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阳谋诡计
炎帝都城伊川,城内一片寂静如夜,大雪已经整整下了三天,一些城墙的低矮处被厚雪覆盖住都快看不到了。天地,山川,河流,房屋,全部拼接相连成一块无边无际的洁白幕布,只有炎帝行宫里升起一缕缕依稀可见的炊烟,一转眼便被狂风漫雪给吹散了。
此刻,炎帝在宫城内温暖的行房内不安地来回踱步,他和自己的爱将共工、后土、蓐收、句芒等正等着一个重大的消息,可以说,这个消息几乎关系到接下来炎黄之争的生死存亡。
“大帝,你已有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注意龙体欠安才是,祝融办事向来火速,估计不日将会从东夷复命折返而回了。”
自从共工与黎贪因为争夺共工之台彻底闹翻后,火神祝融自然而然便成了前往沟通东夷部落的不二人选。
而这一次,不太像是替炎帝传令,反倒更像是请求,当然其中也包含有最后的试探意思在内。炎帝不想直接与黄帝开战,这样兄弟相残的战争无论输赢,在后人的历史记载里无疑都是很不光彩的一笔。所以,他期望如今不再是黄帝联姻关系的黎贪能够担当炎黄之战的己方主力,如果黎贪同意以自己的主力先锋亲自出兵讨伐黄帝,那炎帝就可以稳坐江山一统成为千古一帝了,就算即便不能实现统一,最起码也可以迅速消减他们双方日益强大的势力,从而有效地减缓自己无法阻挡的颓势和当前涌现的种种矛盾。另一方面,如果黎贪拒绝的话,那证明他早有异心,迟早会叛乱反姜,炎黄之争反而让其一家独大,最终可能成为中土华夏甚至整个世界之大患。这是共工与炎帝一年前就谋划设下的棋局,也就是最大的阳谋。
身处千年大变局之际,也难怪炎帝会变得如此情绪不定和彻夜无眠了。因为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彻底改变整个龙族历史乃至人类进程。正是怀有敬畏之心,他感到自己有些精疲力尽了,甚至萌生些许隐退之意。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哪一样都没有,单凭上古天神的力量,已经维持了数千年的天帝神人统治制度,或许即将步入人帝一统天下的新时期。最近以来,大巫师们和天文官通过观天象和阴阳太极推测,这一切似乎正在成为可能。
“大帝,祝融已到了,正在后宫洗浴用食。”共工一声禀报,倏地将炎帝的万千思绪瞬间拉回到现实中。
“我有点等不及了,快快随我去后宫。”牛首人身的炎帝挥了挥手,急不可耐的神情全写在满是倦意的脸上,那一撮长长的胡须竟一夜之间全白了,随风而起如同空中飘荡的漫漫白雪。
后宫膳房里,侍女们各自散去,空气中仍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胭脂味,夹杂着膳房的饭菜飘香,令人一时难以适应。
炎帝虽皱起了眉头,但已顾不这些了。他明显加快了步伐,恨不得一步走到祝融的身边。快到膳房门口的时候,一不小心被高高的木门槛拌了一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上,幸好被紧跟身后的共工顺势扶了一把。
“大帝,没想天降大雪,我回来晚了。”洗换一新的祝融刚刚用完膳食,正准备去见炎帝,不想他竟赶到这里来了。后宫膳房,那可是下人呆的地方,平时食物都是专人送到行宫内的,只有情况特殊时将士们才到这里用食,由此可见炎帝之心急。
“火神请莫行礼,确实为难你了,事情谈得顺利吗?”炎帝用手制止了祝融的群臣礼节,见面没有过多的客套,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其实,他除了关心事情进展之外,实际上还担忧这个跟随自己多年一直忠心耿耿的得力干将,到时会直接投靠势力比自己更强大的黎贪。毕竟,神人也是人,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人之常情和人性体现。
只是,炎帝未必知晓,祝融不止一次拒绝了黎贪的盛情挽留,他以为身为龙族后裔,既然自己生是龙族的后人,就是死也要做龙族的先神,长久的名声永远胜过一时的利益,凡非我龙族者,其心必异。他非常明白,自己之所以始终不离不弃保持初心,那是因为相信炎帝在历史转折的大是大非面前,不会轻易作出忘本背祖、离经叛道的事情来。
“禀报大帝,我想事情可能超出我们原先的预测了。我们明明说是商讨共同讨伐黄帝之事,可这黎贪狡猾得很,既没有全部答应,也没有完全拒绝。”
“这……这怎么讲,快点说来听听?”炎帝听了祝融的汇报,很是不解。心想,难道还有第三条方案不成,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大大超出自己的认知范围了。
“大帝莫急,且待我慢慢道来。黎贪这厮可不简单,他倒是满口答应出兵讨伐黄帝,但是不充当主力先锋,只点名几个比较弱小的部落参与其中,自己旗下的神将精兵丝毫未动,说是共工之台维持不过来,加上海盐告急,人手不够,粮食欠收,战备不足,怕到时造成后方空虚,反而被黄帝出其不意断了后路,从而乱了阵脚误了大事……”
“别……别说了,我看是这厮明明不想出力,一心只想养精蓄锐,到时坐收渔翁之利,真是反了天……反了……”
炎帝怒火冲天,气得头顶上的一对牛角直颤抖。他一时无法冷静下来,这无疑是黎贪给自己出了一个大难题。这样,他就找不出理由来以叛逆之名通告天下各个部落,号召族人们重新团结在一起,借以正气之师聚集天下之力共同对付黎贪;同时,也无法做到实现借以黎贪雄厚兵力共同讨伐黄帝而达到消减双方势力的目标了。黎贪这一招的确高明,堪称千古诡计,只轻轻一个回合便化解自己的危机,反而将压力和选择权踢回了引敌出招的炎帝。
“边境纷乱,大战在即,这如何是好。”总之,进也难,退也难,炎帝一下子又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此时,他甚至有些怀疑黎贪就是造成边境双方战乱的背后推手来。不,不是怀疑,而是肯定。如此看来,共工曾经料想的一点也没错。那接下来,即将摆在他的面前的,便是最后的选择了,也似乎只有一种选择了。
“大帝,你的意思是……?”共工瞧着炎帝坚毅的眼神,知道他在心里作出了最终的决定。这个决定就是原先他们当初设定的三年统一计划,现在无疑是被迫提前了,因为他不想再作无谓的试探和选择了,这样势必造成更多的纷争战乱和生灵涂炭,即便到最后就算自己赢了,山河破碎,家破人亡,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许,炎黄合一,联手抗黎,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正所谓血脉相通,兄弟心有灵犀。此时此刻,有熊都城内的黄帝同样是忧心忡忡,一连数日饭食不进,这让嫘祖看在心里,不免有些心疼,只是怨自己一介女流,难堪大用。
这天,黄帝在行宫内沿着城墙漫步,没有带一个卫将,只有内人嫘祖紧跟在身边,他只想好好地静一静,希望和自己最亲近的家人享受一下难得的空隙光阴。
此时,雪后刚刚放晴,阳光挥洒在苍茫雪地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远处渐渐变得明朗起来,天空间开始出现一群群觅食的飞鸟和三三两两嬉闹玩耍的孩子们,给宁静的大地平添了许多生机。
“良人,你快看,左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大片金黄色的彩云,很是奇怪,它正向我们这边飘来。”
突然,嫘祖拉了拉黄帝的衣襟,用柔柔纤手指向天空。黄帝顺着她的指向看去,果然有一片形如金龙的云朵正朝自己这边飞来,而且发出一阵阵轰隆隆的声音,又像是雷声,又像是吼叫。
很快,这片云越飞越低,黄帝这才看清,这是一条飞驰的黄龙,长着一对宽大的龙翼,全身金黄一片,从远处看就像一片飞翔的黄云。一会儿,只见这条黄龙已飞到黄帝眼前落下并收起双翼,瞪着一双圆圆的龙眼紧盯着黄帝。
“我是应龙,奉仙帝之命前来觐见大帝,你可随时呼唤三声,我便即可来见,随叫随到。”
应龙自我介绍,他虽不是人身兽体,但级别更高于一般的神人,是名副其实的不死天神,上可飞天,下可入地,为神龙族华氏部落的始祖之一。他长着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有雷神、雨神之称。
“神龙仙辈来得正是时候,我等族人求之不得。眼下,即将面临同族胞兄炎帝兵戎相见,想我曾九战九败,这次如有仙龙相助,定有胜算。”
黄帝见了应龙,自然是喜出望外,欣悦之情溢言于表。
“大帝且慢,天下大业仍需能人异士辅佐左右,而我等只可结缘之见,暂不能行使长久之计,不过,我已物色了一个人选举荐于你,此人本领甚是了得,能力不在你麾下大将力牧、英招、常先、大鸿之下,名叫风后,你去海隅(今山西YC市解州镇社东村)找他吧。”
应龙说过此言,便点了点龙首算是打招呼,然后直接飞走了。
到了晚上,黄帝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一场罕见的大风,把大地上的尘垢刮得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清白的世界。黄帝惊醒后,蓦地想起白天应龙说过的话,心里暗叹:“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边。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
于是,他食不甘味,寝难安席,到处留神察访,终于梦想成真,在海隅(今山西YC市解州镇社东村)这个地方找到了风后,即拜为相师。后来,风后果然不负众望,在之后的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中,他发明了指南针、《八阵图》、《握奇经》等,助力黄帝相继战胜了炎帝、黎贪一统天下,之后他始终辅佐黄帝左右,携手共创伟业,最终成为天下第一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