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预言之黄帝升仙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两面受敌

“急报……急报,前线告急,不得有误……”

炎帝都城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城外的官道上,不同的两个方向有几匹战马正急奔疾驰,经过一个驿站换一批战马,马歇人不歇,这是战事加急的信号。

伊川行宫里,依旧歌舞升平,一片祥和。西方天边,满天的晚霞红通通的,映红了整个天地。

这时,炎帝姜榆罔刚刚服下百草灵丹药,顿时感到全身血脉偾张,精神气爽,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早在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处,哪些可以吃,哪些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一般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大家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更是无医无药。当时看到百姓的疾苦,炎帝瞧在眼里,急在心头。怎样使百姓饱腹?怎么为子民治病?思考之后,他决定以身试草。正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刚一开始,他利用身边那条赭红色的鞭子,鞭打在草木上就可以得出它们的药物属性,也就是靠着它才找出了许多药物的平毒寒温的特性以及各自的味道。再加之他的五脏六腑是完全透明的,所以他就把每一样可疑的药物吃下去,观察它们在人体内到底能有怎样的反应。这就是“神农尝百草”的来历。

那时,他带着神鞭、药葫芦等物走遍了领疆内的名山大川,到过都城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的伏牛山,并州(今山西)的神釜岗和成阳山(即药草山),鄂地(今湖北)的神农架等地。他一路走访一路探查,不断丰富自己医药学方面的知识。不久,他顺流水而上,慕名来到了东夷西北的仙境禁地天子都(今黄山)附近,白天在南岭山脉上尝百草;晚上,就着篝火记载百草的药性和作用。很快他发现,位于南岭山脉的天子都山势附近,珍藏着数不尽的稀世奇草,不仅是山茱萸、厚朴、前胡、复盆子、枇杷叶、祁蛇、白花蛇等名贵药材的主要产区,还存在菊花、绿梅花、杜仲、辛夷、独活、防风、乌药、桂枝等独特上乘的丰富品种。

后来,他将寻遍天下所发现的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全都记录画图在案,直至炎黄合体后,运用黄帝当时创造的文字,终于在他晚年时期编成了一册《神农本草经》。他在此书里面对草药做了详尽的分类。即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药一百二十种为君,这些药大多无毒,吃多了对身体绝对没有害处,主要功用就是滋补益气,益寿延年。又有中等草药一百二十种为臣,有毒无毒就需要大夫对症斟酌,其功用就是遏制病变,滋补身体虚弱羸瘦的人。还有一百二十种佐使草药,大多有毒,不可以多吃,主治虚邪贼风、温寒燥热等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他认为,上药应天而养命,中药应人而养性,下药应地而治病,至今中医配药的君臣佐使定则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如今这个百草灵丹药,就是他年少时尝遍天下数百种纲目草类,经过无数次钻研后,才得以研究出来的。它主要包含有伏牛山的大力牛膝,药草山的千年龙脑,九龙峰(今黄山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乌灵参和南岭山脉中段天子都(今黄山)的野黄精(别名“山姜、黄芝、地精、仙人粮”),加上黄芪、白术与防风,具有强筋健骨,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于是,他告知天下,普惠众生……

此时,他正准备从行宫大殿往后宫走去,一心想好好找一个还没有宠幸过的后妃聊聊天。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到浑身舒服,尽管痛快淋漓过后,身心充满了不尽的空虚和无力。

见炎帝的老毛病又犯了,跟随左右的风伯和雨师见势,正准备识趣地告退离开。突然,殿外守兵将领急急跑来禀报,“八百里前线告急,黄帝姬轩辕率领属下百余部落正向共工之台昆山方面靠拢,声言赶快释放黄帝之妹妖婆,否则将兵临城下,决一雄雌。”

“他们来得正是时候,共工那边情况怎样了?”接到急报,炎帝身躯一震,刚才过热的脑袋猛地一下子清醒过来,里面感到一阵阵火辣辣的痛楚。

“火神祝融正在加急回来的路上,按时间推算差不多也应该快到了。”风伯和雨师看炎帝稍微正常了一些,赶紧回复。这一刻,他们这些追随炎帝一生的忠诚神将,心里如五味陈杂,很不是滋味,曾经辉煌伟业转眼间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只留下一片水瘦山寒。

此时的炎帝身心俱疲,眼见先祖伟业不再,各部落间纷争不断,社会风气日下,民不聊生,众叛亲离,如今他早已不是曾经那个神采奕奕、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帝王了。

真是说到祝融,祝融就到。大约一个时辰后,一直坐立不安、心急如焚的炎帝终于等来了一个盼望许久的消息。这个消息便是黎贪正带着各路大军反攻共工之台,昆山城下早已围得水泄不通,这一切果然不出共工事前所预料的那样。至于黎贪内斗的理由自然再正当不过了,那就是解救自己的内人妖婆,夺妻之仇,不共戴天。

“大帝,如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一声令下,我们愿永远追随您的左右,永不变节。”这是祝融的心声,自然也是共工给他带来的定心丸了。

此刻,炎帝眼中噙满了泪水,强忍住心底的隐痛,他深情地看了看身边已为数不多的得力干将,蓦地有一种出征远行不复归的悲壮。

“这一战就真的不可避免吗,只不过是相互试探,我们可不可以佯攻后撤,反正战与不战都是将共工之台拱手让给东夷黎贪这个结果。”后土见炎帝患得患失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

后土为土神,也是共工氏后裔,他比任何人都深知战争意味着什么,在血雨腥风的背后,断然是生灵涂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田地荒芜,黎民百姓流离失所,衣不蔽体。何况这是有神人所参与和主导的大战,对于相对弱小的平凡人类而言,更是命如蝼蚁,人如草芥,为天地所不仁。

诚然,在当下拥有仙族直系血统的神人大剧面前,凡人只不过是跑龙套的,连配角都算不上。所以,后土非常同情普天之下的凡人,这一点与父辈共工的观点不谋而合,似乎有些东西都是基因里与生俱来就已注定的生命密码和意识代码。他甚至猜想,仙族当初创造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族群,是不是为了某种试验,还是另有私心,或是让其顺应自然环境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从这点上思考,后来共工怒撞不周山导致天漏地斜引发大洪水,仙神与人类彻底分离,由此结束了神治世界,开启了人治时代……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当初共工是出于私愤还是公心,还真的不好说。

“严格地说,这是两场战争,前有黎贪,后有黄帝,两者都无法避免,而且必须是真战,而不可以虚晃一枪,仓促而战。”炎帝的话斩钉截铁,似乎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为什么,难道黎贪就这么令人可怕了吗?”后土有些怀疑的问,他始终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确实如此,这并非我们好战,而是无奈之举。说起来,这也是我一时疏忽所致,将仙族交待的上半部诅咒轻率授予了邪马台使者,没想到适得其反,让黎贪摆脱记忆魔咒,得以恢复了意识,好在目前只有过往的记忆意识的能力,但这已经很可怕了,意味着黎贪即将洞察一直封存在他记忆里的上古超级文明科技,一旦势力得到扩张和环境允许,埋藏在他基因晨的邪恶本性将会瞬间激发,后果不堪设想。更为关键的是,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分析,目前他已经出现这样的苗头了。”

炎帝如实相告,他觉得已经到了整个人族(包括神人)生死存亡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再隐瞒下去了。这一番话,让后土感到一阵阵后背发凉,他没想到事情如此严重,如稍微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发展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

“这是真的,我们甚至发现了黎贪企图内外勾结一统天下的端倪,好在目前还有黄帝另一半咒语控制住未来意识开关,加之他担心事情败露后会引发仙族干预,才不敢乱来。所以,他急需竖起仁义之师和自由民主的大旗,处处施以谋略,才不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泥潭中难以自拔。”

一旁的祝融禁不住作了补充说明,让所有将领都知道,当前情况危急,如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了。

“如此看来,民间传言黎贪擅闯仙境禁地天子都(今黄山),无疑是千真万确的了。这天子都除了昆仑天庭仙族和人间天帝之子方可进入,凡人误入更是有去无归,他明知故犯,岂不是明摆着想叛反为帝吗?”

这时,木神句芒和金神蓐收先后开口怒骂起来。“这厮仙不像仙,人不像人,神不像神,妖不像妖,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鸟样,天下众神们早就看不顺眼了,却博得一个比任何人都要响当当的‘战神’美名。”“我呸,我看是徒有虚名罢了,什么时候我们当面大战几百回合,看他能否败下阵来求饶?”

闻言,祝融和后土不由得暗笑起来,心想这两个大神长期呆在都城行宫里,似乎没有见过世面一样,光想着羡慕嫉妒恨,只图口舌之快,怕是没有亲眼见识过黎贪的厉害吧。就像长期呆在这个高大围城之内,哪怕是超凡脱俗的神人,一旦久了自会变得麻木不仁,除了醉生梦死和争宠斗艳,再也不想也不愿见到围城之外还有更广天地的残酷与现实。

那一刻,炎帝却一点也笑不起来,可能只有共工从更深层次理解他假戏真做的真正苦衷。其实,他又何尝不知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个中道理,而且无论是从血缘关系还是政权层面,他与黄帝虽为敌手,却实为兄弟,而他黎贪虽为君臣,却实为对手,孰轻孰重,孰是孰非,明眼人一看就会明白了。或许,平时兄弟间争斗在所难免,但凡在关键时刻,就必须摈弃一切异见分岐,合二为一,团结一致,携手对外,共创辉煌。否则,一旦被黎贪之异类所统治,龙族子孙将再无翻身之日,又何来泱泱华夏之文明。因此,只有舍弃小我,去除私心,当机立断,方能成就大我,创建伟业,留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