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视角的经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经济发展目标模式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

我们普遍认为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那么为什么不尽快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呢?如果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缺乏开发的经济技术能力,那么东部沿海地区为什么不带着雄厚的经济技术能力去开发呢?目前大部分资金、人才为什么不流向少数民族地区而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呢?这实际涉及的是环境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多属于边远地区,而且大部分是山区,远离我国主要的经济中心,中部、东部的少数民族地区也都远离各地的中心城市,如广东省的粤北民族地区远离广州市;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四省交界的武陵山区远离长沙、武汉、贵阳、成都等;陕西的少数民族地区远离西安市;贵州、四川、甘肃等多民族省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多分布于各省的边缘地带和山区。这些地区交通十分不便,运输很困难。民族十省区与全国其他地区铁路、公路密度的比较见表3。

表3 民族十省区与全国其他地区铁路、公路密度比较

资料来源:国家计委计经所农村经济室。

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少数民族地区构筑了一道天然屏障,阻隔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周围地区的社会联系,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造成了闭塞的环境、闭塞的社会、闭塞的人。这种闭塞使得外地的资金、人才望而却步。环境闭塞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其经济发展是在自身所构成的封闭系统内进行和完成的。这种环境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呈现出一系列相应的特点。如经济发展过程不能借助外界的经济技术力量,各种经济发展因素的组合、作用的发挥只能在一种自我发展、自我循环的封闭系统中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虽然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也具有自组织、自发展机能,但是它与开放系统的自组织、自发展机能是截然不同的,它只在封闭系统中完成,属于低层次的,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形态。从经济形态的性质来看,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在现代商品社会中已经被抛弃,环境闭塞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严重影响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自然环境闭塞引起的整个经济社会发育的滞后,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中已经形成了综合性的反应,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细节到人们的观念,都被一只无形而又强有力的“手”紧紧抓住。环境闭塞犹如魔鬼困扰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近期目标模式的选择也面临这一挑战。

少数民族地区环境闭塞的状态必须改变,但改变绝非一日之功。环境作为一个时空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时空的结合和积累,要改变这种长期形成的时空状态,从时间来看需要一个过程,从空间来看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结合。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改善应该包括以下两个层次。

其一,内部社会环境的改善。这主要包括调整经济的基础结构、发展“适生经济”和调整经济关系、建立“适时体制”两个方面。所谓调整经济的基础结构、发展“适生经济”,就是说建立因环境制宜的经济结构,这一结构中所发生的经济运行能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形成新的生态平衡系统;现有的经济发展因素能体现出与科学的结合,经济活动带有强烈的区域性,与具体环境特点相吻合,富有地方活力;与此相适应地逐步完善经济发展的各项基础设施,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结构。调整经济关系、建立“适时体制”,是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与经济基础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改革,理顺经济社会的各种关系,形成一个开放的、宽松的、活跃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地区内部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和谐的经济发展气氛。

其二,外部社会环境的改善。这主要是指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交通运输条件、航空电信条件的改善和整个社会改革所形成的一种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外部社会环境的改善会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一股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为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开辟通道,扩大商品流通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承受力。

从以上环境改善包括的两个层次的内容来看,不仅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同,而且在改善的现实可能性上其时序也是不一致的。它们分别属于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目标。外部社会环境的改善不是少数民族地区自身所能把握的。它主要取决于全社会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程,需要与其他地区的交通条件改善相衔接,要看全国的基础设施能否承受。如云南省若每年调入10亿斤粮食,就意味着每天要有一班粮食专列到达昆明。而且,少数民族地区交通环境的改善也需要较大规模的投资。如云南省尚有80%的县不通火车,40%的乡不通汽车。这种状态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可见,外部社会环境的改善在近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难以产生现实的作用,属于长期目标,是与少数民族地区更深一层的经济发展目标相衔接的。内部社会环境的改善立足区内经济发展机能的调整,不需要较大规模的投资,这是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力量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少数民族地区在近期只能实现内部社会环境的改善。

由于在近期少数民族地区只能实现内部社会环境的调整和完善,因此经济运行的空间就只能维持原来的基本状态,而不会有大的突破,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仍然受到环境的阻隔。从生产的投入系统来看,由于环境闭塞,不能充分利用外地市场的信息、资金、人才;从生产的产出系统来看,由于环境闭塞,经济信息和商品不能及时与外地市场联系,处于滞后状态。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近期的经济发展就只能通过发展“适生经济”、建立“适时体制”,充分利用当地较廉价的低端劳动力资源和闲散资金,发展具有本地区相对优势的经济;商品生产以占有当地市场为主,经济经营形式体现出小而活和浓厚的地区色彩。在广大农牧区采取家庭包干和家庭组合的经营形式,加强家庭的经济生活职能;在城镇大力发展各种合作经济和个体工商业。这些家庭经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工商业在本质上就属于以中间技术为主的小规模经济。

对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近期目标模式因素的分析表明,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人、环境状态对其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模式已构成了客观的限定性,是不能超越的。只有根据这些限定性建立的目标模式,才能更好地体现各经济发展因素之间的合理组合和有机衔接,体现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摩擦和内耗,形成更大的效应和更持久的积极影响。从中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经济发展目标模式的选择不可能随心所欲。经济发展目标模式的形成是一个客观过程,它以相应的经济发展力量为基础,并随着这股力量的运动发展而演化。模式的选择是一个人们认识经济发展实践的从自然到必然的过程。

第二,由于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在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该目标模式必然体现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具体的目标模式只在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中体现出其合理性,一旦超越这个阶段,旧的目标模式就会被新的目标模式所取代。一个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模式,必定由一系列短期的目标模式的演化所构成。


[1]本文原载于《民族研究》1987年第6期。

[2]见《甘肃民族研究》198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