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修炼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初找工作,毫无方向的投递

2012年的3月乍暖还寒,我在北京西站的广场上小心翼翼地查看着换乘到回龙观的公交路线。我的产品经理之路,从这里启航。当时的我26岁,已经在第一家公司干了4年多。遭遇发展瓶颈后决定北上谋生。

在北京找工作的过程是痛苦的,当时移动互联网刚起步,主流还是3G和PC时代,投简历主要靠中华英才网、51job、智联招聘,级别高点的会用猎聘,没有拉勾,也没有领导直聘,更不会有远程电话和视频面试,全都是HR打电话邀约到现场面试。交通网络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中转三四趟车,路上耗时两个小时,面试10分钟是很正常的。经常上午在北边赶一场面试,中午随便在路边买个煎饼果子应付一下,然后赶去南边面试一场。如果时间充裕,再匆忙赶到东边,几轮面试下来就到晚上了。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累呢,慢慢找不行吗?”当然不行,我们的底气来自于我们银行卡里的余额。当时的我,身上仅有几万元的积蓄,这点碎银,在交了半年房租,置办了一台电脑和其他生活设施后,就所剩无几了,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1个月之内必须找到工作,否则就要断粮了。

2012年的大环境比现在要好得多,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公司把传统行业搅得天翻地覆。凭着自己在老东家4年多的学习成长,我在仓储物流行业一线摸爬滚打,接触过标准的物流流程和自动化设备,干过物流系统研发、懂数据库,当过项目经理,做过项目实施。我在投简历时,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好像这个岗位也匹配,那个岗位也能干,于是就广撒网,线上海投,线下也通过朋友内推,为自己捞了不少面试机会。但我并不怎么顺利,不是没有面试,而是面试太杂没了方向,导致结果不理想。

经验:在面试准备时,切勿贪多将自己的所有经历都写出来,而是需要根据岗位的要求仔细梳理自己过往的经验,将最匹配的部分展示出来,给到面试官。

因为是校招就进了前东家,之前没有过社招面试的经验,所以获得的每一次面试机会,我都非常珍惜,不管多远,不管多离谱,自己都愿意去试一下,回来后便在本子上记录下来每一次的面试经历,做好总结复盘,看看自己缺什么就抓紧弥补,继续再战。回头想想,这些不经意的习惯,反倒是后来支持我在产品经理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不怕吃苦,勇于尝试,善于总结,这些习惯在任何时候,都是我们身体最底层的驱动力。

经验:我们找工作面试时,可以分为刷经验和求工作两种目标。如果是为了增加面试经验,多了解面试官会问的问题、市场行情、产品经理需要的技能等,那就广撒网,机会越多越好,面试过程中重点关注你想关注的信息,结果不重要;如果是为了认真求工作,那就好好准备,定向投递,把每一次面试都当作你的毕业答辩一样重视和准备,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找工作的前两周,我平均每天有1~2个面试,周末也不闲着,却没有拿到一个offer,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当我去面试技术开发岗位时,别人觉得我技术水平一般,使用的开发语言也太古老,没有三层架构经验;当我去面试数据库岗位时,别人觉得我只会数据库开发,而且做得并不深入;当我去面试项目实施岗位时,别人希望能长期出差,但这又不是我能接受的。好不容易有几个面试通过了,但待遇却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太远。

记得其中的一家小型软件公司的终面环节里,CEO、CTO和好几个技术负责人一起对我轮番式地提问,让我受宠若惊,一个普通的系统开发岗位,我何德何能配得上这么大阵容?1个多小时面试完以后,到了谈薪环节,CEO底气十足地跟我说:“按照你上家公司的工资标准,我给你涨薪20%,怎么样?”我当时在心里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按照我自己的谈薪逻辑,上家公司所在的中部省会城市,消费水平和工资水平都和北京不一样,按照同等工作经验折算,需要溢价40%才能拉齐北京的工资水平差距,我希望在此基础上再谈涨幅,比如在武汉6000元/月,那在北京就以8400元/月为基础谈薪资。

结果可想而知,不欢而散,对方觉得我这个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漫天要价,我觉得对方不尊重人,诚意不足。

经验:换城市工作不是一件小事,我们需要考虑不同城市的消费水平、平均工资、工作时长、通勤时间等多方面的因素,然后再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谈薪,以上因素都应该能量化到我们的收入里,否则,很有可能会被套路,出现明升暗降的情况。例如你在二三线城市拿5000元,包吃住,但到一线城市工资涨到了8000元,结果仅每个月租房和吃饭就要花费5000元,那就得不偿失了。

尽管连连受挫,但我依然保持着诚实和热情,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都会和面试官坦诚地沟通,即便有时知道结果不好,但自始至终都没想过通过包装简历和话术来走捷径。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了面试官,面试了好多人,回想起当年那个稚嫩而坚强的自己,庆幸自己当时一直在审视和弥补自身短板,而不是想通过包装自己来速成。而如今在面试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学生通过琳琅满目的互联网工具将自己的简历包装得像明星一般耀眼,把自己的面试话术包装得像外交官一样滴水不漏,不免心生叹息。他们如同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工艺品一样,看似完美无瑕,但千篇一律,缺少灵性,那种灵性就是每个人身上最本真的东西,是我们的性格、品性、习惯、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所谓可塑之才,绝不是看你现在会什么,而是根据你的基因来推断你未来会到什么高度。

经验:在此也告诫毕业就想做产品经理的同学们,多花点精力去打磨你的责任心、自驱力、结构化思维等产品底层能力,看书、学习、总结、思考,让自己成为一名可塑之才,比把自己包装得花里胡哨要强得多,在有经验的面试官眼里,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面试官内心其实非常明白。当然,我想表达的是,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完全不包装肯定是不行的,你得会,但不能过。

这里,我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一个产品经理的“1357”能力模型(从内而外分别是1个工作价值、3个底层品质、5个思维能力和7个产品技能)分享给各位朋友,这些技能是我们从内而外需要修炼的产品技能。

产品经理的“1357”能力模型

● 1个工作价值:如果把产品经理所有的工作浓缩成一个能力的话,那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的价值所在。无论是用户提出的需求,还是业务现场发现的问题,到产品经理这里求助,都是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我们需求分析的过程,就是将用户的问题转化为调研和分析以后输出产品方案的过程。

● 3个底层品质:自驱力、结构化能力和责任心。这是每位产品经理成事的底层品质,决定了我们将来可以走多远。自驱力帮我们主动学习和发现问题,结构化能力帮我们快速总结归纳,找到事情的核心和本质,责任心帮我们更好地达成目标。

● 5个思维能力:业务思维、用户思维、系统架构思维、运营思维和项目思维。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我们需要对业务有足够的了解(业务思维),能够理解我们的用户,挖掘用户需求(用户思维),然后基于业务需求设计出合理的系统架构(系统架构思维),并能评估ROI,采取运营策略将项目成功地上线运营(运营思维),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能够管理项目预期,评估项目优先级和风险,确保项目保质保量上线(项目思维)。

● 7个产品技能:原型技能(Axure、墨刀、Sketch等)、文档技能(Word、Excel、PPT等)、项目管理技能、数据分析技能、竞品分析技能、交互技能(设计页面交互)、技术基础(掌握数据库SQL、接口等常用技术)。这些技能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便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每个人都需要熟练掌握。以上几个产品技能,自内而外,越外围的技能越容易速成,是可以通过短期大量的练习而快速提升的,这些能力决定了产品经理的起点,学会基本就能立即开展工作了。而越靠近里面的技能越考验个人素养和品质,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教育、阅历息息相关,这些能力不容易直观地显现出来,经常被新人所忽视,但它们却是最重要的底层能力,决定了产品经理的终点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