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周郑交质 隐公三年

导读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王室衰微。郑庄公作为卿士独揽朝政大权,平王想把部分权力分给虢公以此牵制郑庄公,这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平王为表示对郑庄公的信任,言不由衷地提出与郑国交换人质。郑庄公依然强权专横,当年夏秋,先后收割了温地的小麦和成周的谷物。交换人质的结果是“周郑交恶”。接下来,作者直笔议论,指出周郑交质既失礼又失信。文章征引《诗经》四篇作结,寓意深刻,增强了气势和说服力。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55)。王贰于虢(56),郑伯怨王(57)。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58)!王子狐为质于郑(59),郑公子忽为质于周(60)。王崩(61),周人将畀虢公政(62)。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63)。秋,又取成周之禾(64)。周郑交恶(65)

君子曰:“信不由中(66),质无益也。明恕而行(67),要之以礼(68),虽无有质,谁能间之(69)?苟有明信(70),涧、溪、沼、沚之毛(71)、蘩、蕰、藻之菜(72),筐、筥、锜、釜之器(73),潢污、行潦之水(74),可荐于鬼神(75),可羞于王公(76),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77),《雅》有《行苇》《泂酌》(78),昭忠信也(79)。”

译文

郑武公、庄公父子先后担任周平王的执政大臣。平王想把郑庄公掌握的权力分给虢公一部分,郑庄公怨恨平王。平王说:“没有这事。”为消除猜忌,周王朝和郑国交换人质。周平王的儿子狐去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到周王室做人质。周平王去世,周王朝打算把朝政大权全部交给虢公。四月,郑国大夫祭足率领军队割取了周王室属地温的麦子。秋天,又强收成周的谷子。周王朝和郑国关系恶化。

君子说:“信任不发自内心,交换人质也没有用。做事诚实互相体谅,又用礼法约束,即使不派人质,谁能离间他们?如果彼此了解,坦诚相待,那山沟、溪流、池塘、水沚的野草,四叶菜、白蒿、水草和水藻之类的野菜,方筐、圆筐、有足或无足的烹饪一类的器具,甚至地面上的积水和流水,都可以祭祀鬼神,进献给王公,何况君子缔结两国信约,按照礼仪行事,又哪里要用人质?《诗经·国风》有《采蘩》《采》,《诗经·大雅》有《行苇》《泂酌》,这四篇都是表明忠诚守信之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