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戒饬守臣(131) 隐公十一年
导读
鲁、齐、郑三国会合讨伐许国,攻克后,鲁隐公和齐僖公互相推让,不肯接受许国国土。郑庄公对邻国许国早就虎视眈眈,于是他半推半就地接受了下来。但是,攻克许国的是三国军队,郑国不能大功独贪,郑庄公不得不满口仁义地告诫许国大夫百里和自己的守臣公孙获。他的这番告诫既有对现实的分析判断,又有对未来的深谋远虑,言辞委婉恳切。本文以叙事开篇,攻城之战激烈紧张,笔墨简洁传神。结尾以议论煞笔,褒贬美刺,直笔道来。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132)。庚辰(133),傅于许(134)。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135),子都自下射之(136),颠(137)。瑕叔盈又以蝥弧登(138),周麾而呼曰(139):“君登矣!”郑师毕登(140)。壬午(141),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142),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143),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144),而假手于我寡人(145)。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146),其敢以许自为功乎(147)?寡人有弟,不能和协(148),而使糊其口于四方(149),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150),吾将使获也佐吾子(151)。若寡人得没于地(152),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153)。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154),其能降以相从也(155)。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156)?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157),亦聊以固吾圉也(158)。”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159),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160)。吾先君新邑于此(161),王室而既卑矣(162),周之子孙日失其序(163)。夫许,大岳之胤也(164)。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165)。许无刑而伐之(166),服而舍之(167),度德而处之(168),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169),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译文
秋季七月,鲁隐公会合齐僖公、郑庄公讨伐许国。七月初一,军队逼近许国城下。颍考叔拿着郑庄公的“蝥弧”旗领先登上城墙,子都从下面用箭射他,颍考叔坠落下来。瑕叔盈又举着“蝥弧”旗登上城墙,向四周挥动旗子大喊:“国君登城了!”这样郑国的军队全部登上了城墙。七月初三,郑庄公进入许城。许庄公逃亡到卫国。齐僖公要把许国的土地让给鲁隐公。鲁隐公说:“您说许国不供纳贡赋,所以我跟随您讨伐它。许国既然认罪了,虽然您有这样的命令,我不敢听从。”于是把许国让给了郑国。
郑庄公让许国大夫百里事奉许叔,住在许国东部的偏远地方,说:“上天降祸给许国,鬼神确实对许国国君不满意,就借我的手惩罚他。只是我连一两个同姓臣属都不能和他们相安无事,难道敢把讨伐许国作为自己的功劳?我有个弟弟,尚且不能和睦相处,而让他四处求食,哪还能长久占有许国呢?您事奉许叔来安抚这里的百姓,我准备派公孙获来辅佐您。如果我得到善终,上天可能依礼撤回对许国施加的祸害,愿意让许庄公再来治理他的国家。那时,要是我们郑国对许国有什么请求,希望许国像老亲戚那样,能赐予照顾,使郑国如愿以偿。不要使别的国家趁机到这里逼迫我们,与我郑国争夺这块土地。我的子孙挽救自己的危亡都来不及,何况占有许国呢?我让您留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许国,也是暂且借此巩固我国的边疆。”于是让公孙获住在许国西部偏远的边境,对他说:“你的一切器用财货,不要放置在许国。我死后,就赶紧离开这里。我的先父才在这里新建城邑,而周王室已经衰微了,我们这些周朝的子孙一天一天丢掉继承的功业。许国,是太岳的后代。上天既然已经厌弃周朝了,我哪里能和许国争夺呢?”
君子认为郑庄公“在这件事情上做得合乎礼法。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使百姓有秩序、对后代有利的东西。许国违背法度,郑庄公讨伐它,服罪了就赦免它,考虑自己的德行来与它相处,衡量自己的力量来做事,看准时机采取行动,不连累后人,可以说懂得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