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架构
本书分为四章,分别从丝绸的生产、贸易、时尚和法规四大方面展开。本书各章反复以全球与地方的不同视角,突破地方边界的固化与全球史中的以偏概全问题。我将首先聚焦具体的地方,考察两个不同地区的丝绸生产状况,然后探索这两个地区是如何相互联系和竞争,并最终形成全球网络的。在下一章,则是谈到了全球市场对丝绸的需求,以及不同地区的特性与关联。而最后一章,则又是聚焦于地方,讨论了相关的法律管控以及两大帝国应对全球变化的策略。每一章的讨论,都是以小观大、以大观小:虽然既可能关注地方,亦可能关注全球,但是聚焦地方时不得不放眼全球,而放眼全球时则不得不反过来观照地方。
第一章讨论生产,主要探究全球的丝绸时尚如何影响人们对当地环境的利用,以及官方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干预。通过阅读养蚕相关的文献,该章讨论了人们关于自然作物与环境的知识积累如何影响社会经济。该章特别关注中国的“桑基鱼塘”农业模式,并分析了墨西哥蚕业的崛起。对两种生态环境的比较,反映了人们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积累并传播专业知识,从而赶上了世界潮流,并凸显了本土化的特点。通过使用专业技术来利用自然环境,蚕业吸引并强化了国家和个体劳动者的能力。
第二章聚焦于贸易,剖析了马尼拉贸易网的形成和运作机制,同时也探究了其对中国和墨西哥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实际上,跨太平洋的贸易网络未必总能得到明朝或西班牙王室的赞许,有时更是遭到明令禁止。太平洋两岸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精英之间,都在其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该章比较了两边官员与社会精英对贸易的矛盾态度。由于纸面上的贸易禁令和真实情况有着巨大鸿沟,因此中国和西班牙都对于频繁的走私活动忧心忡忡。全球市场之间的联结挑战了国家权威,从而反映出帝国对于当地社会的管控无能为力。
第三章关注时尚,主要聚焦几个崭新的、以丝绸业为核心的中国城市社会,透视其对奢侈品及异域风情(foreignness)的追捧。在墨西哥社会,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该章特别关注红色的社会象征意义,并探讨了各式染料的使用方式。消费者群体的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拥有丝绸,这一现象颠覆了以衣着展示社会地位的传统观念。该章指出,外国商品的广泛流通和人们对于外国商品的接受,对于时尚潮流的形成和传承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丝绸时尚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和争议。近代社会文化的交流互鉴,催生了深度的文化融合。
第四章以法规为主题,探讨了中国与西班牙为维护阶级制度,不断发布的禁奢令。该章讨论了社会法律、消费行为与社会精英的议论,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全球时尚风向如何反映在各自的法律体系中。虽然中国与西班牙的禁奢令本意相似,都是为了巩固社会地位,但是它们有着不同的受众与目的。中国的禁奢令着重于稳固社会阶级,并且更加关注道德精神。而西班牙的禁奢令则反复强调种族分别,并着力于稳固地方保护主义的运作。
本书的结语阐明,世界性的物质文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社会风俗的趋同和政府管理上的分歧。此外,结语还分析了近代丝绸贸易与当今太平洋世界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