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勒紧裤腰带也要修仙
李正有些懵,事情的发展完全背离了他的预期。
一块破铁板要一千两白银!
是青楼的花酒不好喝,还是勾栏的曲子不动听。
随着沈书青的行动,已经有国子监的学生跟着他上前,打算用一千两银子搏一搏前程。
此时,距离此地不远的一处窝棚下。
几个材料供应商正聚在一起,用居高临下的目光看向这里。
“群氓呐。”
“这些人也太好骗了。”
“修仙,狗都不信!”
正这时,几个身穿锦衣的官人快马冲进工地,荡起一阵烟尘。
他们回过神来,惊愕地瞪大双眼,只见几个身穿官袍的官员竟被粗暴地摁倒在地。
“黄大人,那是黄大人,我还请过他喝酒呢。”
“他们是怎么了?”
“嘘,是青牙卫。”
众人瞬间噤声,天下人都知道,青牙卫专门替朝廷干脏活,有法外施法,先斩后奏之权。
只见青牙卫的头目上前,冲着围观地人群道:“青牙卫办事,今已查明工部孙静远,吴耀宗,户部陈秉钧,黄行四人克扣工人薪水,以此充好,中饱私囊,奉陛下口谕,斩!”
咔嚓。
随着声音,几颗人头落地,殷红的鲜血在黄土地上蔓延开来,格外刺眼。
窝棚下,几员供应商腿都吓软了。
“连黄大人也被斩了,杀我们还不和宰只鸡差不多。”
“昨天我还和他喝酒呢。”
众人面色如纸,惨白一片,浑身颤抖,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大家互相看看,其中有一人道:“你们说,陛下这旨意,会不会也是冲着咱们几个来的?”
“胡说,我们算什么东西,陛下根本不知道我们是谁。”
有人伸手指了指不远处司礼监的棚子,诸人心中都是一动。
很有可能呐。
朝廷的官员都斩了,杀几个商人又算什么。
若是追查起来,大家肯定逃不掉。
现在陛下最缺的就是银子,若能替陛下分忧,青牙卫执法时或许就会手下留情。
几个供应商脑袋转的不慢,他们很快就想明白了,立时向窝棚走去。
“公公在上,草民钱锦城,恳请请三十张修仙券。”
“草民林启泰,求四十张修仙券。”
“草民周生前,欲请三十张修仙券。”
“草民封三,恳请三十张修仙券。”
负责登记的官员都已经听呆了:“一张一千两,十张就是一万两,三十张就是三万两,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我们就是修这台子的,这其中的道理我们能不明白嘛。”
“如果修仙不好的话,我们会买嘛,我们又不是傻子。”
“兄台,不能说买,要用请。”
“这修仙好,每个人都要修仙。”
周围围观的百姓蠢蠢欲动,有些富户不差钱,此时也愿意搏一搏。
“要不要我卖些粮食,凑一千两银子出来。”
“一步慢步步慢,让儿子从小就修仙,赢在起跑线上。”
李正站在人群中,心想,要不要自己也请一张。
呸呸呸。
他连啐数口,才把这个念头从脑袋里赶出去。
他们傻,难道自己也傻。
你这个昏君,如此糊涂,这完全是在透支民心。
等日后,他们吃了苦头,沸沸民怨会将你掀翻。
而且,李正在这里立了半天,也看明白了。
掏钱的都是普通百姓中的富户,一个世家大族都没有。
这说明什么,说明没有一个世家子弟支持他。
“记下来,李家李清雪,要五十张修仙券,这里是纹银五万两。”
一个悦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李正抬起头,诧异地看到,一个清高艳丽的女子立在那里,几缕秀发垂在耳边,高雅的气质显得卓而不凡。
“姑姑!”
眼看李清雪准备离去,他立刻追了过去,过程中,还和别人撞了个满怀。
“姑姑。”
李正拦在李清雪身边,先施了一礼,然后迫不及待问道:“你买这修仙券做什么?”
“不要说买,要说请。”李清雪轻启朱唇,声音如同山间清泉般清脆却又带着几分清冷。
李正眼皮直跳,颇有一种揍人的冲动。
“其实不是我,是皇后娘娘。”李清雪道,“这是陛下的旨意,身为夫妻,她当然要支持自己的丈夫。”
李正这才恍然大悟。他知道当今皇后也算世家之女,未出阁时,与李清雪交往甚密。
皇后帮自己丈夫,李清雪帮皇后,都在情理之中。
只是,这会不会给外人一种错觉:李清雪的行为代表了李家的态度?
世家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也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诉求。
比如自己这位姑姑,肯定就是坚定的后党。
他心中一时有些乱,连李清雪的轿子走了都没有察觉。
扭回头看了一眼,下意识摸了摸袖子,暗想,要不要自己也去请一张修仙券。
当然,自己是坚定的明王派,可是,花一千两银子两头下注,也损失不了什么。
这时,他忽然一愣,手摁在胸口睁大了眼睛。
我的荷包呢,我的荷包哪去了!
他惊慌失措地扭头看向四周,然而周围人群嘈杂,乱成一片,根本没人能听见他的呼喊。
……
巴尔克与乌恩其混在人群当中,他眯起眼睛,皱起眉头若有所思。
“南人皇帝这么做是什么意思,要不要咱们也弄一张,这样就能弄清楚他修仙的虚实。”乌恩其道。
巴尔克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但是,咱们没有银子。”
洪古尔派三人来南人的京城潜伏,也给不出什么支持,所有银钱都得他们自己解决,全凭一个羊肉馆支撑。
巴尔克自己也是捉襟见肘呐。
“老大,你看这是什么!”乌恩其手腕一翻,一个荷包一闪而过,“我刚刚摸过了,里面有碎银,有银票,数量还不少呢。”
“你做了什么!”巴尔克大惊失色,恶狠狠道,“谁允许你这么做了,若是惊动了京城的捕快,查到我们身上,就坏了大事。”
就在这时,远处又来了一帮人,他们每一个都是身穿锦衣,但服饰又与大晏不同。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一眼便看出来了:这些人都是留在京城的番邦使者。
“你们大晏不够义气,这样为什么不通知我们。”
“幸亏我们消息灵通,不然就错过了。”
“我家国王屡次送信来,想要把王子送到大晏京城修仙。”
“才一千两银子,实在太便宜了。”
“我们安南国要十张修仙券。”
“我们采桑国集全国之力,凑了八千两白银,要八张修仙券。”
“我们云中国也要十张,就算全国勒紧裤腰带,也要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