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人皇](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07/53232507/b_53232507.jpg)
第29章 空谈理想是没有用的
刘备面现赧然之色,显然没料到刘辩言辞这般直白,嘴唇微张,竟是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
“俺哥哥可是汉室宗亲,自当为朝廷效力,怎可屈居你手下听令?”
张飞豹眼圆睁,铜钟般的嗓音瞬间打破僵局。
他“嚯”地站起身,铁塔般的身躯带着一股刚猛之气,那架势仿佛要找刘辩打架一般。
“三弟,莫要胡言!”
刘备神色一紧,匆忙抬手制止张飞,转头面向刘辩,微微欠身,脸上满是歉意。
“我这三弟心直口快,不会说话,殿下请勿要怪罪。”
“张将军性如烈火,直来直往,和他交谈,只觉畅快,何来怪罪一说?”
刘辩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目光扫过张飞,眼中似有欣赏之意,旋即又落回刘备身上。
“玄德可是为此缘由?”
刘备垂眸,沉默不语,那默认的姿态已说明了一切。
刘辩见状,长叹一声,带着几分喟然问道:“敢问玄德有何打算?”
“如今汉室倾颓,大厦将倾,备自当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于乱世中伸张大义。”
“盼有朝一日能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此乃备毕生所愿。”
说到这个话题,刘备挺直脊背,言辞间满是坚定,眼神熠熠生辉,透着一股不屈的劲头。
“玄德,你我同为汉室宗亲,本就血浓于水,理应亲如一家。”
“此刻帐中并无外人,我便打开天窗说亮话,若言语间有冒犯不妥之处,还望玄德勿怪。”
刘辩目光坦诚,直视刘备双眼。
“殿下但说无妨。”
刘备神色一肃,坐正身子,双手交叠置于膝上,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玄德志向高远,以复兴汉室为己任,令人钦佩。”
“然我窃以为,仅有壮志还不够,敢问玄德公,打算如何一步步实现这宏伟理想?”
刘辩微微倾身,目光带着探寻。
刘、关、张三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
刘辩心中早有预料,轻轻摇头,继而开口:
“玄德啊,再伟大的理想,若无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步骤,终究只是空中楼阁,沦为一句空谈,难以落地生根。”
“再者,有了方法步骤,还得具备相应的实施能力。”
“这牵扯到各方资源的整合、积累与调配运用,其间繁杂琐碎,绝非喊几句口号就能应付过去。”
“恕我直言,以你当下处境,恐还不具备实现理想的实力。”
刘辩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见他们神色各异,继续说道:
“当今天下大乱,黄巾肆虐、董卓专权,这些不过是表象。究其根源,在于朝廷体制弊病丛生。”
“皇帝被大臣掣肘,官员任免大权旁落世家之手,钱粮税赋难以收归中央,各地豪强霸占土地,私蓄武装,肆意盘剥百姓,如此乱象,比比皆是。
“就拿玄德你们三兄弟来说,你身为汉室宗亲,又胸怀大志,平定黄巾战功赫赫,天下有目共睹,为何时至今日,却仅为一小小县令?”
“关、张二位将军,皆是万人敌的豪杰,为何至今一个身为马弓手,一个屈居步弓手?”
“造成这样的结果,是三位的能力不足吗?玄德,这些问题,您觉得该如何解决?”
说到此处,刘辩停下话语,细细打量三人反应。
只见关羽手抚长须,微微皱眉,眼中若有所思。
张飞则一脸不服,腮帮子鼓鼓的,像只被惹怒的猛兽。
刘备眉心紧锁,陷入沉思。
“这个问题,玄德且先思量,咱们暂且按下不提,我再问一事。”刘辩打破短暂的安静。
“依玄德之见,就凭你目前的状况,要实现心中抱负,需耗费多少时日?”
“要知道,如今乱世,群雄逐鹿,战乱纷起,受苦最深的还是无辜百姓。这问题解决得越迟,百姓遭受的苦难便越多。”
“哼,说得倒是好听!你说俺大哥解决不了,你又能怎样?”
张飞火爆脾气按捺不住,像颗被点燃的炮仗,跳出来大声反驳道。
刘辩心中暗喜,就等这句话呢,面上却不动声色,朗声道:“我能解决!”
那语气自信满满,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我乃燕王,封地广阳郡,有爵位加身,有名义可依,根基稳固。”
“我麾下人才众多,卢公自不必说,贾文和、荀文若、郭奉孝,皆是当世顶尖智谋之士,出谋划策,决胜千里。”
“武将更是个个勇猛,子龙、典韦、许褚,武艺超群,相较关、张二位将军,亦是不遑多让。”
“说实话,我并非非三位加入不可。”
“只是我与玄德理想一致,皆为匡扶汉室,更不愿意看见两位将军埋没有用之身,蹉跎年华。”
“既如此,关某有个提议。”关羽丹凤眼微抬,开口说道。
“若殿下与兄长不分主从,携手并肩,此次会盟共击董卓,匡扶天下,岂不妙哉?”
刘辩闻言,心底不禁哂笑,这可不就是“降汉不降曹”的翻版,可惜,他可不是曹操。
面上神色不变,语气诚恳却坚决:
“既然说了以诚待人,那我便如实相告,这提议,我实难接受。”
“任何一个欲成就大业的势力,最重要的便是令出一处,不容内耗。”
“若依将军所言,日后遇事,我与玄德意见相悖,届时该听谁的?”
“再者,此次会盟,将军也莫抱过高期望,必败无疑。与会诸侯各怀鬼胎,分崩离析是迟早之事。”
“常言道,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这天下大事,终究还得靠我们刘家人自己。”
“话已至此,玄德也不必即刻答复。”
“会盟期间,三位不妨与我同行,待会盟结束,若玄德仍坚持己见,我便上表朝廷,为你谋个官位,也算全了今日情谊。”
“往后是敌是友,就看各自抉择了。”
刘辩自觉该说的都已言尽,也算仁至义尽。
刘备三兄弟,论军事能力尚有几分能耐,可谋略与内政方面实在短板明显。
怪不得在得诸葛亮辅佐之前,四处奔波,一事无成。
若是此番话都点不醒他们,那也只能叹一句命运弄人,往后真到了需要决断的时候,刘辩出手也不会再留情面。
次日清晨,众诸侯整顿兵马,浩浩荡荡,向着虎牢关进发。
可谁能料到,就在此时,作为先锋的孙坚却遇到了大问题。
李儒与孙坚几乎同时出发,带着吕布、华雄等猛将奔赴虎牢关。
雒阳距虎牢关比酸枣近了三十余里地,当孙坚赶到关下时,李儒等人早已在关上严阵以待,防御工事布置得滴水不漏。
孙坚也非莽撞之人,眼见关上戒备森严,心中权衡利弊,并未贸然强攻。
而是当机立断,退后十里,寻了处开阔地安营扎寨,静候中军大部队到来。
第一晚,双方相安无事。
可次日清晨,孙坚刚起身,还没来得及舒展筋骨,就有军士匆匆入帐,神色慌张地禀报:“将军,军中断粮了!”
先锋军惯例只带一日口粮,后续自有运粮队源源不断跟上。
按计划,运粮队昨晚就该抵达营地,可眼瞅着天都亮了,别说粮草,连运粮队的影子都没瞧见。
孙坚起初并未在意,只以为是路上耽搁了,随口安排人速去催催。
可谁知,这一等就等到了中午,烈日高悬,粮草依旧未到。这下,问题彻底严重了。
军士们饿着肚子,从清晨等到中午,腹中空空,肠鸣声此起彼伏,顿时躁动起来。
好在这些都是孙坚从江东带出来的嫡系,纪律严明,换做其他队伍,两顿没饭吃,估计早就乱成一锅粥,逃兵都得冒出来一大串。
此刻若对手只是华雄,孙坚或许出不了什么大事,大不了带着队伍迅速拔营,向大部队靠拢。
毕竟两军相距不过一百多里,反应够快的话,虽说狼狈些,损失倒也不至于太大。
可偏偏倒霉催的,此刻关上站着的是李儒。
这老狐狸最擅洞察战机,敌军阵中有骚动,岂能瞒过他的眼睛?
果不其然,随着李儒一声令下,吕布、华雄如两柄利刃,分两路呼啸而出,呈夹击之势,直扑孙坚营帐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