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朱元璋震怒!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
“父皇,儿臣也从未听到过如此称谓!既能食用,断然不可能是用玉雕刻而成,只是形状饱满光滑,似玉一般?应该是类似稻米的一种农作物?”朱标分析的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也怕是如此!咱家也不相信,后世之人会以玉为食?”
说完朱元璋也分析道,“这个农作物,既然能作为后世的第三粮食,那么想必,产量也是极高的存在!”
老朱作为皇帝。
还是有自己的见解的。
产量高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是大家的主要口粮。
而产量不高的东西,比如鲜虾这些,那么就不会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
“可惜啊,玉米此物,后世才有,不然的话,我大明要是种植,那又可以多一种农作物了!”
“对了,既来了后世,回去的时候,定要带一些育种啊!”
朱标连忙点头道,“儿臣记下了!只是.....”
朱标想起来了什么,说道,“儿臣记得,仙人临凡说过,后世之物,活人可带,死物不可带!”
“嘶.....”
朱元璋眼神立马暗淡下去。
真的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为什么要生在大明朝啊。
看看后世多好啊?
后世太多太多的东西,真让人羡慕。
不过老天也算开眼,让他获得这一次的机会,参观后世的神奇。
杨云听到了朱元璋的埋怨,笑着说道,“陛下啊!大明朝也有玉米的,只是可惜,当时的统治者,没有重视罢了,若是如此的话,就没有清朝什么事情了吧?想想看,大清为何能养育如此多的人口,不全都是番薯的功劳?若非如此,靠大米那个亩产量?如何能养活这么多的人?”
“什么?”
“玉米这东西,我大明朝就有?”
“??????”
“等等,大清是什么?难道我大明亡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直接一愣。
杨云点头说道,“是的,陛下,玉米明朝时期就开始进入明朝了。至于大清的的事情还有大明为什么灭亡?等进了城,找个地方落脚,我在给诸位陛下解释!毕竟这东西解释起来太长了。像是番薯,也是明朝末期进入中原的,要是早一些,比如洪武时期就来中原,那么大明就会更加强盛无比了!”
杨云说道,“只不过很难,哪个时期的老外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番薯这个东西实在是太牛了,所以一直控制着,明朝时期的番薯之父,也就是陈振龙,他当初在吕宋,看到番薯这样高产量的农作物,就一心想要带回去大明,但是番薯当时可是吕宋的国宝,不会让出境的,这个人就把番薯的藤蔓,编入了绳子当中,然后在上面涂满了泥巴,这才带回去大明的!”
杨云叹息道,“陛下啊,还不是你颁布了禁海令,不让大明的子民出海,不然的话,也不用等到明末,才能有番薯流传进来!”
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了。
闭关锁国,就只能落后,而落后,那么带来的就是挨打和破产。
“啊?杨爱卿,此话当真?”
“我大明?会有玉米传入?”
“而且居然番薯也有?那我大明为何就末期了?”
“那个叫吕宋国的地方?有番薯?”
朱元璋顿时就惊喜交加。
吕宋国,距离大明,也不是那么遥远。
洪武五年的时候。
番邦来朝贺!
其中也有该国使者。
而在这样的惊喜之后。
朱元璋立马就愤怒了起来。
“吕宋,不过一个化外小地,弹丸小国,有这样高产量的番薯,竟瞒着咱家!咱就不会放过他们的!”
朱元璋愤愤不平的说道。
朱标立马附议,“父皇,儿臣认为,应该立刻出兵,去吕宋国,索要番薯,倘若不给,那就发兵!灭国!”
朱标从来都是一个仁慈的代表。
但是这一次,他的口中,居然也有发兵,灭国这样的言论。
可见他是真的生气。
毕竟在杨云的口中,番薯这东西能养活万万人。
这样的宝物。
还要瞒着?
岂能不灭之?
......
而此刻的秦始皇,也在认真的听着。
当听到吕宋这个地方的时候。
他重点的记下来了名字。
“可是吕宋,这是什么地方?是为何地?”
赵高和李斯。
还有蒙恬等人,一个也不知道,全都摇了摇头。
“陛下恕罪,臣等不知!”
秦始皇哼哼道,“不管如何,番薯此物,我大秦要定了,回去之后,就加派人手,一定要出海寻找!”
杨云皱了皱眉头,“吕宋就在大秦的南洋吧!那个时期这地方,应该属于秦朝没有发现的海外之地!”
反正如今在菲律宾。
可是你给秦始皇说菲律宾,他也不知道啊。
反正是在南洋就对了。
“徐福!徐福!”
“臣在!”
“令你先把寻找蓬莱仙岛的事情,暂且阁下,我令你出使南洋,寻找番薯!带不回来番薯,你就不要回来见朕了!”
徐福瞪大了眼睛。
这什么情况?
连长生不死药?都不寻找了吗?
而此刻的李世民。
听到这个重要的信息之后。
也立马下达了号令。
“魏征,魏征,你给我听着,我也要派人去南洋,回去后,就挑选熟悉水性的将军,一个月之内,一定要找到番薯带回来,不管他吕宋是如何强大的国力,一旦不给,那就出兵,灭国!”
秦叔宝一听,立马来了精神,“陛下,臣已经好几年没带兵了,带臣去吧!”
陈咬金也抢着说道,“陛下,让臣去,老臣定到带回番薯!不负陛下所托!”
一瞬间。
李世民旗下的各位武将,可谓是斗志昂扬。
恨不得现在就带兵去南洋。
一定要找到那番薯之物,然后带回来大唐。
大唐时期,国力强盛,可是个狠角色。
不是灭这个国。
就是那个国。
想必,南洋一个化外之地,也就弹丸小国,何足挂齿?
杨云这边,继续说道,“别说番薯的事情了,我想吐槽的是,大明朝时期,在嘉靖年间,就已经传入了,可是大明的人是怎么用的?居然把大米当做是观赏的东西,真是贻笑大方!这样的东西,产量颇高,为什么不能用来推广?真是庸人!说起来这个嘉靖,二十多年在皇宫里不上朝,上行下效,下面的人也学着,窝在家里,整天鼓捣一些花花草草!”
朱元璋听到这里。
已经是愤怒不已了。
顿时就炸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