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读经济学文献:从ABC范式出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艾萨克·牛顿

每个试图形成任何创见的人都离不开文献研究。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物种,天然地对周遭的一切充满好奇,也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个体或群体的遭遇充满正义感。不管是否能够察觉到,这两种力量都时时刻刻在牵引着我们的思维,促使我们形成各种各样的观点与认知,还不自觉地希望形成自认为创新的见解,简称创见。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先知道别人的认知,然后才有可能让自己的见解独一无二。这个了解别人认知的过程就是最一般意义上的文献研究。这样的创见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十分常见,只是由于多数情况下受潜意识调动,以至于人们很少能察觉到。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更离不开文献研究,只是与日常创见相比,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研究更具准确性,比较范围也要宽广得多。科学文献研究必须把比较的范围放宽到全人类的已知范畴,换言之,如果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任何人对某事物或事件发表过某种“深思熟虑”的观点,其他人如果不带任何批判地发表相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就不是独一无二的,就不是创新。因此,理论上,做好文献研究是自己的研究能够独一无二的必经之路。

但是,世界范围内每天产生的科技论文数以万计,更何况历史长河中日积月累、形形色色的人类认知,更是不计其数,即便放在一个学科领域内,也是成千上万,日新月异。以经济学为例,仅仅以Thomson-Reuter收录的社会科学文献索引期刊(SSCI)进行统计,2021年发表的论文就不下3.7万篇,如果按照年增长率5%计算,过去十年内发表的SSCI检索论文将近30万篇。(1)然而,与科学文献索引(SCI)相比,SSCI检索论文数量连其1/10都不到。如果再把各类媒体文章、著作、研究报告等算进来,每天产生的认知或观点可谓多如牛毛。显然,即便试图阅读其中的千分之一,也完全不可能跟上新成果产生的速度。

因此,提高文献阅读的效率就成了每个想要在科学研究中有所建树的人必须掌握的基本功。首先要做的就是怎么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需要研读的文献,其次就是要有能力判断一篇文章的价值与局限,最后还要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作为自己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起点。

对于没有进行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这些听上去简单的事情,真正做起来却异乎寻常得艰难。有读者可能会说,文献研究不就是找几篇最重要、最前沿的文献去读吗?那我的问题是,怎么判断哪些文章是最重要的、最前沿的呢?显然,如果想要从全世界每天成千上万的新发表文章中,找到这几篇文章绝非易事,更不用说科研创新还需要从文献中找到缺口。这就不仅需要能高效研读新的文献,更需要有能力避免把不重要的甚至错误的文献当作重要的、前沿的文献。

在硕博士研究生中,不会读文献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我的教学或研究生指导过程中,常常会给同学们一些文章,让他们读后进行概述。不管给同学们一周、两周还是更长时间,都极少有同学能把文章清晰地概述出来,即便从他们手中文章上记录的密密麻麻的批注上,并不难看出同学们的认真与努力。那些自己找文章读的同学,要么拿着自己可能早就读过的文章来掩饰心中的不安,要么就是不知从哪来找来一篇甚至谈不上有学术性的文章,同样做满了标注,同样无法清晰地概述出来。当我问他们是否喜欢这篇文章时,多半会对这个问题支支吾吾,对于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的问题,同学们更是常常语塞。

问题远不止看不懂、讲不出一篇文章这么简单。由于无法有效地对看过的文章进行批判性学习,同学们常常发现,去伪存真十分困难,把这些文章按照一个主线有机地串起来更不容易。一个十分熟悉的场景是,在一篇期刊或学位论文中,同学们常常把大量文献简单地堆积在一起,参考文献罗列了一大串,给人一种看过很多文献的感觉(我现在更加倾向于他们真的看了不少文章),但稍加仔细阅读,就不难发现,从这些堆积起来的文献中很难找到清晰的线索,更难窥见超越所有文献的洞见。即便很多同学喜欢在文献结尾处加上一两段总结性评述,十之八九也只是为了满足形式上的要求,全然无神。

类似的现象远不止只在硕博士研究生中存在。近年来,我有幸受领域内同人的邀请,每年在一些高校主办的各类中青年教师科研培训类项目中讲授经济学文献研读方法。学员中,尽管多数是刚入职没几年的讲师,但也不乏前来听课的副教授,甚至教授。讲课过程中,我常常会邀请大家就一些正式发表的论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也有很多学员会把自己的文章或基金申报书拿给我看,希望我能给些反馈意见。我发现,在读研究生做文献时碰到的很多问题,在这个群体中一样普遍存在。

这让我意识到,跟我一样在学生时代有文献研读困难、还没有掌握读文献基本技能就懵懵懂懂地开始了职业科研生涯的人,真的不在少数。

毫无疑问,这种状态对于个人和学术界都不是好事。对个人来说,除了过程中很多只有自己才能感受的艰难与折磨外,更让人沮丧的莫过于花数月、数年时间写出来的文章、学位论文、项目申报书被评审人质疑缺乏重要性、没有创新性,而我们自己却无力辩驳,不单单是因为评审人不给机会,更主要的是自己其实也说不清楚真正的创新与贡献在哪里,或者勉强说一些,也是言辞闪烁、杂乱无章,透着的尽是不清不楚。有多少当年怀揣着成为一名经济学家梦想的同学,由于经受不起这样的折磨,从此对科研失去兴趣?没有统计过,但估计不会是少数。这实在太正常了,如果在付出经年累月的辛苦后,连自己都无法说清楚自己的研究贡献是什么、价值何在,这毫无疑问是十分令人沮丧和绝望的。这种状态对学术界的影响毋庸赘言。

或许在很大程度上,缺乏良好的文献研读能力恰恰能够解释当前常被批评的科研“内卷化”。对于这样一个时下流行的词,有着很多的解释,我个人更愿意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打比方:科研“内卷化”就像是把汽车架在空中踩油门,不管司机把油门踩得多深,轮胎多么高速地旋转,汽车也无法前进哪怕一小步。坐在后排的领导还可能怀疑司机出工不出力,不断催促继续加油。这与我们今天很多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中主管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十分相似?一边是想方设法甚至不惜威逼利诱,希望研究人员能出好成果的管理者,一边是加班加点、抓耳挠腮赶本子、写文章的科研人员。结果是,项目经费越来越多,文章列表越来越长,却很难做出像样的研究成果,真正从无到有的开创性成果更是奢谈。

这一点都不奇怪,所谓开创性的成果,无一不是与人类既有认知与既有眼界有着本质区别的视角、方法和奇思妙想。做到这一点,除了离不开科研人员必备的敏锐与想象力外,还离不开好奇心、同理心以及对人类既有认知准确、深刻和有益的批判。那些建立在言辞闪烁、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的文献总结上的研究是断然不可为之的。

由此可见,掌握高效的文献研究方法是多么重要,之于个人、之于整个学术界,皆是如此。

遗憾的是,今天活跃在我们国家学术界的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没有正儿八经上过文献研读方法类课程,多半是在自己的研究实践中,靠摸爬滚打,慢慢体会、慢慢领悟。这中间,一些人逐渐总结出来了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另一些人却始终不得要领,即便已经进入科研领域多年,仍然对文献研究缺乏信心,不但无法准确、高效地评价别人研究的价值与局限,更无法用文献支撑和引导自己的研究。滥竽充数、掩耳盗铃地混迹在学术界也就在所难免。美国经济学会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委员会(1991)就曾指出“我们在教授理论和工具方面比在教授如何使用它们方面做得更好”。

好在现代科技论文写作的程式化为科研人员掌握高效研读文献的技能提供了可能。科技论文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把人类对自身和外在世界的新知高效地传播出去,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或把新知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帮助人类更早地认识或改造周遭世界。用程式化的表述方式无疑最容易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同频,从而达到高效传播的目标。想象一下,当说和听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时,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换效率会是什么样子?必然是鸡同鸭讲。正是出于提高科技成果传播效率这样的追求,科技论文在其长期的历史演化中,逐渐形成了其特定的程式,这也使得科技论文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类型,如诗歌、小说、散文等,后者并不以高效传播新知为目标,而是试图通过与读者之间形成共情,共享见闻、启发智慧,潜移默化地提升读者的修养。

想要提高文献阅读的效率,就必须掌握科技论文的这种程式化表达方式。这正是本书试图呈献给读者的核心内容之一。

除此之外,不同的学科还有其不同的底层逻辑。如果科研人员能在掌握科技论文的表现程式同时,深刻理解所在学科的底层逻辑,就更加有利于提高领域内文献的研究效率。这就要求科研人员必须深刻洞察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本质区别,或称学科特征。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是大学科还是小学科,不管是古老学科还是新生学科,绝大多数敢自称为“科学”的学科都有其学科特征及由此决定的底层逻辑。相对于其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底层逻辑总是简单的、易掌握的。只是,在很多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学科底层逻辑常常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对各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的无限着迷。

正是科技论文本身具备的写作程式和多数学科具备的底层逻辑,使得科技论文的文献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可以教学的内容。

当然,掌握这些程式化方法和底层逻辑不等于说就能轻松攻克每篇文章。事实上,很多有价值的文章,特别是理论类和方法类的文章,其最硬核的部分往往是这项研究最重要的创见所在,却也恰恰是这些程式化方法无能为力的地方。对于这类文章,本书试图帮助读者的仅仅是如何高效地筛选出这些文章,并高效而准确地剥开缠裹在文章硬核上的层层包装纸,以更准确、快捷地找到文章的硬核所在,而怎么打开硬核、怎么认识硬核,不仅依赖于读者下多大功夫,还取决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积淀,取决于是否具备批判性的思维习惯,是否具备刨根问底、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正因为如此,科技论文的程式化表现形式并不会掩盖真正优秀科研成果内在的独一无二,相反,掌握了这样的程式化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纠缠于那些披着华丽外衣但内在却没有新知的文献,徒费时间与精力不说,还有可能被带入歧途。

这本书将围绕经济学文献研读方法来展开。书中所讨论的方法主要针对最常规的学术期刊论文,也就是research articles,但不包括短评(comments)、科学通讯类(scientific news, communications or letters)、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s)与著作(books)。书中所用的例子主要是微观应用研究,这很大程度上与我的研究主要在微观应用领域有关。

在筹备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找来不少纯理论研究、方法导向型研究和宏观经济领域的文献,并认真思考书中的方法能否适用于这类文献。我发现,尽管在一些时候,这些方法似乎并不能像在微观应用领域那样直观可见,但依然可以有效地帮助读者更准确地把握文献。如果说运用时有一些困难,多数情况是因为对这些方法掌握的灵活度还不够,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对相关领域内的经济学理论掌握不够的制约。从这个角度来说,具备一定的微观、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基础,对于深刻理解本书讨论的文献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指导文献研究和科研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这当然不是说,缺乏足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就不能从这本书中获益。据不少此前没有什么经济学基础就上我的“经济学文献研读方法”课程的学员反馈,即便上课过程不能完全跟上,但在上完这门课后,很多人都觉得此前囫囵吞枣地学过的一点经济学知识变活了,更重要的是,构建起了他们学习经济学和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信心。所以说,不管你当前掌握的经济学理论处在什么水平,都能多少被本书讨论的文献方法赋能,并很快能形成与经济学理论学习之间的相互正反馈。

事实上,把文献研读方法置于经济学这一特定学科上进行讨论,正是本书的第一大特色。这也使得本书与市面上一些有关文献综述和文献研究类的著作有明显区别,如哈特(Hart,2018)、雷德利(Ridley,2012)、马基和麦克沃伊(Machi and McEvoy,2020)、张黎(2008)、周新年(2019)等的著作。诚如读者将要在本书第一章和第三章看到的,在讨论文献研读的方法与实操前,本书首先就把经济学置于科学研究的大框架下进行解析。我当然不会把这本书写成宏微观经济学,或任何流派的其他经济学,更不可能像斯密、马克思、米塞斯这些大师那样把经济学嵌入到科学与人性的光辉中,我所要做的只是努力回到经济学的初始本源上,试图从经济学的本源目标,认识其学科特征。用当下流行的话说,就是首先搞清楚经济学的初心是什么。

然后,从初心出发,本书将用最简单的科学逻辑,推演出经济学研究需要遵循的最一般的,也是最底层的思维逻辑和范式。在此基础上,本书才开始解剖式讨论经济学文献的研读方法和实践举例,并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性地把讨论的内容与经济学的底层思维逻辑与基本范式进行联结,以帮助读者更容易、更清晰地看透每篇文章美艳的帽子和华丽的模型背后最本真的价值或局限,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方法在提高文献研读效率与批判能力中的作用。这个过程正是我在本书自序中提到的拿着标尺对照地审视每篇文献的过程。

本书的第二个特色是把文献研读方法与科技论文写作遵循的第一原则紧密结合起来。什么是科技论文写作的第一原则呢?科技论文作为一种科研成果的展现形式,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用最高效的方式把科研人员发现的新知在学术界内外传播开来”。这其中的关键词就是“最高效的方式”,这就使得科技论文自然地形成了我们前面谈到的程式化表现方法。正是基于对科技论文写作原则的这一认知,本书在讨论文献研读方法时,会采取渐次推进的实践方法,即在每一步过滤掉大量没有明显价值的文献,从而筛选出那些真正值得反复咀嚼、细致打磨的文献。我在本书中把这种方法称之为递推法。这部分内容主要在第二章和第四章讨论。

本书的第三个特色是加入了文献汇总分析和文献写作部分。在分析一篇篇文献的基础上,文献研读还需要在一个更高层面进行汇总分析,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一个更系统、更宏观的视角审视相关文献呈现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脉络,找到文献缺口和潜在的突破方向。在实践层面,这样的分析与讨论有助于研究人员有的放矢地写好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研究计划书中的文献部分,使得文献研读真正能支撑和服务于自己的研究与创新。如果说对单篇文献的解析有助于大家“读得懂”和“读得快”,那么,通过加入文献汇总分析与文献写作内容,本书想要帮助大家解决的是“用得上”的问题。本书的第七、第八和第九章讲解这部分内容。

掌握了文献研读的方法也就掌握了做好研究和写好文章的方法,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研读文献是帮助研究人员系统地掌握别人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创新了什么和怎么做的;而自己做研究写文章是要清晰地告诉别人自己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创新了什么和怎么做的。知道了别人怎么做、怎么写,也就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怎么写,有能力看清别人研究的价值与局限,也就有能力看清自己研究的价值与局限。因此,尽管这本书从文献研读方法切入,但读者很快会发现,本书讨论的文献研读方法对于开展经济学研究、写好经济学文章一样有帮助。

当然,我必须承认,用程式化的方法研读经济学文献,有把经济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地位拉低的嫌疑。仅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约翰·凯恩斯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来说,不管是在理论大厦的构建上,还是在诸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中,都早已硕果累累。19世纪中叶的边际革命更是在推动西方经济学迈向科学化的道路上实现了腾飞与狂奔。即便如此,我们今天常说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也只是经济学流派中的一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如此。客观地说,经济学已经不只是一门学科,而早已经成长为一种思维方式或哲学流派,从而渗透到社会经济与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因此,与迄今为止人类在经济学上打开的鸿篇巨作相比,这种程式化的文献研读显然太过单薄且不自量力。

正因为如此,我必须再次强调本书的定位与局限。经济学已有成果浩瀚如烟,经济学的未知领域更是广阔无垠。如果把人类社会迄今取得的经济学成就当作肥沃的大地,您手中的这本书充其量只是一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获得一点经验的老农在给刚刚下地的新手介绍如何区别禾苗与杂草,以确保在干活的时候不会把禾苗拔掉而留下杂草。至于新手们将来能不能受本书启发种出自己的禾苗、培育出自己的优良品种,是本书断然不敢奢望的。

在书稿写作中,我提供了一些支持某些重要观点与立场的文献,但并未力图旁征博引,更不想在不同的论断间进行比较,我所努力呈现的是一个自认为逻辑自洽且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文献研读方法体系。我也不奢求读者同意我的所有观点或做法,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如果读者能多少感受到我把自己的认知、思维与文献研究实践一丝丝地剥开来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努力,就已十分欣慰。如果用戴维·奥尔德罗伊德(David Oldroyd)在《知识的拱门——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历史导论》中的话来说就是:“通过这本书,只是希望帮助大家探明(经济学)阶梯的最下面几级,使得今后攀登起来更加轻松自如,而不至于一开始就因劳而无功搞得筋疲力尽、灰心丧气。”


(1) 数据来源:汤森路透集团(Thomson Reuters)发布的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SCI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