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1620](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94/53142994/b_53142994.jpg)
第38章 行贿赂为庄田
洛阳被誉为十三朝古都,承载着丰厚的文明底蕴。
从夏商时期到现代,洛阳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变迁。
在元明时期,洛阳的历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尽管元代政权将首都迁至大都,但洛阳在这一时期仍保持着一定的经济文化活力。
虽然目前洛阳有些被边缘化,但是它依然是豫西的重要城市。
要想在这个地方就藩,非帝王亲儿子不可。
在朱常洵没就藩之前,洛阳是伊王的藩地。
等到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后,方城王一脉迁居汝州,万安王一脉迁居永宁。
谁让他们不是亲儿子,只能乖乖的腾出地盘。
在有亲王的地方当父母官,是一件劳心伤脑的事情。
洛阳知府崔凤汝知之甚深。
福王为了扩建王府,不但占了官街五道,还低价逼迁平民百余户,不但如此,他还抓了城里一千多人给帮他扩建王府。
此外,福王又攘夺人妻女一百余口,夺民舍三千余处,诳胁人钱财无数。
朱常洵还在洛阳城内大搞选秀,从七百名民女中“留其姝丽者九十人”,剩下的居然让家属拿钱来赎,不听话的直接抬去喂老虎。
如此行径人神共愤。
崔凤汝曾上疏:
“言福王奢纵淫虐,大违祖训,法当重处。请严加戒谕,令其速图自新。将违制门楼重城改正,其逼夺官民第舍俱各退还,添设厂铺及私建楒槐等宫殿尽行撤毁,强取妇女应给主并给价者俱各查给。”
万历皇帝理都没理。
而后,他再次上疏,称福王朱常洵毫无悔过之心,百姓苦不堪言。
谁知的万历皇帝给回复说他,风闻妄言,挟私报复。
这把崔凤汝气的浑身哆嗦,心中滔天怒火是无处发泄。
锦衣卫把朱常洵拿了,还是以谋反弑君罪拿下的。
不止是他用力的挥舞拳头发泄,耳畔不时传来鞭炮声无不诉说着老百姓激动欢愉。
天煞黑,崔凤汝回到了府衙后的宅院。
这个时候夫人张氏已经备好了晚膳。
今儿个晚膳是一碗红枣粥外加两个黄不拉几的白面馍馍,佐菜是一碟酱黄瓜和爽脆的腌萝卜。
他虽是知府,平时吃的也就是这么些。
并不像其他官员那样顿顿山珍海味。
家常小菜,一样美味可口,加上张氏的手艺,却也觉得享受。
饭后稍事休息,崔凤汝便客厅饮茶,刚要起身去书房,师爷顾强走进来,毕恭毕敬:“老爷,钱庸求见。”
“钱庸?”
崔凤汝想到钱庸整日的王爷长王爷短的,整个洛阳眼里只有王爷,没有他这个父母官的样子,心中有气:“他来干什么?”
“他没说,他说,主要是想来拜谒老爷。”
“本官素来跟他没有关系,为何拜谒本官?”
顾强有些为难,还是小心翼翼道:“老爷要不还是见见吧。都是洛阳的乡绅,也不好驳了面子。”
“行吧,见见吧。”
却说今日福王朱常洵被抓,有高兴的自然有忧愁的。
钱庸就是其中一位,原因无他,他的大部分庄田都靠在福王名下。
一直为攀上这么个大靠山沾沾自喜,平日也没将崔凤汝太放在眼里。
如今福王失势,加上其他的乡绅都以他为魁首,他不得硬着头皮前来拜谒。
在外面等候的时候,他还是忐忑不安。
为此他还特别给了师爷顾强二十两,顾强也是给自己打包票说一定让崔凤汝接见。
但他心有所知,冷灶想烧热了可要费不少柴火。
正胡思乱想之时,只听见门口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忙伸直脖子去看,只见顾强走了过来。
“幸不辱命,钱兄,里边请吧。”
见到崔凤汝当面,钱庸露出谄媚的笑容:“小的见过大人。“
见到钱庸纳身跪了下去,崔凤汝心中一震。
头一次见到钱庸在自己面前如此放下身段,心中忽感有些畅快。
“钱庸,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吧。”
“小的谢过大人。”
“你找本官所谓何事啊。”
钱庸双手按着膝头,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答道:“大人,福王被查实谋逆之罪,小的有几亩薄田挂靠在福王府,小的是想请大人为小的做主。”
崔凤汝看他卑躬屈膝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
想当初本官去你家收税的时候,你推三阻四的,好叫本官难看。
现如今风水轮流转,想让本官给你拿回田地。
这好事都让你占了,未免吃相太难看。
顾强见崔凤汝冷着脸,便帮衬道:“钱员外,你好不晓事,福王那是谋逆,抄家的大罪。这也就是王爷,换个人早就斩立决。
你找大人说这事,不是为难大人吗。”
钱庸委屈道:“大人,小的也知道是有些为难大人了。但小的也是被逼无奈。再者说了,福王可不止霸占我的庄田,咱洛阳府现如今中上的庄田不都在福王名下。
大人,您是咱的父母官,小的别无他法,只能求您了。”
言罢,他手里不知道是时候多了一只花梨木的锦盒,恭恭敬敬递上:“小的前来晋见大人,奉上一点博义,不成敬意,望大人..”
“你这是作甚!”崔凤汝打断钱庸的话头,蹙着眉头说:“你拿本官是什么人,赶紧给本官拿走!”
“小的知道大人守身惟谨,廉洁自律。但大人毕竟是咱的父母官,小的叩见岂能无礼。”
崔凤汝脸色一变,钱庸不免心下发怵,说话时舌头也就不那么灵便了。
“百姓田地之事,本官自会上折子与陛下分说。
你若有心,去衙门将这几年欠的税赋补交了,本官可以破例,帮你一把。”
钱庸见崔凤汝不吃这套,左右为难。
顾强赶紧搭话:“行了,钱员外,大人历来秉公办事。东西你收回去吧。大人都说了,只要你补税,就帮你一把,你怎么....还不快谢过大人。”
“谢大人。”
“本官还是要劝你一句,做人还是要守本分的好。”
钱庸也知道,这是要送客了,忙作揖告辞。
顾强同他一起出了衙门。
“顾兄,你看这事如何是好。”
“钱兄,大人都说了,你补了税,自会去说,这还有什么疑问的。”
“不是,顾兄,你以为这是我自己的事呢。还不是其他的乡绅跟着一起。”
“钱兄,顾某问句不该问的,你们到底有多少地挂在福王名下。”
钱庸努努嘴,还是没说。
顾强便有了猜测,估计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要不然他肯定乖乖不补税了。
“顾兄,你看看,还能不能说动大人了。”
“你也看到了。”
钱庸又塞给他两锭银子:“顾兄,除了走大人的路子,还有没有别的。”
顾强将银子放进怀里。
“看你也不是外人,我给你说个主意。京城有个奇人,名叫汪文言。听说京城的达官贵人争着抢着要跟他结交,而且他跟内臣也能说的上话,你要是能说动此人,这事估计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