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3章 阳宋会战
尽管景籍极力劝说。
欧阳志成考虑再三之下,还是决定将夏咏车裂于市,以安蔡国的民心。
至于一个女子的仇恨,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
哪怕那个女子是四十多岁的天下第一美女也无所谓。
哪怕那个女子的丈夫是宋国的现任上卿也不行。
其实比起陈姬,欧阳志成对她的丈夫,前荆国左司马,现宋国上卿戴穰——不对,戴穰在宋国得到了一块名叫“高”的领地,时人以封地为氏,现在该叫其“高穰”才对——更感兴趣。
高穰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军事将领之一。
从名声看,只是“之一”,但若论真正的战绩,欧阳志成觉得他应该能排第二了。
至于谁是第一,那根本无需赘述。
高穰此人,用兵奇正相合,喜欢整肃力量、将后勤准备充分后,以煌煌大势压倒对方。
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可炫耀的地方,因为他总是以优势兵力战胜对手,没什么足以称道之处。
但这其实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如非必要,绝不弄险,先立于不败之地,再谋胜算。
而若是无法聚起足够的大势,高穰在逆风战时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他并非没有败绩,但从来都是小败,从无大败。
局面再怎么危急,他都能从容败走,不会损失太大。
这样的人才,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是欧阳志成急需的。
欧阳志成虽然不管是武力、还是带兵能力都无敌于天下,但他分身乏术啊。
总不可能所有的仗都由他自己去打吧。
那手下人怎么立功呢!
你不给手下人立功的机会,怎么给他们赏赐?
不给他们赏赐,怎么打造出一个忠实于你的新贵阶层?
就不怕他们心生怨怼,造你的反?
景籍自然是勇武无双——是指在欧阳志成之外无双。
但在带兵方面,还有所欠缺。
其带领骑兵冲锋,无坚不摧,天下无人可挡。
百万军中,可取上将首级。
在面对蔡国大军时,他曾经带领三百精骑,气血冲天,凝出上古凶兽的虚影,冲锋对面阵势严密的三万大军。
将对方冲得阵脚大乱,然后阳国其余的军队趁机压上,一举破敌。
他的勇猛,已经得到了天下的认可。
但在面对战场上的僵持局面时,比如遇到结呆阵、打呆战的对手,景籍有点缺乏韧劲。
并非欧阳志成心目中统帅大军的人选。
话说回来,这高穰也有弱点,那就是好色。
如果今后自己再开一局游戏,抢先把陈姬弄到手,然后对高穰勾勾手指,他就会屁颠屁颠地跑来投效吧……
能为了一个女人,而放任自己整个家族被屠戮,父母、妻妾、十几个子女全部枉死,这男人其实也不能算是好色,而是情种了。
可惜,除非到了下一个资料片,否则自己没有再开一局游戏的机会了……想到这,欧阳志成就有点意兴阑珊。
同时他也难免对那个陈姬生出好奇之心。
阳国21年的时候,陈姬41岁。
如今是阳国27年,算算年龄,她该有47岁了。
如此年龄,还能把一国之重臣迷得七荤八素?
是高穰没见过世面,还是她确实魅力无双?
欧阳志成仔细想想,或许是后者。
这个时代的贵族女子,如果保养得体,到了四五十岁,其实外貌并不会变差,就和现代社会差不多。
毕竟,她们不需要终日劳作,十指不沾阳春水。
用的都是全天然的护肤品,吃的喝的也是天然无添加剂的。
只要体质好一点,不生病,到了四五十岁,看上去还是和三十岁一样美艳、成熟。
欧阳志成的后宫中,就有不少他年轻时收下的美人,包括天下身份最尊贵的女人之一,姞姜。
如今坐在天子之位上的,正是姞姜的嫡亲侄儿。
说起来,只要当今天子的子嗣死光,欧阳志成和姞姜的儿子也有继承天下的资格……
当然欧阳志成不屑于为之。
宸朝天子已经德不配位,这天下该当有德者居之!
至于谁最有德……
他欧阳志成麾下瑶光境武者超过50人,战车千乘,精锐骑兵两万,精锐重甲士兵十四万,都是脱产的职业兵,而不是农民兵。
如果算上可以征发的农民兵,他足可以在一年时间内,动员超过三十万战兵,五十万辅兵,百万役夫。
他是不是最有德啊?
有谁不服,也没关系,他最擅长以德服人了。
因为他处死夏咏带来的巨大声望,以及各种仁政举措,蔡国民间对阳国的抵触情绪并不大。
征集粮草、征调民夫等,都没有遇到太大阻力。
在蔡国征发了八万军队就地训练、并征调二十万民夫运送军粮后,阳国大军再次开拨。
这次,欧阳志成要去对宋国“以德服人”了。
因为就在数日前,宋国上卿高穰斥责阳国“兴起无义之战”,要会盟诸侯,共伐阳国。
宋国之君早已对高穰有求必应、唯唯诺诺,而且也有着争霸的野心,对高穰的言行鼎力支持。
欧阳志成要趁着同盟还没形成,先将宋国碾碎。
“这家伙是不是脑子有病,被女人怂恿两句,还真就掀起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欧阳志成无法理解高穰的脑回路。
但他已决心采取反制措施。
要好好和高穰讲讲道理。
如果高穰听不进他讲道理,那也没关系。
等到把高穰的脑袋砍下来,欧阳志成会再耐心地对着他的耳朵讲道理,届时想必高穰不会反驳了。
【阳国太祖28年春,阳国大军整顿完毕继续挥师北进。】
【四月初四,阳国军前锋与宋军战于新栾城下,阳国军小败一场,宋军退入新栾城。】
【宋国的大军源源不断地开入新栾,很快聚集起军民四十万人。】
【阳国军有精锐战兵四万,辅兵六万,民夫二十万。】
【双方交战的大军加起来有七十万人,乃是宸朝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会战。】
【旌旗遮天蔽日,战鼓响声震天,万马奔腾让大地都在颤抖。天空中,十万羽箭齐发,宛如末日降临一般的景象。】
【会战第一日,双方就死伤数千人。士兵们颤栗着,他们有预感,新栾城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
【而带来这一切的,竟是一个女人丧子的愤怒和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