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所感 所思”与“喜悦 感念”
“静、爱、喜,与我们仅有一念之遥——首先,摒除万念。”
——迪肯·贝廷格(Dicken Bettinger)
关于这项法则,我想有所补充:人之所感,源于人之所思。更确切地说,只有我们起心动念,负面情绪才有机可乘。
我们并不需要彻底摒除负面情绪。在特定情境下,负面情绪反倒于人有益,比如孤身一人走在寂静、幽暗的巷子里,油然而生的恐惧感。
在生死攸关之际,这类负面情绪或可为人争取一线生机,但鉴于大多数人的生存环境不致险恶至此,通常而言,负面情绪弊大于利。
接下来的讨论将建立在这一前提上:我们并未身处生死存亡之际,负面情绪在我们所处的多数情境下,于人无益。
鉴于我刚刚提出了“人之所感,源于人之所思”,许多人可能据此认为,只有美好的念头才会滋生正面情绪。
俗语云:事实胜于雄辩。接下来,不妨拨动你的念头,让它为自己代言。
从你的脑海里翻出你人生最快乐、最有爱的一次经历,让当时的感受尽可能汹涌地再次席卷你,在那份喜悦与爱意中停留至少30秒。
在那个爱与喜的极致时刻,有哪些念头在你的脑海里泛起泡泡(我想知道的不是那一刻你在做什么,而是有哪些念头曾划过你的脑海)?
面对这个问题,许多人意识到,那一刻,他们的念头处于放空状态。另一些人想的则是“感恩这一刻”或“我太开心了”。
如果浮现在你脑海里的答案也是“感恩这一刻”,那么,你是在这个念头出现之前还是之后感受到了喜悦与爱意?
用10~15秒考虑这个问题。
怎么样,有什么意外的发现吗?
有意思的是,在人生最快乐、最有爱的那一刻,大多数人什么都没想。至于那些想要“感恩这一刻”的人,他们对爱与喜的感受先于这一念头出现。
也即是说,他们先有了感受,才进而有了念头,而并非由念头滋生了感受。
至此,一个真理跃然而出:正面情绪的生成并不依赖于人之所思、所想。
真理之为真理,是因为它的存在令人无可辩驳。在一手的、亲身的经验面前,一切道理都是苍白的。我不需要煞费苦心地向你证明或解释上述真理,因为在刚刚的测试中,你的亲身经验已经对它做出了验证。
那么,诸如爱与喜等正面情绪,为什么能够不受念头的支配而自发生成?
这是因为,爱、喜、醉、狂、敬等诸般状态皆发自人之天性。这或许很难令人信服,毕竟若是天性使然,它们为何不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感受中?稍后我会对这一疑问做出解答。
天性,即世间万物的天然状态(环境尚未对此状态施加影响或赋予修饰)。要了解一件事物的天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观察自然万物的初生状态。
比如婴儿的天性。初生婴儿(没有遭受虐待、忽视,也没有身体疾病)的天然状态是什么样的?是一生下来就紧张、焦虑,畏首畏尾?还是天真爱笑,心不设防?
静、爱、喜皆是人之天性。因此,我们想得越多,就越远离天性;同理,当我们感到压力重重,不堪重负时,就说明我们思虑过甚了。思虑越多,负面情绪的强度就越大。
反之,想得越少,正面情绪的强度就越大。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少做些思考,反而会收获更多正面情绪。
为了验证这一点,不妨在脑海里搜索一些曾给你造成压力和焦虑的经历,回忆一下你当时都想了些什么。
用1~2分钟时间做这件事。
然后,再回忆一下那些最开心、最有爱的时刻,看看当时有哪些念头。
用1~2分钟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再去验证和消化你刚刚得出的真理。
我的导师为了让我理解这个概念,曾做过一个类比:我们的大脑好比一块车速表,但它计算的不是每小时跑多少公里,而是每分钟想多少事情。我们想得越多,车速表的指针就越远离原点,如果我们想得太多,指针就会指向红色区域。这时,我们便会感到压力过大,筋疲力尽,怨怒交加。
令我们压力巨大的不是我们在“想什么”,而是我们“在想”的行为本身。我们“想了多少”与我们承受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的量级是直接相关的。当我们感到特别沮丧、疲惫、焦虑、沉重时,这意味着我们正在思考;思考得越多,这些负面情绪就越强烈。
这即是说,制造痛苦的不是“人在思考什么”,而是“人在思考”。
总之,对静、爱、喜等正面情绪的体验,并不依赖于刻意的积极思考。对这些情绪的感受发自人之天性。然而,一旦我们开始认真思考脑海中跳出的念头,通往“无限智慧”的大门便就此关闭,压力、焦虑、沮丧和恐惧也随之席卷我们,取代了那些原本发自人之天性的情绪。我们的种种痛苦与我们在想什么无关,而是源自“想”这个行为本身。负面情绪的强度与我们是否想得太多有着直接关系。少做些思考,给内心多留些空间,正面情绪便自然而然地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