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等待 美丽的陷阱
不会等待的人没有真正的幸福
在我们传统社会里是没有等待这个问题的,男孩十五六岁结婚,女孩十三四岁结婚,等于还没成人就在一起了,所以不存在等待的问题。
现代社会变化就大了。我在上海做讲座的时候,婚姻登记处的主任提供的资料显示,现在上海金山区的平均结婚年龄达到了三十五岁。我听了有点震惊,因为以往平均结婚年龄一般都是在二十六七岁,现在竟然一下子推后了这么多。
二十三四岁恋爱,二十六七岁结婚,这可能是原来的一个节奏。现在是三十岁之后结婚,这意味着你要有七八年甚至是十年的恋爱,然后才能进入婚姻。这里面就有一个等待的问题。还有一种等待,就是没有恋爱,而是一直在等待一种真正的爱情。
今天跟以往不一样,我们从十几岁开始基本上就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经历各种各样的社会的变化,跟传统社会对比,十几岁就已经进入一个成人的社会里。尽管是在学校,但在另一个意义上说也是一个社会人了,然后就开始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游荡、成长。
如果是站在一个传统的心态上,我们对这种等待就会特别焦虑,很多人就觉得我怎么还是个“单身狗”,我怎么还没遇到自己的真爱。二十二岁没找到,到了二十五六岁还是一个光棍,三十岁以前应该生孩子了,结果什么都没有,倒逼过来,把自己弄得很紧迫。这就是今天社会里面的一个普遍现象。恋爱中的人需要等待,还没有恋爱的人也需要等待,不会等待的人其实没有真正的幸福。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会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也加深对自身的认识。在建立一定的自身判断力之后,再去恋爱,这种恋爱内在的质量就比较高。
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会经常出现今天讲的所谓大龄女青年的婚恋问题,比如《晚春》《麦秋》,其中《麦秋》特别有代表性。
《麦秋》中的纪子二十八岁了,还是一个人。有人给她介绍一个很有钱的男人,四十岁,她不想跟他见面。为什么不想跟他见面呢?在最后她真正决定跟另外一个人结婚的时候才说出原因,因为一个男人四十岁了还一直在社会上游荡,让人心里面总是觉得不放心。
电影《麦秋》
就是这么一个女孩,她哥哥的好朋友谦吉被派到日本东北部的一家医院去当医生,最后的时刻她代表全家去给他送礼物。那个医生有个妻子,去世了,留下了一个三岁的女儿。
谦吉的妈妈忽然跟她提起,说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如果她能做自己儿子的媳妇,对她来说是多么幸福。这个婆婆其实只是说一说,因为儿子要走了,才最后把心里话说出来。
结果没想到,纪子听了以后,没有丝毫的犹豫,一口就答应下来。回到家以后,全家都反对,但是纪子说,他妈妈这么一说,她心里就觉得这个男人是可以与自己相伴一生的人,所以没有丝毫犹豫地答应了。
纪子:可是,谦吉的妈妈对我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不知怎的,我突然感到我能得到幸福。——所以我想是合适的。
志夏:……可是,你去了那边不后悔吗?
纪子:我想不会。
康一:一定不后悔吗?以后不会觉得这可糟了吗?
纪子:不会。
等待等待,要等到你真正认定的那个人,而我们今天的人是经不起等待的。在焦虑中,忘记了自己的发展,好像我在等待的人他也在等待,就这样丧失了自己大量的生命成长的机会。本来这些时间你可以好好地去学学摄影,去听听音乐、看看话剧、弄弄电影,出去旅行,这是历史在这个阶段给你的一个机会,但是很多人不认为这是个机会,而认为是自己的一种灾难,或者说是自己的一种痛苦,这就产生错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