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人生的规划
萨缪尔·约翰逊(1709~1784年),这位卓越的先生出生于英国斯坦福德郡的里兹福德,他父亲是一位书商和文具商。1728年,他考入牛津的派姆布瑞克学院,但是由于贫穷,第三年就被迫辍学。1736年,他娶了波特太太,她是一个有点文化的寡妇,虽然年纪比约翰逊要大,可是她拥有一大笔财富。这场婚姻似乎很幸福,然而1752年他妻子就去世了,约翰逊真诚地为妻子哀悼。在婚后不久,他开设了一家私人学校,但仅仅收到三个学生,其中一个叫大卫·盖瑞克,后来成为著名演员。1737年,他搬到伦敦,并在那儿度过了余生的大部分时间。在那儿他开始文学创作,有了微薄的收入。他的著作《人类愿望的空虚》卖了十金币,而花费他7年时间完成的第一部真正用英文写的字典给他带来了1575英镑。他所得到的这一大笔钱,有大部分拿去支付6台打印机的钱了。约翰逊其他著名的作品,如《漫游者》、《英国诗人的生活》以及他编写的莎士比亚著作,也很有名。年轻时他得过淋巴结核,等年老时则出现浮肿的情况。从仪态上看,他为人粗鲁、傲慢,但是他的学识和能力让与他同时期的很多达官显贵都想和他交往。
奥尔马是哈桑的儿子,他在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中度过了七十五年的岁月。接连三位哈里发的恩典,让他变得异常富有,无论何时,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有人欢呼喝彩,向他祝福。
幸福终究只是暂时的,灯火通明也需要燃料的维持;繁花也不可能百日红艳——它们终有一天会枯萎凋谢。现在的奥尔马已是步入老年,精力不像当年那么旺盛。一缕白发从他的头上掉落,曾经强有力的手已不再有力,曾经敏捷的双脚也已步履蹒跚。他将信任的钥匙和保密的印信交给哈里发,权力和欲望已经不再是他所追求的事物,他现在只渴求理智与宽怀。
但奥尔马的才智并没有因为他的年迈体迈而减弱。在他的客厅里,总是高朋满座,他们都希望老奥尔马能够面授机宜,传授给他们一些经验和知识。他们对奥尔马充满了崇敬之情。埃及总督的儿子卡勒卜每天早早来到大厅,很晚才离开。他年轻英俊,善于雄辩。奥尔马欣赏他的才智,喜欢他的温顺与机敏。
“请您告诉我,”卡勒卜说,“许多国家都能听到您的声音,您的智慧为亚洲最远的国家所知。请您告诉我,我如何才能像您那样充满智慧,像您那样稳健、博学,而且为世人所敬仰呢?您获得并保持影响力的方法,对您来说已不再有用,那么您可不可以把这些秘密都告诉我,把您用聪明才智获得大量财富的计划都教给我?”
“年轻人,”奥尔马说,“制定生活计划是没有用的。当我二十几岁,第一次审视这个世界时,我是用孤独的眼光来观察人类的各种变化的。我靠着一株枝繁叶茂的柏树,自言自语道:‘一个人活七十岁就算是高龄,我还剩下五十年的人生。’
“于是,我打算用十年时间来获得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另外再用十年时间到国外旅行。这样,我就能明白一个道理,而且我将以此为豪。每个城市都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欢呼,每个学生都将寻求我的友谊。这二十年的时间,也让我产生这样的体会:我的余生将会忙于对各种事情的联合和比较。我将迷醉于无穷无尽的知识财富的积累,生活中的每一刻我都会找到乐趣,永远不会感到厌倦、疲劳。
“当然,我也不会偏离生活的轨道和足迹,去尝试女性的雅致所包含的真谛。我将娶一位像佐贝德那样美丽如仙、聪明伶俐的姑娘。她陪伴我在巴格达的郊区度过快乐的二十年时光,享受所有能够用财富买来的快乐,尝试所有能够想出来的奇妙的想法。
“然后,我将隐居山林,过着低调且沉思的日子,一直到自己安静地离开人世。这会是我最后的归宿,我将不再依赖王子的微笑生存,我也不会在宫廷的虚伪中颤抖,我不再渴望公众对我的尊崇,也不会为了国家的事情扰乱平静的内心。这就是我的生活目标和规划,我将它们镌刻在我的记忆之中。
“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知识,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偏离了当初的设计。我既没有可以看得见的障碍,也没有难以控制的热情。我把寻求知识看成是最崇高的事业,也是最开心的快乐。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我最开始的十年中,有七个年头全都被荒废了。
“现在,我只好推迟旅游计划,因为国内就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我为什么还要去国外呢?我将自己禁闭了四年,在这四年间,我研究了帝国的法律。我拥有的知识已经比得上法官了,发现自己能解决许多疑难问题,于是,我被派去为哈里发服务。我开始用内心倾听,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获得称赞的喜悦之情很快占满了我的内心。
“我仍然希望远游他国,高兴地聆听旅行归来的人们谈论他们的所见所闻。我多次请求解除我的职务,这样我就可以享受新鲜事物的奇妙了。但是公务让我始终难以脱身,繁忙的事务总是源源不断地向我涌来。有时我害怕被人指责忘恩负义,缺乏感恩之情。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出国旅游,因此,我不会让自己被婚姻束缚住。
“等到我五十岁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旅行的期望终将无法实现;虽然我将自己一生的岁月都用来追逐由影响力所产生的幸福,却未能享受到家庭的快乐。不过,五十岁的人已经很难找到貌美如仙、聪明如佐贝德那样的姑娘了。我四处寻找,可每次都遭到拒绝,直到六十二岁时,我为自己这么一大把年纪还想结婚而感到羞愧。到这个时候,我一事无成,只能隐居。然而,我一直没有时间隐居,直到疾病迫使我辞去公职。
“这就是我的人生规划,这就是我的人生规划所产生的结果:对知识抱有永不满足的渴求,却浪费了自我提高和完善的时间;总是难以抑制地想周游列国,但是始终孑然一身一直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对幸福美满的婚姻怀有最高的愿望,但是一辈子没娶妻;坚定信念想隐居山林过宁静的生活,可是现在我却只能在巴格达的高墙里遗憾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