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大明迎来新风气
崇祯元年,一月。
朱由检正在看着新增的商城物品,盘算着手中私库存银还能干点啥,这时王承恩禀报,李标求见。
“宣。“
自从赋予诸葛亮能力后,李标几乎每天都会来御书房汇报工作。这位新任首辅的表现,远超朱由检的预期。
“臣李标,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朱由检笑道,“今日又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
李标从怀中取出一叠奏折:“回陛下,臣已经拟定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请陛下过目。“
朱由检接过奏折,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项改革措施:
其一,整顿漕运。将漕运分为官运、商运两部分,既保证朝廷税收,又活跃民间贸易。预计每年可为国库增加税收二百万两。
其二,改革军制。裁撤冗员,充实边防,并在宁远、山海关等要地增设火器营。
其三,整顿吏治。设立六科审核系统,对各级官员进行定期考核,严惩贪腐。
其四,振兴商业。在各府设立商业司,统筹管理商业活动,鼓励工商业发展。
“好!“朱由检拍案叫绝,“这些方案都切中要害,尤其是漕运改革,可谓一举多得。“
“陛下过奖。“李标谦虚道,“这些都是臣思考多日的结果。不过...“
“但说无妨。“
“这些改革牵涉甚广,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李标正色道,“臣恳请陛下支持。“
朱由检点点头。他太明白改革的艰难了。但有了诸葛亮的能力加持,再加上自己这个皇帝的支持,李标一定能成功。
“爱卿放心大胆地干。“他沉声道,“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改革,朕都支持。“
朱由检还是想得太天真了,改革的阻力来的比想象中更快。
早朝时,兵部侍郎杨镐上书反对裁撤冗员,说边军本就不足,若再裁员,恐怕边防难保。
朱由检心想:“这是担心裁撤的都是他的人吧。“
漕运总督刘一魁也跟着上书反对漕运改革,说商运会冲击官运,导致朝廷税收锐减。
户部尚书更是直接上书弹劾李标,说他不懂财政,胡乱改革。“
还有案头堆积如山的反对奏折,眉头紧锁。他没想到,即便有诸葛亮的能力加持,改革依然如此艰难。
这时,李标求见。
“陛下。“李标进来后直接开门见山,“臣已经查明,反对改革的大臣背后都有利益关系。“
“哦?“
“比如杨镐,他在边军中安插了大量亲信,每年光是吃空饷就有数十万两。“李标取出一份名单,“这些都是臣暗访得来的证据。“
朱由检接过名单,只见上面详细记录了各派势力的利益网络。兵部、户部、漕运...哪个部门都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依爱卿之见,该如何应对?“
李标沉吟片刻:“臣以为,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在一些小地方试点改革。比如在苏州等地试行商运,等效果显现后再推广。“
“第二步,对那些反对最激烈的官员进行调查。臣手中已有他们贪腐的证据,可以适时使用。“
“第三步,拉拢中立派。臣发现,很多官员其实对改革持观望态度。只要给他们看到改革的好处,他们就会支持我们。“
朱由检眼前一亮。这就是诸葛亮的能力吗?不仅有远见,更有切实可行的策略。
“好!“他当即拍板,“就按爱卿说的办。朕也会出手相助。“
这天上朝,反对的声音空前的激烈。
“陛下!“杨镐带头出列,“如今建虏虎视眈眈,正是用人之际。李首辅此时裁撤边军,是要动摇国本啊!“
“臣附议!“刘一魁紧跟着出列,“漕运乃国之命脉,岂能轻易改动?若商运泛滥,必然冲击官运,到时税收锐减,国库空虚,后果不堪设想!“
朝堂上一片哗然。支持改革的官员也纷纷出列反驳,双方争执不下。
李标站在首辅的位置上,神色平静。他早料到会有这一天。
“诸位爱卿。“他不慌不忙地开口,“臣请诸位先看一组数据。“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苏州试点商运一个月,税收不减反增。为何?因为商运活跃了市场,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至于裁撤边军...“他转向杨镐,“臣要裁的是那些子虚乌有的空额。杨爱卿,不知这份名单上的三千将士,可是真实存在?“
杨镐脸色一变。那份名单上的将士,确实都是他安插的空额,每年光靠吃空饷就中饱私囊数十万两。
朱由检在上首满意地点点头。这就是他看中李标的原因-不是一味强推,而是以理服人,以数据说话。
“既然李爱卿提到了数据...“他开口道,“朕也说一个数字。知道这些年边军的军饷去了哪里吗?“
他取出一份密折:“光是去年一年,边军军饷就有三成进了某些人的腰包。这些银子,够养活多少真正的将士?“
“众卿家不要忘记了刘阁老和魏忠贤的教训!“朱由检语气突然一凛,这是在敲山震虎了,意思是,再不识相,就不要怪朕拿你们开刀了。
此言一出,支持改革的声音顿时压过了反对派。就连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也开始若有所思。
都是人精,这时候还不知道见风使舵,那真是活该掉脑袋了。
朝堂之争过后,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李标采取的第一步是在江南地区试点改革。
苏州作为江南首富之地,自然成为了改革的重点。当地士绅最初对商运持反对态度,认为这会冲击他们在漕运中的利益。但李标没有强推,而是先在小范围内试行,让商人自愿参与。
一个月后,效果出人意料。参与商运的商人不仅运费降低了,货物周转也更快了。更重要的是,由于取消了各种苛捐杂税,商人的利润反而提高了。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商人加入商运队伍。
看着各地捷报频传,朱由检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计划。他打开系统商城,准备购买一些辅助改革的道具。
【六科审核系统:40万两】
“购买。“
一道金光闪过,一本厚重的典册出现在案头。这本《六科审核典要》共分六卷,详细记载了考核官员的方法。从选拔任用到政绩考核,从廉政监察到百姓评议,无不细致入微。
最特别的是其中的“民意调查“一章。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定期走访百姓,收集他们对官员的评价。这种做法在当时可谓闻所未闻。
朱由检立即下令在六部试行这套制度。起初,不少官员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访民问政“有失体统。但当他们发现,那些勤政爱民的官员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升迁,而贪污懒政者则被百姓举报后,态度很快就改变了。
与此同时,朱由检又购买了几样改善民生的道具。
【改良农具图纸:20万两】
【水利工程图:25万两】
【医馆方案:15万两】
这些图纸和方案通过李标之手,传达到工部,很快就在各地落实。江南的农民第一次见到了这种新式农具,虽然一开始有些不习惯,但当他们发现新犁能比老犁深耕三寸,产量能提高三成时,立刻就接受了。
水利工程更是让百姓拍手叫好。工部根据图纸,在运河沿线修建了一系列水闸和堤坝。当年夏天暴雨如注,往年必定会发大水的地方,这次却安然无恙。百姓们说:“自古以来,都说水患难治,没想到新内阁这么快就见了成效。“
最受欢迎的要数官办医馆了。过去老百姓生病,要么找郎中吃草药,要么干脆硬扛。现在有了医馆,不仅看病方便了,还不用花太多钱。更难得的是,医馆里的大夫都很用心,对穷人和富人一视同仁。
短短几个月,民间就传开了不少赞美新政的民谣:
“新犁深三寸,多收三分粮。
医馆救百姓,水利保安康。
自从新政行,处处见商量。
但愿天下官,都学李青天。“
这些变化也反映在了具体数字上。据户部统计,仅仅半年时间:
各地农田产量平均提升两成
漕运、商运税收比去年增加三成
水患导致的损失减少八成
因病致贫的家庭数量下降四成
更重要的是官场风气的变化。有了六科审核系统,官员们不敢再我行我素。他们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百姓的眼中,都会影响到考核结果。
就连一向对朝廷持批评态度的东林党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次的改革确实触及了积弊,解决了实际问题。
然而,改革越深入,遇到的问题就越复杂。
一天,李标神色凝重地来到御书房:“陛下,臣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说。“
“这些改革措施在江南推行顺利,但推广到北方时却遇到了阻力。“李标展开一份地图,“北方的情况和江南大不相同。“
朱由检凑近看去。地图上详细标注了各地的情况:北方土地贫瘠,水利条件差,百姓收入低。同样的改革措施在这里难以见效。
“不止如此。“李标继续道,“臣派人暗访发现,有些地方官员阳奉阴违。他们表面上执行新政,实际上却在暗中设置障碍。“
朱由检眉头紧锁。这确实是个难题。大明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巨大,一套政策很难处处适用。
“陛下。“李标忽然说道,“臣想起一事。当年诸葛孔明治蜀,就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政策。“
朱由检眼前一亮。这就是诸葛亮能力的妙处-不仅有治国方略,更有历史经验的借鉴。
“爱卿有何高见?“
“臣以为可分三路并进:“李标展开另一份奏折。
“其一,因地制宜。北方缺水,我们就先集中力量修水利;土地贫瘠,就推广新式耕作法。让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
“其二,建立督察制度。除了六科审核,再派遣御史巡查各地,严防地方官员消极应付。“
“其三,扶持乡绅。与其处处树敌,不如拉拢一批有声望的本地士绅。让他们参与改革,既能事半功倍,又能安抚人心。“
朱由检连连点头。这个方案既有战略高度,又有操作细节,确实高明。
“准了。另外...“他沉吟片刻,“朕再给你一个尚方宝剑。“
说着,他取出一道密旨:“这是朕给你的特权。遇到阻挠改革的官员,可以先斩后奏。“
李标接过密旨,郑重叩首:“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有了尚方宝剑,李标的改革更加得心应手。他先是在北方选择了几个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行改革。
河北宁晋县就是一个典型。这里土地贫瘠,常年缺水。李标派工部官员前来勘察后,决定先治水。他不仅调用朝廷水利图纸,还采纳了当地农民的建议,利用当地地形,修建了一系列小型水利设施。
当地一位老农说得好:“大工程不实用,还是这种小水利来得实在。往年靠天吃饭,现在总算能自己做主了。“
同时,李标还在各地推行代田法。这是他从诸葛亮治蜀的经验中得到的启发。根据不同地区的土质和气候,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既保证产量,又避免地力消耗。
为了监督改革执行情况,他派出了大量御史,深入各地暗访。那些消极应付、中饱私囊的官员很快就被揪了出来。仅仅两个月,就有二十多名知府、知县被革职查办。
最让人意外的是他对待地方士绅的手段。不同于以往改革时的强硬态度,李标采取了怀柔政策。他邀请有声望的士绅参与改革,让他们在其中也能得到实惠。
“与其得罪他们,不如让他们也尝到改革的甜头。“李标对朱由检解释道,“只要他们看到利益,自然会支持我们。“
果然,在这种政策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士绅开始支持改革。他们不仅出钱出力,还帮助安抚地方民心。一时间,改革的阻力大大减少。
三个月后,各地捷报频传:
北直隶的农田水利建设已见成效,旱地变成了水田,产量提高了五成。
山东的医馆网络已经建立,十几万贫苦百姓得到了救治。
河南的商运开始繁荣,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甚至连一向落后的陕西,也开始有了起色。当地推广的耐旱农作物,让百姓不再担心收成。
朱由检看着这些奏折,心中欣慰。他知道,大明的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标的才能,以及那份来自诸葛亮的能力加持。
“陛下。“王承恩在一旁感叹,“自古变法多艰,没想到这次竟如此顺利。“
朱由检笑而不语。他知道,这不过是个开始。随着改革的深入,大明帝国必将重现昔日荣光。
【叮!大明帝国实时数据更新】
-国库存银:6200万两(3000+3000+80+40+50+30)
-私库存银:492.5万两(592.5-40-20-25-15)
-军队战力:6000
-民心指数:490(350+50+20+40++30)
-国运值:425(315+50+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