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宋朝那些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拆台大战:外敌已经来,谁敢先把台子拆了?

赵匡胤的大宋朝堂,平日里就是个“话剧舞台”。文武百官个个都是戏精,一旦风平浪静,立马互相拆台,谁都不肯放过对方。然而,当外敌兵临城下,这群人居然还能上演一场更激烈的“拆台大战”:“敌人固然可怕,但同僚更讨厌。”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一群大臣争得面红耳赤,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你们还忙着互相掐?”可嘴上还得说点场面话:“众卿家,国难当头,要以国家为重。”

然而,谁会听呢?这群大臣拆起台来,那叫一个投入。

拆台开场:文武不和,敌人不慌

外敌刚到边境,文武百官就已经吵成了一锅粥。文官们率先开火:

“将军们一个个吃饱了睡、睡饱了打猎,军队要粮要钱,这日子过得倒比文官潇洒!”

武将听不下去了,当场反击:

“你们这些文人,手里只会转笔杆子,拿命去打仗的是我们。没我们的军队,你们连门都保不住!”

这还不算完,双方迅速升级到人身攻击。文官继续冷嘲热讽:

“真不知道军费都花到哪去了,辽国的重骑兵怎么还这么猛?将军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

武将怒气冲天:

“重骑兵猛,你们倒是写篇文章挡挡啊!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就剩一张嘴厉害。”

赵匡胤坐在上面听着,差点没把茶杯摔了:“敌人还没拆我们的城墙,你们倒先拆了自己的台子!”

拆台升级:地方势力趁机插足

就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地方势力也来“添柴加火”。某些边疆节度使趁机上奏:

“陛下,朝廷的决策若再拖延,地方恐怕撑不住了,建议给我更多自主权,方便就地解决问题。”

这话听上去像是“忠心为国”,实际上呢?就是要趁乱扩大地盘、增加实权。

赵匡胤一听,心里冷笑:“你们这群人真是会挑时候,敌人还在门口敲门呢,你们就想着抢桌子。”

他立刻下令:“边疆防务问题,暂时由中央直接指挥,各地不得擅自行动。”这一下,地方豪强的“小算盘”算是被敲了个粉碎。

赵匡胤心里琢磨着:“敌人进攻虽猛,但比起朝堂上的拆台和地方上的抢戏,真算不上最麻烦的事。”

拆台高潮:提建议等于甩锅

当然,在朝堂上,提建议从来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甩锅。

文官建议:“节省军费。”理由是:“战争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还是得以德服人。”

武将立马反问:“辽军杀到城下了,德服得了他们吗?”

武将建议:“大军增税。”理由是:“战时需要,国家必须勒紧裤腰带。”

文官反驳:“百姓本就生活艰难,再增税,怕是城没守住,民心先丢了。”

最后,所有的“建议”都变成了责任转嫁。文官推武将:“战事不利,都是你们打仗不力。”武将推文官:“打仗打得这么憋屈,都是你们不给钱粮。”

赵匡胤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他淡淡一笑:“甩锅这种事,谁甩得快谁轻松,但锅最后还是得我来背。”

皇帝拆台:一招致胜,全台静默

赵匡胤虽然表面淡定,但心里早已打好了算盘。他知道,这种内部拆台的局面,靠“劝和”是解决不了的,必须靠“拆得更狠”。于是,他决定亲自下场拆台——直接拆掉所有人的“表演舞台”。

他一拍龙案,说道:“既然众卿家都说问题多,那这事不如朕亲自处理吧。”

第一步:断财路

他下令,将各地节度使的军费申请权收回中央,所有军需物资直接由皇宫御批。这样一来,地方上那些指望趁乱捞一笔的豪强,彻底没了指望。

第二步:分责任

赵匡胤亲自划分战场区域,把具体防御责任分配给文官和武将。文官负责后勤,武将负责作战,谁出了问题,谁的脑袋先掉。这一招,直接让所有人闭了嘴。

第三步:挖墙脚

赵匡胤还特别派出亲信监军,专门监督文武双方的执行情况。这些监军手握皇帝的圣旨,说白了,就是随时准备“挖墙脚”的人。文官武将再不敢互相拆台,因为随时可能被皇帝“拆”了。

赵匡胤最后总结了一句金句:“台子拆到最后,朕是唯一的导演。”朝堂上一片沉默,没人再敢吭声。

金句总结,拆台大战的真相

赵匡胤的拆台大战,拆出了他的权力哲学,也拆出了权臣们的小心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敌人是外面的墙,拆台的却是自己的地基。”

外敌不可怕,可怕的是内耗。只有压住内部的拆台,才能稳住江山。

“甩锅是门艺术,但锅最后只能有一个。”

朝堂上的权斗,只是为了避免背锅,但赵匡胤知道,锅不可能没有,皇帝得把锅分好、背稳。

“不怕你们吵,怕的是吵完还不干活。”

他深知,只要分清责任,让每个人都“按剧本表演”,拆台的热情自然会转化为执行的动力。

结局:拆不垮的皇帝台子

赵匡胤用他的拆台哲学,成功化解了这场内外危机。他清楚,敌人的进攻可以用兵力抵挡,而朝堂上的拆台,必须用智慧拆解。最终,他不仅稳住了外敌的进攻,还让文武大臣意识到一个道理:“台子可以拆,但皇帝的台,动都不能动。”

这场拆台大战,让赵匡胤更加巩固了皇权,也让大宋的朝堂学到了一个教训:拆完别人的台子时,先看看自己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