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时代、家世、青年时期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

他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5),上距东晋王朝的建立(317)有四十八年,下距东晋的灭亡(420)有五十五年。

东晋王朝是大士族地主专政的封建王朝。这个政权的主要支柱是西晋末年中原大乱中从北方逃到江南的司马氏、王氏、谢氏等大士族地主,也有南方的朱氏、张氏、顾氏、陆氏等。这个政权建立以后,主要关心的是怎样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保持他们政治上、经济上的种种特权,对于丧失在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族手中的中原土地和广大人民,他们是漠不关心的。

东晋前期,从北方逃来的人民和南方的人民共同努力,开发了江南的许多荒地,农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南北人民对东晋政权抱有很大希望,希望它能抵御北方的侵扰并恢复中原,因此,即使身受沉重的剥削压迫,他们仍然支持这个政权。当时,占领北方的各族统治者也忙于互相混战,无暇南侵。于是东晋王朝的统治地位也就逐渐巩固下来了。

但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却不断发生,而且愈来愈剧烈。最初是南北士族地主之间的矛盾,接着就是北方大士族内部争夺皇权的矛盾:322年发生了王敦之乱;327年发生了苏峻之乱;347—373年之间,割据荆州的桓温又一直在虎视眈眈地等待着谋反的时机。这是陶渊明出生前的东晋历史的大概轮廓。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则是东晋王朝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化、在人民起义力量严重打击下日益土崩瓦解的时代。

陶渊明九岁(本书中,年龄按古代传统计龄)那年,因为平定西蜀、收复洛阳取得很大威望、成为东晋王朝长期心腹大患的野心人物桓温死了,此后各士族在谢安执政时期曾经一度团结起来。陶渊明十九岁(383)时,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处于劣势的东晋军队打败了前秦苻坚百万大军的南侵,并且乘前秦的崩溃,出兵北伐,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385年谢安死后,东晋政权又归昏庸专横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把持,帝室内部晋孝武帝和司马道子父子互相争夺权力,帝室和其他士族之间更展开了剧烈的、公开的权力争夺。398年平北将军王恭联络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起兵反晋,王恭事败被杀后,桓玄入据江州,被各士族推为盟主,继续阴谋反叛。

399年,会稽郡爆发了孙恩领导的反对司马元显强征兵役的农民起义,当时,扬州七郡人民同时举事响应,起义军攻占了会稽、吴兴、义兴等郡。起义失败后,孙恩带着男女二十余万逃至海岛,经常袭击沿海各郡。在农民起义期间,桓玄乘机杀了殷仲堪,入据荆州,402年举兵东下,进入建康(今南京),403年竟实行篡夺,改国号为楚。在平定孙恩起义和桓玄叛乱的过程中,刘裕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410年,逃到广州的孙恩余部卢循又聚众十万北上经浔阳(唐以前称“寻阳”)迫近建康,后来也被刘裕打败。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

东晋这个偏安王朝,统治的地域很狭小。其中扬州和荆州最为富庶,两州的户口“半天下”。和东晋对立或造反的军阀如王敦、桓温、殷仲堪、桓玄,往往占据荆州这块上游之地,招兵买马,对抗王命。陶渊明的家乡浔阳郡,属江州,在荆、扬二州之间,经济相当落后,浔阳郡人口户数,不及会稽郡的二十分之一。但在政治、军事上却很重要,往往是王朝和割据势力争夺的焦点。在桓温、桓玄时代,它都处在割据势力范围之内。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老庄无为思想和儒家伦理糅合的玄学风行的时代。这种玄学,一面说儒家君臣等级的伦理关系合乎道家的“自然”,以保护统治阶级的特权地位;一面又用老庄消极无为的哲学来掩盖当时严重而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麻痹人民。

当时的文学创作,除了人民创作的民歌而外,也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死气沉沉。诗歌和辞赋都变成了演绎老庄哲学的工具。尽管国家和人民如此多灾多难,但是玄言诗赋的作者们却照样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用玄虚的词语来粉饰太平。在艺术上,这种玄言诗赋更是枯燥无味、无甚价值。但是,东晋时代的书法、绘画、雕塑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陶渊明同时或略早的时候,大书法家王羲之、大画家兼雕塑家戴逵、大画家顾恺之相继出现了。这些情况说明玄学思想并不能完全窒息艺术的生命。文学的落后只是暂时的,陶渊明的出现,不仅填补了东晋一百多年诗坛的空白,而且开启了建安以来诗歌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陶渊明居住在浔阳郡的柴桑县(今江西九江西南)。据史书说,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一个出身孤寒的士人,可能是湖南武陵的溪族人。早年曾经屡次受人奚落歧视,后来凭着武功,才渐渐得到显贵的官职;东晋初期,因为平定苏峻之乱,官至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为长沙郡公。但是,当时有一些出身贵族的官僚,仍然在背地里骂他是“溪狗”“小人”。陶侃是一个很重视功名事业、勇于进取的人。他曾经发表过不满意“老庄浮华”的言论,他常用“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的话来鼓励人们及时进德修业,不断要求上进[1]。因此,当时也有人评论他“机神明鉴似魏武(曹操),忠顺勤劳似孔明”。陶渊明所写的《命子》诗里,曾经称赞曾祖父是“桓桓长沙”,说他受天子“专征南国”的重任,却能够“功遂辞归,临宠不忒”[2],可见他对曾祖父的功勋品德,是颇引为骄傲的。

他的《命子》诗里,也提到了祖父和父亲。说他祖父是“直方二台,惠和千里”[3],由此可以推断他祖父曾经做过一郡的太守。又说他父亲虽然曾经“寄迹风云”[4],却能够“冥兹愠喜”[5]。可惜的是诗里没有提到祖父和父亲的名字。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曾经做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陶渊明曾经为他写过一篇传记。其中描写了他的人品和风度:

始自总发[6],至于知命[7],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温[8]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又问:“听妓,丝[9]不如竹[10],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从这一段话,可见孟嘉是一个既有气节修养,又非常从容坦率的人物。还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孟嘉的妻子,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第十个女儿。所以,渊明的母亲,不仅是陶侃的孙媳妇,而且还是陶侃的外孙女。

这个士族家庭的环境,给陶渊明的思想性格带来了种种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但是,却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优越的物质生活或社会地位。因为他的家族,不是像王、谢那样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世家。何况他又不是陶侃的嫡嗣子孙。

陶渊明的父亲大概死得很早,在他少年时代,家道已经衰落。他的《与子俨等疏》说自己“少而贫苦”。《自祭文》说:“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11],绤冬陈[12]。”这些片言只字都是他少年生活的实录。当然,他的家庭究竟还是士大夫家庭,生活尽管贫困,总有一点田地产业的收入来支持全家布衣蔬食的俭朴生活。

陶渊明少年时代,物质生活虽然很贫困,精神生活却是相当丰富的。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干宝《晋纪总论》)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士大夫那样学习了《老子》《庄子》这些必读的玄学经典著作,而且还学习了儒家的《六经》。他的《饮酒》诗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这一点是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关的。他曾祖父是有儒家务实进取精神,不满老、庄思想的人。他外祖父孟嘉,在庾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的时候,也曾被庾亮选为劝学从事。他少年时代对儒家经典的浓厚兴趣,正是和这个家庭背景分不开的。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少年时代对《史记》也是非常喜爱的。至于其他的书籍,如先秦汉魏以来的许多史学、文学著作,就不必多说了。

这些儒家、道家的经典,史学、文学的名著,在陶渊明年轻的心里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儒家的经典教导他有所进取,道家的哲学又教导他有所不为,这些互相矛盾的哲理,使他在进入社会以前,已经对人生道路有了种种的设想。他的《感士不遇赋》开头就说,人是万物之灵,有意识和智慧,有伦理和纲常,就应该有自己所坚持的理想和信念。或者是“击壤以自欢”[13],或者是“大济于苍生”,二者都不失为一种理想,都可以“傲然以称情”。但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了“击壤自欢”的隐居道路,而且事实恰恰相反。他回忆少年生活的一些诗句告诉我们: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14]。(《杂诗》)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

这两段诗里,洋溢着他青年时代乐观奋发的热情,身在江南,却幻想着西北和东北的边塞。从这些意气飞扬的浪漫诗句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他曾祖父陶侃念念不忘“致力中原”、重新统一中国的抱负对他有一定的影响。前面提到,陶渊明十九岁到二十一岁的时候,东晋王朝曾经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并收复了徐、兖等六州。这些诗句中洋溢着的少年豪气,很可能是这些胜利所激发的。

不过陶渊明少年时代的生活还有另一方面。他从小在邻近长江、鄱阳湖、庐山的浔阳柴桑的乡村中长大,朝夕和美丽的山水田园景色接触。他生活的时代,又是自然美感在人们意识中日益显豁的时代,《世说新语》里可以看到东晋人赞美山水的许多名言隽语。老、庄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和美妙的寓言,《诗经》《楚辞》以及汉魏以来诗歌、辞赋和散文中描绘自然的许多精美的片段,又给他以丰富的启示。因此,他从小也就喜爱自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萌,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15]。(《与子俨等疏》)

也正是由于喜爱自然,他竟给自己取了一个“五柳先生”的别号,并且模仿庄子的寓言,写了一篇别致的《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16]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17]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这篇小传,正是他青年时代淳朴坦率的生活风貌呈现。从中我们又会联想到他和他外祖父孟嘉的思想性格是有某些相似之点的。

陶渊明大约在二十岁以后结了婚,第一位妻子姓什么,无法考证,但不久就死了。他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所谓“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18]”就是指这件事。不久之后,他续娶翟氏。翟氏很贤惠,“能安勤苦”,后来和他一起躬耕。他有五个男孩子。长子俨,小名阿舒,可以肯定是前妻所生。其余四个孩子俟、份、佚、佟,小名阿宣、阿雍、阿端、阿通,大概都是翟氏所生。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在二十九岁进入仕途以前,人生道路还只是刚刚拉开序幕,生活的方向还没有完全确定,他的志趣是有变化、有矛盾的,有时很豪放,有时又很淡泊。但是,无论豪放或淡泊,其中都有一种“无乐自欣豫”的青年人的乐观情调。

注释

[1]《晋书·陶侃传》。

[2]功成名就后能自动辞官归家,受皇帝宠爱能不迷惑矜骄。

[3]在朝廷和地方的内外职位上都以正直闻名,恩惠能普及所管辖的全郡千里之内。

[4]身入宦途。

[5]无论官位升降得失,都无喜怒之色。

[6]二十岁。

[7]五十岁。

[8]桓温。

[9]弦乐。

[10]管乐。

[11]没有吃的喝的。箪(dān),装食物的容器。

[12]冬天还穿着葛布的单衣。绤(chī xì),葛之细者曰,粗者曰。引申为葛服,此指夏季衣物。

[13]过独善其身的隐居自得的生活。

[14]幻想远走高飞。翮(hé),鸟的翅膀。翥(zhù),高飞。

[15]远古伏羲时代的人。

[16]去。

[17]安然自得。

[18]古代丧妻或丧夫,都称为“偏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