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3 尊重孩子:从蹲下说话开始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在与家长、老师相处时,并非处在平等的地位,也不总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开心与放松,他们在小心地观察父母和老师的举动,判断我们的心情与可能的动向。
家长觉得,自己辛苦打拼都是为了孩子的幸福生活与快乐成长,既然自己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就理应懂得感恩、刻苦学习。但事实上,很多孩子并没有因为父母全心全意的付出而感到快乐无忧,尤其是在谈到学习的时候,他们甚至在父母面前战战兢兢,唯命是从,不敢对父母安排的各种辅导班与学习任务提出异议。
很多教师也不自觉地对学生过度管束,使学生习惯于服从,慢慢消磨了自己的好奇心与主动性,最终把学习当成了机械地完成任务。
比如,一次很普通的语文测试后,笑鸿请我给他讲解试卷。虽然他已提前告诉我说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还是发现了他让人忍俊不禁的小动作:他一面回应我的讲解,一面用右手看似不经意地折卷着试卷的右上角。我瞥见了老师用红笔在上面写的“良”字,但我很好地配合着他,装作没有注意到他的小动作,也没有问成绩。
这个小场景引起我的思考:我们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是否真正尊重了他们的感受?孩子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免受“疾风骤雨”的心理,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家庭教育中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这里有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女孩在学校故意向内衣里倒水让自己受凉,因为她发现只有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平日严苛的爸爸才会关心自己。
在爱的庇护下,“都是为你好”成了许多父母为孩子抉择人生道路的出发点,对孩子的学习规划、兴趣培养和社交活动等,父母常常以自己的经验和认知为孩子铺就一条条他们认为的坦途。即便父母和教师基于自身的经验和认知做出的决定确实能让孩子少走弯路,但孩子毕竟要有自己的成长体验与价值判断,否则当他们离开父母与教师后,面对复杂境况时,又如何独立解决问题呢?
令人惋惜的是,不少父母与教师似乎很难完全信任孩子的自主能力,很少给予他们作为独立个体应有的空间和尊重。孩子往往被期望成为顺从的执行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这种教育的局限性在于,教育者看不到孩子,漠视孩子蕴藏的巨大潜力。
对此,我们要反思,应该把孩子置于怎样的教育位置,才能让孩子在平等交流中自主、自信地成长?
尊重孩子,要走进孩子的心灵
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提醒我们:“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小孩子,只是多数的人都忘了。”
作为家长和老师,当我们与孩子们相处时,需要经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只有我们回到过去,重新成为那个充满好奇和梦想的孩子,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从而让教育的目的更好地达成。孩子毕竟也是在成长中的独立个体,他们和成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情感、思想与表达。
例如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祖孙三代虽然每天处于同一个时空,却生活在三个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世界。
我们的父母会省吃俭用,剩饭剩菜不舍得倒掉,习惯于让我们多吃饭,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物质匮乏的深刻记忆。他们教育孩子要“听话”,这源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强调家庭秩序、尊卑分明的传统;他们注重经验传承、尊重长辈的智慧,因为他们成长的年代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长辈往往被视为知识与经验的主要来源,孩子对父母的遵从是获取生存技能与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借助高考从乡村、小县城突围出来的我们,则试图改变父母的饮食观念,告诉他们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与适量摄入的重要性,而非单纯追求多吃;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一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孩子表达自我、参与决策;另一方面又滑入自己的经验误区,按照自己的经验去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希望孩子像我们一样通过考上名牌大学来改变命运。所以,我们这一代人接受不了孩子的成绩不如父母。
而作为“数字原住民”一代,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多元的信息来源与价值观念。他们具备网络原生身份,从小就习惯了在线生活,数字生存是其日常生活常态;他们善于多任务处理,效率较高;喜欢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他们的消费观念更注重个性化、体验感和价值观契合;相对于传统的纸媒阅读,他们更习惯于通过屏幕阅读大量信息,适应快速的信息流动和更新;在思维方式上,他们拥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善于利用超文本、超链接的思维方式(被称为“蚱蜢思维”),跳脱于线性逻辑,不喜欢受制于既定框架与长辈的管控,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并主动进行知识探究。
由于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社会发展等因素,三代人在观念上存在很大差异。老一辈可能更倾向于节俭、服从于实用主义,中青年一代可能更看重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而年少一代则可能更关注个性化、多元化的成长路径。这些观念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体适应与生存策略的体现。
事实也的确如此,三代人谁也改变不了谁。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每一代人都能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自由地追寻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包容的态度通过开放的对话、理性的讨论,增进彼此的理解,寻找共识,促进不同观念在家庭中的和谐共存。这才是面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差异时,最为明智且有益的做法。
有了这样的认知,当孩子拿起画笔,准备在画布上释放他们的想象力时,家长不要急于把孩子塑造成画家,在充满色彩的世界里,孩子的画作远非简单的涂鸦,它们是孩子内心世界和独特视角的真实映射,是他们纯真天性的自由表达。所以,家长要摒弃成人的偏见,给孩子一片无拘无束的创作天地。
同样,当我们看到孩子的涂鸦作品时,也不要急于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而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去感受孩子独特的创意。
让孩子与自己平视
父母都习惯于拉着孩子的手走路,可当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却全然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手臂需要始终向上伸得很高,才能牵住大人的手。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始终向上伸直胳膊被巨人拉着手走路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在学校经常与学生合影,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会蹲下身或弯下腰,让孩子与我齐头并肩,从同一个高度看向镜头。与孩子交流时,我也总是尽可能采用与孩子平视的高度,让孩子从视角与内心都得到“校长和我很平等”的暗示。一位家长在写给学校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有一次,咱们校长给孩子送水壶,校长是弯下腰递给孩子的,并且和孩子“闲聊”了几句。这不只是一个暖心的举动,更多的是传递了“平等、尊重”的大气与格局,孩子能够遇到这样的校长,实在是幸运!
这就是我提倡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家长和学校都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考虑与孩子的互动,设计适合儿童成长的有针对性的活动。站在儿童的视角,我认为,校长首先是一个“符号”,是孩子世界里遇到的一个重要的权威人物。为了助力孩子自信地成长,我总会充分用好“校长”这个象征符号。
孩子到校长办公室送活动请柬,将请柬递过来,说:“校长好!我们邀请您参加清明诗径[2]活动。”说完,转身就要走。这时我会笑着说:“别急!先坐下。”我会以轻松的语气和孩子聊聊学习、生活、社团等话题。这就是给孩子的成长助力。孩子从校长室走出来,内心会有这样的体验:哇,今天我在校长室坐了一会儿,还跟校长聊天了。
这样的聊天,可能会让孩子不再胆怯与老师或陌生人谈话。
所以,在校园内遇到孩子跟我打招呼:“校长好”,我都会微笑回应:“你好!你的书包很可爱!”或者问一句:“上什么课了?”“吃什么饭了?”“怎么这么开心啊?”等,和孩子多说这么一两句话,就能让孩子感受到被校长关注的暖流。
放学的时候,整班的同学都在校门口跟我说“校长再见”,我在一一回应“再见”的同时,眼睛会与每个同学碰撞——孩子们希望被看见,我们要满足这种成长的心理需求。认知心理学认为,眼神交流是人际间能“传神”的非语言交流。
但很多时候,家长会忽略孩子的交流愿望。比如家里有客人或在宴会上时,父母正在与客人闲谈,孩子过来拉着爸爸的胳膊:“爸爸,我想……”爸爸可能会不耐烦或碍于客人在场而和蔼地说:“爸爸正在跟叔叔谈事,你先一边玩去。”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认为只有大人之间的谈话才是重要的正事。大人们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对孩子充满好奇和探索欲的声音置若罔闻。日复一日,当我们不断地推迟与孩子的交流,甚至忽略他们的感受时,就可能无意中向他们传递了一个信息:“你在大人眼里不重要。”这个无声的信息,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渺小而无足轻重。这种感觉,如果不及时加以改变,就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种下自我怀疑的种子,让他们难以形成对自我需求的关照,影响他们的自尊、自信和人格发展。
当孩子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同的愿望未能实现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失落和沮丧,慢慢地,他们可能会选择关闭自己的心扉,或者通过一些特殊的行为来吸引大人的目光,寻找存在感。
我在与朋友交谈时,如果朋友的孩子过来打断我们,我总会停下谈话,转向孩子,看着他的眼睛听他诉说,并认真做出回应。孩子得到了倾听和回馈后,就会开开心心地转身去玩了。对孩子真正的爱与关切,就是细致地关注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对此给予积极的反馈。当孩子的真实需求和自我存在感得到满足时,其成长的过程就会一路花开。
再比如,很多家长和老师给孩子拍照时习惯于用俯视视角拍摄,其实只要改变一下拍摄角度,就更能凸显孩子的主体感与活力,甚至拍出“大人物”的感觉。比如请孩子站在高处,拍摄者仰拍;或者拍摄者趴在地上,从低位向上拍摄等,都能拍出不一样的效果。
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
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也会有很大差异。有的孩子习惯于默读记忆,有的孩子则喜欢朗读背诵;有的孩子记得快,忘得也快,有的孩子记得慢,忘得也慢。父母不能苛求自己的孩子必须达到“别人家的孩子”的学习状态与成绩,那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给孩子造成无端的心理压力与焦虑。
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培养,是潜能的激发,要让孩子逐步把握好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节奏——当别的孩子已经做了三道题,我们的孩子哪怕只完成一道题,也要让他感受到那份自我超越的喜悦。怀有“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心态,你会从每天催促孩子的快节奏生活中惊醒,会跟孩子一起闻到路边的花香,听到秋夜的虫鸣,感到拂面的春风。当牵起孩子的手,看到孩子清澈的眼睛的那一刻,你会感受到这是最真实的陪伴。
那天中午有会,我就提前去餐厅吃饭。经过操场时,我看到一个班正在上武术课,一个胖乎乎的男生动作比划得令人忍俊不禁。我想去跟他聊几句,又考虑到这是在上课,就没有上前。吃饭时,我与一位班主任老师坐在一起。我问:“临近期末了,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如何?”班主任说:“大多数同学很不错,学习热情很高。只有一个同学状态不太好,早晨来了盼着吃午饭,吃完午饭想着放学。写字潦草,考试只做选择题,各科考试分数都是个位数。”了解到这个同学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不够和孩子自我要求不高、自律性薄弱等信息后,我对班主任说:“这样吧,吃完午饭后,你带这位同学来我办公室一趟,带上几本课本和笔记本。我跟孩子聊聊。”
故事的发展如你所想,推门进来的正是这个可爱的男孩。他显然有点紧张,双手相互揉搓着,如受惊的小鹿般,眼神四处躲闪。邀请男孩和班主任老师坐下后,我送了男孩学校喵视觉工作室同学设计的几个文创产品——康奈尔笔记本、口罩、尺子等,以此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请孩子做了自我介绍后,我翻看了孩子的课本、笔记本,发现他的书写的确不整齐。
我请孩子坐在我的办公桌前,让他写几个字给我看。如我所料,他的握笔存在三个问题。
1.食指的指肚软塌,拇指与食指又握得太紧,导致写出来的字僵直呆板。
2.拇指、食指握笔太靠近笔尖,眼睛看不到笔尖的旋转方向,需要低头侧着看笔尖滑动,这样写出来的字一定是拘谨、放不开的。
3.手向里弯曲,导致书写歪斜,力度不够。
根据我的观察,孩子书写不好的原因大多是握笔姿势不正确,这个问题老师和家长从一开始就要关注。关于握笔的问题,我向孩子介绍,写字要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正确姿势,我站在他身后握着他的手,纠正着他握笔的姿势写了几个汉字。他的领悟力还是很不错的,只是长期缺少家长的关注,导致他对书写和学习问题的放任。表扬了他的进步后,我顺势对他的上课听讲、记笔记、写作业等提出了要求,跟他约定每周给我看一下他的笔记和作业。
期末考试时,这个孩子的语、数、英三个学科的成绩分别跳升到50分、60分、67分。暑假期间,班主任老师又多次与他的家长进行电话家访沟通,询问孩子的假期学习、身体锻炼等情况,得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甚至还坚持每天练字。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悉心的关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孩子愿意被遗弃在孤独的角落,也没有孩子甘于平庸。然而,生活的旅途总是充满了意外和转折,一些微小的事件,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可能会让孩子们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问题”和“孩子”之间,家长和老师要首先看到“孩子”,而不是“问题”。
作家刘亮程这样乐观地期待:“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早晨,时候到了会自然醒来。”但帮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鸟语花香的清晨,我们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