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乱世皇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天赐神典

搞定贾南风,有富可敌国、势力触角遍布中原的贾氏豪门背书。

粮食问题,应该能够就地解决。

李瑜想着要不要尽快穿越回去,携带废铁来人前显圣、显露神迹。

瞬息之间,就放弃了这冲动的想法。

来回穿越一次需要两点天命点。

天命点具体赚取方法,就目前看来,只有达成系统那不知怎么判别的成就,才能获得。

这10点成就点数,算得上是新手礼包,用一点少一点。

鬼知道下一个成就怎么达成。

现在仅仅只有9点了,得省着花。

他思量着,等李启元将诸臣捐赠的银两和珠宝玉器整理成册。

然后找个借口,贪腐一些,用于在另外一个世界换取物资,让这趟有目的的穿梭,变得一举两得。

一连三日,李瑜都在后宫和阴丽华卿卿我我、腻腻歪歪,像极了不上朝的末世昏君。

这不是李瑜沉溺温柔乡、软了英雄骨。

他在等,等贾南风的答复和李启元的统计清册。

这日午后,阳光明媚,李瑜刚品完朱唇,坐在御花园树下品着并不怎么可口的御酒,心情有些焦躁。

虽笃定贾家会答应他的条件,但事无一万、就怕万一。

李瑜思量着,要两条腿走路,唐国和北边的燕国交好,当今燕国国公,还是他名义上的姐夫。

似乎可以考虑去燕国借粮、买粮。

可即便能从燕国搞到粮食,运输却也是大问题。

且不说运输的人力和畜力,路上的损耗。

光是隔着的齐、梁二国,借道都是难以解决的难题。

一旁的阴丽华看着李瑜在沉思,也不出言打扰,安静地跪坐在绣榻下首煮茶。

这时,司礼太监刘御扯着尖锐的鸭嗓子。

“君上。李主事有要事禀奏。”

外臣本不被允许入内宫,怕乱了后宫。

这在新时代、新青年的李瑜看来,简直是封建遗毒。

若是能被大臣勾走的后宫女子,他不介意送给对方,收买人心。

若是他在乎的,如阴丽华,他不相信会被人勾走。

若真发生了,他更不会介意杀人灭族。

于是乎,李瑜昨日下了道令,国之重臣若有要事,可奏请入宫,不得误了政事。

这不,李启元拿着户部统计好的捐资账本,屁颠屁颠地来了。

打开账本,蝇头小楷工工整整、漂漂亮亮。

可记账的方式让李瑜不敢苟同,竖着书写不说。

数字是“壹貳叁肆伍”,写个748519,都要写成“柒拾肆万捌仟伍百壹拾玖”。

这是十分繁琐,而且这户部,似乎连小学生都学的统计表格都不会。

直接把李瑜看得头昏眼花,只有珠宝玉器那一页,稍微看得清楚一些。

诸如“象牙戒指一对”、“翡翠白菜一枚”、“白玉枕一双”等等。

将账本递还给李启元,李瑜开口道。

“寡人只要结果。”

“回禀君上,这次受捐,得金两千八百两、银三十四万七千两、粮食七十四万八千五百石。珠宝玉器一共三十二件,主要是内库和太后所捐。其余零碎若干。”

李启元声音十分喜悦。

李瑜听罢,眉头微皱,面上不露悲喜。

这有些出乎意料,光秦桧就捐了八万两银、二十万石粮,居然到最后只有这点量。

看来,那些朝臣和世族,是在敷衍自己这个年轻国君。

一时间,李瑜心中浮上一股戾气,想着找机会拿某一家、某一族,开刀祭旗立威。

但当务之急,是带着部分珠宝穿越回去,转移委托邵季冬收购的废铁回来,人前显圣。

“李主事,这翡翠白菜、黄玉娃娃、白玉枕头,所有的金石玉器,都给寡人拿来。寡人要用来祭天,和天做交易,换二十万斤镔铁给我大唐。让魏公公随你去国库支取。”

李瑜不动声色地下着命令,一顿胡编乱造,让李启元有种看神棍的错觉。

但君上的吩咐,这个忠臣不敢有半分忤逆,忙点头应下,带着一旁随伺的魏忠贤就要告退离去。

“等等。有一物事赏赐于你。这是寡人从上天为大唐求来的神物,必须寡人亲自去取。”

说完,李瑜转身进了阴丽华的琼花楼。

在意识里,他从穿梭仓库,把一整套的小学数学教材和教辅书抱全了出来。

接着,李瑜做出一脸严肃状,将书举过头顶,踏着庄严地步伐走到众人面前。

“李启元。寡人从上天求来神典,特赐予你,望你学会此神典里的天授学识,以此为蓝本,在户部推广下去。精研出行之有效的记账方式和管理体制。”

这段话,字正腔圆、一字一句,颇有祭天的威严和庄重。

一看这架势,李启元忙肃穆的跪倒,作诚惶诚恐之状。

在场众人纷纷跪倒。

李启元埋着头、高举双手,风仪严峻地接过教参书。

“谢君上恩赐神典,臣下不敢不呕心沥血,学以致用、报效大唐。”

待得李瑜开口让众人起身之后,李启元才敢偷偷窥视手中‘神典’。

入目第一眼,就让这个能臣,眼皮直跳。

那是几个小学生蹦蹦跳跳的图画。

李瑜也发现了这一点,心里直呼:大意了,竟忘记撕封皮。不过里面那些插画也撕不完。

他将错就错,继续忽悠道。

“启元,别小觑了神典,这天外之物,自不是尔等凡人所能揣度的。其中所授知识,别开生面、自成一格。待你融会贯通后,对管理户部有莫大帮助。你且打开,一看便知。”

李启元听罢,忙翻开其中一本,这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卡通的画面、同样的汉字,让他心中震惊,匆匆翻过几页,李启元脸色越发凝重。

用“1、2、3、4、5、6、7、8、+、-、=。”这些符号计数的方式。

瞬间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

作为唐国的大管家,李启元瞬间判断出,若将这种方式推广下去,户部办事效率会提高数倍。

若后面的知识更加巧妙,甚至有可能是数十倍的增长效率。

这大管家如获至宝,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一时间,竟然忘了此时此刻是身在后宫,眼前还有一国之君。

对于这种长期和数字打交道的专人来说,缺乏的不是基础知识,是打开那扇门的钥匙。

这套小学教材,就是那钥匙。

很快,李启元就将第一册翻完。

他闭上眼,略一回味,有种融会贯通之感,如醍醐灌顶。

“谢君上恩赐神典。启元必不负君上所托。”

这个主政唐国十余年的大管家,深深地朝李瑜再次跪倒。

这一跪,真心实意。

是信服整套“神典”,更是信服李瑜承诺的神迹。

在他心中,隐隐然有种感觉:这个君上或许真是天授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