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商税之道
待萧嗣业离去,裴炎恭敬上前微微欠身,问道:“太子殿下,萧鸿胪所言之事...”
作为东宫臣子面对外人时就得同仇敌忾,可是他也不想稀里糊涂的得罪人。
李弘早已料到裴炎会有此问。
他神色平静,目光缓缓扫过三人,开口问道:“三位爱卿,对于居住在大唐境内的胡人,你们是如何看待的?”
“这...”
郭忠有些犹豫。
李弘笑道:“跟孤议事,你们畅所欲言。”
郭忠思量了一下率先开口回答道:“臣认为有一部胡人恪守规矩,本分做人,倒也相安无事;剩下的一部分胡人却是鱼龙混杂,其中不少人不乏操持各种见不得光行当,对长安的治安有不小的影响。”
崔玄喡闻言连忙点头附和道:“郭舍人的观点极为中肯,臣深以为然。如今居住在长安城中的胡人之中,有不少是亡国之奴,他们心中依旧暗藏复国之志,平日行事毫无尺度,实乃长安城内局势混乱的一大根源。
崔玄喡、郭忠二人侃侃而言,只有裴炎眉头紧锁,一言不发,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李弘见此情景,并不催促,转而看向郭、崔二人问道:“你们二人都深知胡人在长安城的危害,难道鸿胪寺对此会一无所知吗?”
崔玄喡微微一愣,拱手问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是因为利益。”裴炎突然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说道:“只有足够的利益,才能包庇无底线的犯罪。”
李弘微微颔首,裴炎看问题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真是一语中的,便夸赞道:“裴卿所言极是。”
崔玄喡立马求证道:“如此说来金吾卫近来的所作所为皆是殿下授意的吗?”
“不曾!”
李弘果断摇头,神色坦然道:“是东宫有人借金吾卫之手想惩戒一下波斯人,孤得知以后并未加以阻止罢了。”
裴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目光紧紧盯着李弘,问道:“太子殿下此举,恐怕另有深意吧?”
“确实有一些尚未成熟的想法,今日正好请诸卿一同参详。”
李弘也不隐藏心中的想法,说道:“长安东西两市其繁华程度诸卿想必都有所了解。然而诸卿可知在两市的商人之中,我大唐子民占了多少?”
三人听闻此言皆是一愣。
自古商贾之道为贱业,他们平日里他们怎会去关注这个问题。
“仅仅只占一半。”李弘接着说道:“其余的商人,皆是胡人。”
“竟如此之少?”
崔玄喡和郭忠不禁脱口而出,满脸皆是震惊之色。
“你们可知在东西两市每年能够售出多少商货,商人能从中获利多少?我大唐在东西两市又能收取多少税钱?”李弘继续追问道。
见三人依旧一脸茫然,李弘语气加重说道:“孤告诉你们,他们所获利润之巨实乃令人惊心,其数额足以抵得上江南一半的田赋,而大唐未曾向他们征收半枚铜板的税。”
在大唐统治时期江南地区尚未得到彻底开发,还并非中央财税的重要来源之地。
即便如此,江南的田税也占到了大唐赋税总额的五分之一。
李弘拿江南田赋来比较,就是想让三人能更直观感受一下东西两市的繁华以及胡商获利有多丰厚。
如若没有如此巨大的利益吸引,那些胡商又怎会不远万里,翻山越岭、涉水而来到大唐经商呢?
郭忠震惊得合不拢嘴,呆立当场不知该如何作答。
崔玄喡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唯有裴炎似乎猜到了李弘的想法,双目圆睁,猛地看向他质问道:“太子殿下,莫非要在西市征收商税,行那与民争利之事?”
郭忠听闻不假思索地劝阻道:“殿下,此事还望您三思啊!”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从未有过向商人大规模征收税收的政令。
况且如今大唐国库还算充盈,尚未到需要通过征收商税来阻碍商品流通的地步。
“裴卿,东西两市之中大唐商人仅占一半,其余皆是胡商,何谈与民争利?”
李弘冷冷一笑反问道:“难道裴卿不知道,这些胡商在大唐赚得的钱财,又回都被他们反哺到家乡,发展本国实力,之后便能继续对付大唐吗?他们何曾因为自己在大唐赚了钱,就想让我大唐百姓从中受益?”
裴炎被问得哑口无言。
只因太子所说的这一切皆是不争的事实,他根本无从反驳。
李弘继续说道:“再说了,孤只是打算向那些富商征收商税,何时说过要向普通小贩伸手要钱了?这怎么能叫做与民争利呢?普通百姓辛苦种地,一年到头又能得几个钱?而一个商人贩卖货物,又能获利多少?你们可曾仔细算过这笔账?”
裴炎沉默却显倔强。
李弘见状,更加气愤了忍不住大声怒斥道:“若是没有算过,就回去好好做调查,待算清楚这笔账,再来孤的面前发表你们的长篇大论,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只知道人云亦云,自己毫无主见。当下大唐疆域比太宗之时大了多少,然而国库收入却未曾见得充盈起来,这是为何?就是因为你们一个个眼瞎,不曾想富商豪绅征税,只知道敲穷人的骨髓,这能持强凌弱,能敲出几滴血汗来?”
说这番话的时候,李弘真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怒火。
历朝历代都施行“以农为本”的国策,大唐亦是如此,这没问题,土地才是百姓生存的根本。
然而大唐并未因此而“重农抑商”,否则又怎会设立东西两市,又怎会让如此众多的人参与到买卖交易之中呢?
可是那些因商业而获利丰厚的商人却从未缴纳过一分一毫的税收,反而因为这几年战争频发,普通百姓的徭役负担日益加重。
李弘本想日后再慢慢改革财税问题,不曾想今日谈到此事,他看到三人对此政策的抵触态度以及认知偏差,实在忍不住才大发雷霆。
“太子殿下...”
裴炎还欲争辩却被李弘吼止,怒道:“你给我闭嘴!”
裴炎脸色涨得通红,心中仍有不甘,还想要继续争辩。
李弘却继续发问诛心之言,冷冷道:“平康坊去过吗?你们平日里应该经常去吧。看看里面那些纸醉金迷之人,除了王公贵族,最多的是哪类人?是那些兢兢业业耕地的农民吗?还是上阵杀敌的将士?亦或是辛勤劳作的普通小贩?”
李弘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是商人,亦是胡商。”
“臣无话可说。”裴炎不屈道。
即便知道太子所言属实,他无力反驳,但内心深处却依旧不愿认同李弘的观点和想法。
“请殿下恕罪!”
崔玄喡和郭忠见状也连忙躬身向李弘请罪。
然而他们的态度与裴炎一样对李弘的这一番言论内心并不认同。
李弘有些无奈。
这是上千年来深深根植于统治阶级思维中的固有观念,就像一道枷锁,不是仅凭他几句言语就能轻易打破的。
只是征收商税对大唐有多重要性,唯有李弘自己清楚。
就以两宋为例,只要抛开军事方面不谈,能被誉为华夏历史上最富裕的王朝,不正是因为北宋时期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吗?
而今大唐商业繁华不逊两宋,不仅有通往西域的商路,还有海上的贸易之路。
有如此繁华的商贸却不征收商税,反而将税赋重点放在农民身上,就真是愚蠢至极了。
不过李弘也清楚此事干系甚大,不宜操之过急,便长叹一声,说道:“此事就此作罢,以后也不要再议论了。”
三人连忙躬身领命。
今日李弘召集裴炎三人,除了有意提防萧嗣业,准备想跟三人讨论一下辽东局势。
只是没想会出现这一幕。
于是,待三人情绪稳定,大殿之上气氛缓和,他便继续说道:“今日孤召集你们前来,主要是想与你们商讨一下辽东的局势。如今,新罗使团已经抵达长安,想要与我大唐议和,然而圣人和娘娘却不同意,仍打算继续与新罗交战。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言罢,见三人陷入沉思,转身向杨恩吩咐道:“杨内官,派人将张柬之、娄师德以及姚崇等人都召集到崇教殿,今日就让大家都来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想法。”
杨恩领命大步离去。
李弘也大步走出崇教殿,想要透透气。
这时,刘童快步上前,低声说道:“禀殿下,扶余隆求见,此刻正在明德殿等候,不知老奴该如何回复他?”
“走,去见见他。”
李弘说罢,便大步朝着明德殿走去。
此前,他曾让扶余隆散播百济有金矿的消息,想打算借此算计新罗一回。今日扶余隆前来求见,想必是有了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