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帝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局势突变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掌印太监喝了一嗓子,金殿中嘈杂的声音,这才戛然而止。

所有文武百官,不管是准备了奏折的,还是空手而来的,此时大家都是一模一样的,噤若寒蝉。

汪秀廉坐着不说话,群臣也都跟着他蓦然无语,无一人敢站出来当出头鸟。

金殿当中,陷入一片诡异的安静。

“诸位爱卿,今日无事,便早些退朝吧。”

龙椅上,楚渊不耐烦的一笑,话音未落,他便起身欲走。

管他什么三朝元老,楚渊可没兴趣,惯着汪秀廉的毛病。

“陛下留步,老臣有本要奏与陛下!”

一看楚渊真要走人,汪秀廉终于坐不住,先开了口。

“哦?你这老头,如此面生,朕应该没见过你吧?母后,这老家伙是从哪冒出来的?公然叫朕留步,朝中怎会有如此无礼之人!”

驻足细看了汪秀廉两眼,楚渊假装一副勃然大怒。

珠帘背后,太后还在寻思汪秀廉为何而来,想着如何对付这老贼。

楚渊突然出言不逊,直把陈婉君气的脸色都暗了几分。

就连她陈婉君都不敢跟汪秀廉如此说话。

楚渊当真是大胆包天!

汪秀廉咧嘴,露出一丝冷笑。

一双老眼从楚渊身上跳过,直直盯着珠帘背后的陈婉君。

“娘娘不曾与殿下提起过老臣吗?呵呵,看来,是老夫卧病太久,太后已经忘了老臣啊!”

“太师言重了……”陈婉君端庄一笑,“你是三朝元老,大楚当之无愧的股肱之臣,哀家岂会将你忘了?”

“哀家只是怕皇帝搅扰了太师养病,这才未与皇帝提及过你。”

“哀家也是一片好心,太师虚怀若谷,应该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而动怒吧?”

“当真如此?哼哼,看来,还真是老臣不识好歹,误会了娘娘的一片好心呐!”

金殿当中,两人唇枪舌剑,开始在明面上较量起来。

楚渊表面装傻充楞,实则他的内心却平静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地静静看着眼前的热闹。

楚渊之前还想不明白,明明妖后已经权势滔天,却迟迟不肯动手,除掉碍事的荆楚大臣。

现在,楚渊心里的疑问终于是有了答案。

原来,汪秀廉一直窝在柱国府装病,这一装就装了五年。

五年隐而不发,汪秀廉的耐心和城府,可见一斑。

两个千年的老狐狸,互诉聊斋,满嘴鬼话。

汪秀廉对上陈太后,可把楚渊给看乐了。

“太师叫住皇帝,不是说要有本要奏吗?”

“当然!”

汪秀廉哼了一声,转身对着楚渊随便拱了拱手:

“陛下,近日有人向老臣检举说,外戚陈家,贪赃枉法。”

“老臣身为当朝太师,不敢懈怠此事,遂派人暗中调查,而今终于有了结果,证据确凿。”

“陈家的罪证,就写在这折子上边。”

“老臣斗胆,还请群臣与陛下过目!”

汪秀廉年老体衰,摸出折子的手都有几分哆嗦。

刘樊恭恭敬敬地从汪秀廉手里接过奏折,在满朝文武之间传阅。

“这……”

“方大人,你来看看。”

“啊?这……还是请黄大人过目吧!”

……

一张奏折,像是烫水山芋一般,被群臣丢来丢去。

但凡是看过一眼奏折的人,全都脸色变得煞白,无一例外。

外戚陈家的人,更是如此!

妖后行事谨慎,从不留下破绽。

陈家的罪证,怎么可能落在汪秀廉手里?

楚渊正在狐疑。

掌印太监已经下去,将汪秀廉的折子传来上来,双手奉给楚渊查阅。

“嗯?”

楚渊翻了两页,脸色也不由变了几分。

汪秀廉所谓的证据确凿,居然就是白纸一张!

那奏折是一张无字天书,楚渊一直翻到头,也看不到半点墨迹。

正因为如此,楚渊才感受到了一股莫大的压力。

汪秀廉这一纸无字罪状,让楚渊猛然想到了一个人。

指鹿为马的赵高!

两人行径看似不同,实则如出一辙,异曲同工。

“太师,你莫不是老糊涂了吧?”

“那一张白纸来戏弄朕,你这可是欺君之罪!”

楚渊攥着奏折,故作恼怒。

汪秀廉根本不怕楚渊半分,反而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哈哈大笑,“陛下,您有所不知。”

“老臣这份奏折,呕心沥血,上边所用的墨迹也是另有玄机,唯独聪明人,才能看到字迹!”

“陛下若是不信,可将老臣的奏折,与娘娘瞧瞧。”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汪秀廉,你是要说……朕是那愚笨之人吗!”

楚渊当堂大发脾气。

汪秀廉能装病五年,楚渊自问没那么好的定力,也要继续装傻充愣下去。

相反,他可不会惯着对方。

他要装作极度愤怒的模样,继续激化双方矛盾!

“皇帝,将太师的奏折给哀家看看。”

“母后!他、他分明就是欺辱我孤儿寡母!母后你不要上了他的当!”楚渊一脸为太后着想的样子,满是对汪秀廉的不爽。

“哀家知道分寸,皇帝,你不要说了!”

“是,母后!”

楚渊假装臣服,把手里捏着的奏折直接丢给了掌印太监。

这小小的细节落在汪秀廉的眼中,又有另一种不同的解释。

正如荆楚大臣一直汇报给他的情况:皇帝,已经被陈婉君架空了!楚渊对妖后言听计从。

拿到那份折子,就算是陈婉君的定力,都不由得手抖了一下。

汪秀廉指鹿为马,陷害陈家,连欲加之罪都懒得去编。

说白了,这无字奏折,就是一封写给陈婉君的敲诈信。

“太师所奏,果然不虚。”

“哀家一定约束陈家子弟,早日查明真相!不知太师,意下如何?”

盯着折子看了两眼,陈婉君果断选择低头。

汪秀廉的独子手握重兵。

若是逼急了这老贼,大楚的江山,恐怕顷刻间就要分崩离析,陷入战乱。

一张无字奏折,是汪秀廉的警告,也是敲打。

借着这折子,汪秀廉震慑了群臣,稳住了太后,可谓是一箭双雕,老辣至极。

一番波折,朝会散去。

以往嚣张跋扈的陈家人各个抱头鼠窜,闷头往金殿外边走。

荆楚大臣却是各个昂首挺胸,步伐稳健。

汪秀廉出山。

这朝中的天,也跟着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