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谈谈中医古籍的读法心得
——论症状是中医学习和治疗的核心
同学们之间有时讨论,觉得中医特别难学,所以在此交流一点中医古籍的读法,如何才能“读半功倍”,以代序。
首先我的观点是“以药对症”是中医的核心。症指的是症状,是现象,不是通常说的辨证论治。
以《黄帝内经》为首的中医古籍被认为很难学,原因主要在于内经多讲理论,而内经理论又带有中医特色,那便是“司外揣内”,既然是揣,多谈病机少谈症状。病机难寻,而症状易得。因此难学,初学者尤其难。
而《伤寒论》就易读不少。在此举个不是特别典型的例子,《伤寒论》云,小青龙汤证,渴者,去半夏加瓜蒌根。就说明瓜蒌根是能止渴的,在此处是辨证论治吗?不是的,此处是辨症,针对疾病的现象进行的治疗。所谓的以药对症。
其余医家这么认为吗?下面找一个年代稍微近一点的。傅青主《本草新编》提到“瓜蒌根……润津止渴,消痰”。就说明前后年代差别很大的两位医家都认可瓜蒌根是止渴的。那么你就总结下这一个经验了,以后凡是遇到口渴的加上瓜蒌根就行了,基本不会错。
再举个例子:都知道食少腹胀便溏,用四君子汤。那么食少腹胀便溏畏寒肢冷呢?明显是用理中汤。二者就差一味药:干姜。也只差一个症状:畏寒肢冷。那么干姜是不是治疗畏寒肢冷的呢?看看伤寒论,甘草干姜汤,“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很明显,凡是手冷就用干姜,以后你再遇到手冷的人就不会再纠结是用附片、肉桂,或是乌头?从以上两个例子你就知道,这种经验积累得越多,技术就越精细。
再来说说桂枝与黄芪,这两味药在大家心里一个是解表药,一个是补气药,貌似关系不大。但是平心而论,这两味药多数情况下作用都相似。《内外伤辨惑论》全书只有一个核心方子,就是补中益气汤,《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这二者作用多数也差不多。怎么得出这种结论就要看症状了。两者都有两个核心症状,发热、汗出。桂枝汤发热汗出我就不举了,大家都很熟。《内外伤辨惑论》补中益气汤一节提到:“须用黄芪最多……不令自汗。”就这一句说明了使用黄芪的要点。而二者属于两个门派,类似的症状,一个解释为“伤于寒邪”,另一个解释为“内伤不足”,差异之大,天渊之别。这时候如果辨证论治,一定不知道该遵从哪一家。而如果从症状入手,就豁然开朗了。
最后顺便提一下,现代中医注重舌象脉象。我看这二者未必重要,至少远不如症状本身重要。《伤寒论》全篇很难找出舌象的内容,至少说明,伤寒一派治法跟舌象关系较少。《临症指南》里的案例许多都没有记载脉象,也许是仓促中来不及,但至少说明,它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因此,希望晚生后辈们在阅读古籍的时候,直接挑里面的症状和药来读是最好的,仔细对比,容易事半功倍,读书效率提升很多。阅读多了,我相信大家中医的基本功会越来越扎实,成为一名“铁杆中医”。
秦 钟
2019年2月9日于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