产力状态表现出明显的封闭性,只与对应的封闭市场交换有限的物质,生产力内部结构没有多少变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静止状态。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静止状态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

上述特点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形式上,就是经济效益低,产出少(见表2、表3)。

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四种基本状态以及相应形成的实际能力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基础还十分薄弱,代表着现代生产力的先进工业企业为数不多,大部分中型企业几乎处于以旧式机器为特征的近代生产力水平,而分布广泛的农村及城镇手工业则属于更低的生产力层次。因此,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总体上还很落后,生产力要素的结合缺乏有机联系,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明显缺乏实效性和创造性。当我们在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时,不能不正视这一现实。

表2 1986年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及人均收入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7)。

表3 1984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成本指标

注: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整理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