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耗思维:阿德勒的16堂钝感力训练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关于钝感力:究竟要对什么钝感

很多人都说,钝感力很重要,需要提高钝感力。所谓钝感,是指对什么钝感?这个问题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简单。我们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对钝感力的训练才不会失之偏颇。

“小公务员”该提高钝感力吗

最能直观体现钝感力的例子,是契诃夫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中讲述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沙俄的一个小公务员,有一天在戏院看戏时,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把唾沫星子喷到了一位将军的后脑勺上。将军虽然表现得很大度,但小公务员一直忐忑不安,一次又一次地找将军道歉。

将军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过去就算了,但小公务员总是为这点小事缠着将军,将军越来越不耐烦;后来,将军一看见小公务员就感到格外厌恶,甚至忍不住对他大发雷霆。

在小公务员看来,自己越道歉,将军越生气,可见自己犯的错真的很严重。小公务员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活活把自己吓死了。

作为读者,我们很容易给这个故事里的小公务员写下这样的评语:他的钝感力太差,本来没多大的事,他自己太敏感,加了太多的戏,也就为自己平添了太多压力。

如果我们要帮这个小公务员复盘并总结经验教训,估计会告诉他:你要提升钝感力,对这些事情不要那么敏感……

然而,假设这个小公务员照着这些建议做了,真的对这些事情不再敏感,也对将军的喜怒哀乐不敏感,对将军下达任务时的弦外之音不敏感……那么他未来的处境,是否真的会更好呢?

这样一来,提升钝感力这个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好像一下子就变得模糊起来,令人两难:钝感力太弱,我们就会像小说里的小公务员那样,有一点风吹草动自己就紧张得够呛,以至于日子都没法过了;钝感力太强,我们在人际关系上很可能会莫名其妙地踩很多坑,这也不是件好事。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是好?到底该不该提升钝感力呢?

因此,在本书的第一节,我们非常有必要界定清楚钝感力这个概念。

对信息钝感还是对效用钝感

钝感力,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对某事物钝感、不那么敏感的能力。然后问题就来了:对某事物钝感,那么这个事物究竟是什么呢?

总的来说,这里的某事物,也就是钝感的对象,从第一人称视角来看,可以被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对象,是外界信息,包括环境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市场出现了什么商机、公司里的人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另一半的情绪出现了哪些波动……这些对我们来说都属于外界的信息,我们有可能对它们敏感,也有可能对它们钝感。

第二大类对象,是自己的感受,其学名叫“效用”。

效用,是人受到外界的信息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就好比你考试考了满分,这个外界信息能让你产生很开心、很骄傲的效用。你上班挨了公司领导骂,这个外界信息,就产生了让你很沮丧、很担心的效用。对效用,我们既有可能敏感,也有可能钝感。就好像公司领导批评了你,你可能很往心里去,也可能不太在乎。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两大类对象,将钝感力划分成两种类型:对信息的敏感或钝感和对效用的敏感或钝感。

到了这里,我们就可以对钝感力这个概念做第一次的甄别排除:我们所说的、所希望提升的钝感力,绝不是针对信息的钝感力。

这一点不难理解。对于信息,在大部分情况下,“钝感力”提升都不是件好事。

比如,你夏季去野外玩,来到山脚下的一条小溪旁,拍拍照、玩玩水。这时候水流悄然变急了,你还能看见水中带着一些泥土,但你没放在心上,直到水位突然暴涨,有人开始喊“上游放水啦,大家快撤呀”,这时你才意识到马上就要发大水了。在这种情况下,对环境的钝感可能会让你身陷危险之中。

再比如,你在跟同事们一起聚餐时,谈起了自己的相亲经历。谈到自己的相亲对象之中,居然有一个离了婚且带着女儿的爸爸,你认为对方压根配不上自己,对这种离婚人士一顿冷嘲热讽,吐槽得好不痛快,却没注意到对面同事正朝你悄悄努嘴、使眼色。原来隔壁桌正好就坐了一对父女,他们已经放下了筷子,脸色低沉,相对无言,八成是在你的吐槽中“躺了枪”。而你对这些信息浑然不觉,仍说得起劲。这便是对沟通中别人释放的信息钝感,它可能会让你于无形中得罪很多人。

再比如,你前一阵被借调参与了一个项目。项目执行完毕,那个项目的领导对你的评价很不错。你对此感到很开心,总是忍不住在同事面前炫耀,甚至在自己的直属领导面前也控制不住炫耀的冲动。你没注意到,那个项目的领导跟你的直属领导之间有矛盾。那个项目的领导夸你,在你的直属领导眼里并不是好事。你的炫耀,可能会让直属领导对你不满。这便是对人际关系的形势格局钝感,它可能让你的职业生涯陷入低谷。

对于以上信息,我们要做的就不是提升钝感力,而是要训练自己,让自己更为敏锐。

不过,对于信息的钝感并不是百分之百不好的。有些人恰恰由于对信息钝感,对人际关系的琐碎细节钝感,才能更加专注于自己所喜爱的事情,频频进入心流状态,获取最佳体验,快速提高自己在某些领域的专业技能。从专业技能提升这一点上说,对信息钝感可能是件好事。

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对信息敏感都好过对信息钝感。本书所探讨的提升钝感力,指的一定不是对信息的钝感力。这就是对钝感力概念的第一次甄别。

刺激系数

既然钝感力指的不是对信息的钝感,那么我们就把讨论范围缩小到了效用感受这部分。关于这一部分,我要向你介绍一个特别有助于理解钝感力本质的重要概念——刺激系数。

所有的效用都是受某种信息的刺激而产生的,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样的信息刺激,产生的效用会很不一样。

同样是关键绩效指标(KPI)没完成,被公司领导说了一顿,有人可以不太拿它当回事,该干什么干什么;而有人可能就会深深地陷入不安和羞愧,生怕公司领导和同事今后会一直看低自己。

同样是找公司领导要求升职加薪,有人能从容应对,侃侃而谈,说话有理有据;而有人却紧张得不得了,刚走进公司领导办公室的门,就已经呼吸急促,大脑一片空白。

同样是遇到“雪糕刺客”,到了收银台前才知道价格贵得离谱,有人皱皱眉,放下雪糕就走了;而有人却怎么都不好意思不买,只能硬着头皮买了下来,不情不愿地吃了哑巴亏。

同样是遇到心仪的异性,有人可以大大方方地上前跟人家打招呼、要微信、约吃饭,有人却要一遍又一遍地踌躇纠结,很想搭讪又害怕自己哪里表现不得体、很丢脸……

我们可以发现,在信息和效用之间,存在一个“刺激系数”。同样的信息,能产生多大的效用,由刺激系数决定。对于刺激系数,我们可以借助类似数学公式的形式来更好地理解:

刺激系数=效用强度÷信息强度

由表达式可知,刺激系数越大,同样强度的信息产生的效用强度也会越大。在生活中表现为,一丁点小事就会让一个人产生巨大的心理波动,表明这个人的钝感力相对较弱。刺激系数与钝感力是负相关的关系。

刺激系数,是我们理解钝感力概念的一个抓手。我们要提升钝感力,一定不是对信息做功,而是要对刺激系数做功,想办法降低自己的刺激系数。也就是说,对于同样的信息,我们要想办法降低它对自己情绪的刺激作用。

对生理感受钝感还是对心理感受钝感

元思考进行到这一步,我们已经接近钝感力这个概念的本义。之所以说“接近本义”,而不是“了解本义”,是因为我们还缺一步甄别工作。对于钝感力这个概念,我们还需要再排除掉一些“杂质”。

要知道,效用,也就是感受,既包括心理感受,也包括生理感受。刺激系数这个概念,同样有心理和生理之分。其中,生理感受方面的刺激系数和钝感力也不在本书的探讨范围。

比如,同样是打预防针,有的小孩被针扎一下就疼得哇哇大哭,有的小孩就不哭不闹,好像不怎么疼。这也是由刺激系数的不同引起的,也可以说是钝感力的一种。但这种钝感力并不是越强越好。

有人对痛觉这一身体报警的信号后知后觉,一些重大疾病的前兆就因此而被忽略了。也有人对味觉的钝感力太强,夏天,冰箱里的剩菜都已经放坏了,他们自己仍闻不出来、尝不出来,稀里糊涂地吃了下去,结果吃坏了肚子、食物中毒。拥有这种强钝感力往往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生理感受方面的钝感力,也是我们在探讨钝感力概念本质时要排除的杂质。

到了这里,我们就可以把钝感力这个概念明确一下。它在本书中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感受方面的刺激系数的“倒数”,用类似数学式子的形式可以表达为:

我们要提升钝感力,就需要降低刺激系数。前文提到,刺激系数=效用强度÷信息强度。在大部分情况下,信息来自外界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控制,也改变不了它的强度。我们要降低刺激系数,就需要从效用强度入手。而降低效用强度,则要从人的情绪入手。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到过多情绪的困扰,这些情绪就像绑住了我们手脚的绳索一样,让我们在面对上级批评时、被别人激怒时、当众出糗时、遇到陌生而心仪的异性时,都表现得束手束脚,完全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我们之所以要提升钝感力,是因为觉得自己产生这些情绪不是件好事,想挣脱过多情绪的束缚,让它们别再乱给自己“加戏”,别干扰我们的生活决策。

现在到了可以回答一开始的问题的时候了。当我们说到钝感时,究竟是要对什么钝感?不是对环境变化、人际关系、他人情绪和自己的生理感受这些对象钝感,而是要对那些困扰我们的情绪钝感。钝感力锚定的是情绪的刺激系数,要想提升钝感力,我们就要降低刺激系数,让同样的信息、事件,对我们的情绪冲击小一点,从而不让那些情绪困扰自己。

这么说来,大家可能会产生一种印象:有害情绪听起来好像是生活中的“大反派”,需要我们加以控制。但真的是这样吗?那些看上去有害的情绪,真的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