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厮杀,路遇劫匪
夏侯霸刚欲下令士兵前行,曹冲却出言阻拦。
“且慢,仲权兄。”
夏侯霸闻声回头,满脸疑惑地望向他。
曹冲说道:“此处地形极为险要,需小心有伏兵藏匿。”
夏侯霸朝着前方眺望片刻,回应道:“此处地形确实险要,然而此地邻近新野,皆为我方势力范围,怎会有敌人出现?”
曹冲手指前方树林,道:“还是谨慎为好。不妨先派出数队士兵,逐步对前方树林进行侦察,若无异样,再继续前行也不迟。”
夏侯霸当机立断,即刻派出五队士兵,彼此首尾呼应,朝着前面的树林小心搜索前进。
不多时,树林中传来呼喊声与打斗声,前方的士兵与敌人在林间展开了激烈厮杀。
有士兵匆忙回来禀报,称前方树林中发现了土匪设下的伏兵。
夏侯霸勃然大怒:“区区土匪,竟敢打我军粮草的主意?”说罢,便欲命令部队上前剿灭土匪。
曹冲急忙劝阻道:“前方是狭窄的山路,即便初冬时节,两边山间的草木,依旧茂密,倘若藏有伏兵,我军必会遭受袭击。”
“先将先行的队伍召回,再做打算。”
夏侯霸觉得曹冲所言在理,于是命人鸣金收兵。
树林中的土匪约有一百多人,此时追杀出来,那五队士兵且战且退。
忽然,两边山上锣鼓声响起,山腰间的草丛树林中,众多匪徒站起身来,纷纷高举兵刃,摇旗呐喊。
五队士兵狼狈地退出树林,夏侯霸下令士兵列阵,严阵以待。
土匪不敢贸然冲出,只是堵塞在山路之间,双方形成对峙之势。
夏侯霸赞叹道:“果然是将门虎子,仓舒有丞相之风范!”
右边的山上,一名匪徒大声叫嚷道:“我等乃隐山天龙寨之人,尔等官军,留下一半粮草,便可安然离开!”
夏侯霸怒喝道:“区区土匪,竟然敢伏击官军,简直不知死活!尔等速速退去,否则必定被剿灭!”
山上的土匪,以敲锣打鼓以及阵阵呼喊声,作为回应。
夏侯霸怒不可遏,命押送粮草的马匹马车,后退到开阔平整地带,留下部分士兵以及贾府之人看守,又命两队士兵,分别向两边山上进攻,自己则手提大刀,带领士兵冲向小道上的匪徒。
很快,箭矢纷飞,滚石檑木急剧下滑,双方激烈交战起来。
曹冲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匪徒约有六七百人,兵器简陋,不敢正面应战,只是依仗地势进行还击。
他唤来廖化,低声吩咐一番。
廖化领命,带着两百兄弟,绕行到右边山头的山崖下,攀附而上。
他们原本就是山贼,善于山林作战,很快便爬到了右边的山顶。
他们居高临下,如猛虎下山一般,右边山上的土匪顿时溃不成军,纷纷四处逃命。
山间小道上,一匪首正指挥匪徒作战,见势不妙,即刻喝令撤退。
夏侯霸不顾左边山头飞来的箭矢,策马疾驰,于树林之前将他们截住。
两边山头的土匪见此情形,迅速滑下山坡,飞奔而来,汇聚于树林前。
后面的曹冲与贾玑,留下贾云、贾雨看守,也驱马向前。
那匪首大约三十岁左右,头戴方巾,身披锦袍,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胡须浓密,倒是气宇不凡。
即便形势不利,他却并未慌乱,大声说道:“在下汝南人孟建,恳请将军手下留情!”
孟建?
刚刚赶到的曹冲,顿时怔住。
孟建,字公威,不正是诸葛亮的好友吗?当年,他与诸葛亮、徐庶、石韬一同游历,彼此结为好友。
曹冲喜出望外,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的三位好友孟建、徐庶、石韬后来皆在魏国为官,孟建更是官至征东将军、凉州刺史。
也就是说,这三人日后可为自己所用。
夏侯霸大笑道:“你们这些草寇,竟敢拦截官军,分明是自寻死路,速速投降!”
孟建冷笑道:“我等虽是草寇,但若非情势所迫,谁愿与官军为敌?实乃山寨粮草匮乏,周边地区饱受战乱之苦,民不聊生,故而出此下策。”
“我等虽败,却尚有一战之力,况且,身后的树林,亦可逃遁,将军何必苦苦相逼,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
夏侯霸不屑一顾,举起大刀,便欲下令攻击。
“且慢!”
曹冲策马而出,高声呼喊。
刚从右边山上冲下来的廖化,连忙跑了上去,护在曹冲旁边。
夏侯霸一见,疑惑道:“仓舒,何事?”
曹冲道:“待我与他一谈。”
夏侯霸一愣,与土匪有何好谈?但见他语气坚决,也就由他了,遂命士兵严密监视。
曹冲翻身下马,走到孟建面前,拱手行礼:“请问可是孟建孟公威?”
孟建疑惑地看着眼前的少年,回礼道:“正是在下,阁下何人,为何知我名字?”
曹冲道:“公威兄,可否借一步说话?”
孟建满面狐疑,猜不透眼前这少年究竟在盘算着什么。
他抬眸瞥了夏侯霸一眼,见其并无异议,便暗自思忖:对方只是个孩童罢了,想必也不能把自己怎样,且听听也无妨。
他朝身后的匪徒摆摆手,令其列阵等候,然后跟随曹冲,走到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
廖化手持长枪,站在他俩十米外,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曹冲道:“在下叶东,兄长在刘皇叔帐下效力,早前收到兄长来信,言及刘皇叔去年得诸葛亮出山辅佐,而公威兄乃是孔明的好友。”
孟建听罢,戒心顿减,抱拳道:“原来是孔明同僚的兄弟,幸会,幸会!”
曹冲看了一眼那些土匪,道:“公威兄,为何沦落至此?”
孟建苦笑道:“去年,元直(徐庶)、孔明相继出山辅佐刘备,只剩广元(石韬)与我在南阳。”
“六月,广元欲返回颍川,我也思乡心切,便结伴同行,打算先去颍川再回汝南。恰逢战乱,我俩在新野失散,我慌不择路,流落至隐山,被逃亡至此之人,推举为首领。”
“我本打算,年底待硝烟散去,便返回汝南,奈何山寨新立,粮草不足,探子回报山下有运粮队经过,便在此设伏,欲抢劫粮草。”
曹冲道:“抢劫军粮,乃是重罪,即便侥幸成功,也难逃官兵围剿。”
孟建叹道:“山寨缺粮,周边百姓民不聊生,攻打附近的县城,无疑是死路一条,唯有出此下策,饱死总比饿死好。”
曹冲道:“公威兄,落草为寇,非你所愿,也绝非长久之计,何不另投明主,于乱世之中,开创一番事业?”
孟建看了他一眼,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
曹冲笑道:“公威兄放心,我此次南下,并非去投奔刘备,只是去宛城办事。”
顿了顿,他接着说:“听兄长所言,似乎不愿投奔刘备?”
孟建道:“我及广元,与孔明、元直不同,我俩的家族分别在汝南和颍川,那是曹操的地盘,若投奔刘备,岂不是将家族置于险地?”
曹冲笑道:“那公威兄可愿在曹公手下任职,发挥自身所长?”
孟建眼睛一亮,随即警惕地望向他,道:“此话何意?”
曹冲指着人群,道:“那位青年将军夏侯霸,是我的兄弟,他父亲乃是领军、典军校尉夏侯渊。另外那名年轻人,名叫贾玑,父亲乃太中大夫贾诩。”
“我此次前往宛城,找南阳太守文聘办事。公威兄,不如你随我等前往宛城,届时我将你推荐给太守,如何?”
孟建的目光中满是疑惑和警觉,紧紧地盯着对方,沉声道:“我凭什么相信你?倘若到了宛城,你出尔反尔,我岂不是死得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