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追凶第一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职业伪装

---

1.案件再现

曼谷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潮湿的气息。外籍社区的居民们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生活,然而,平静的表面下却暗流涌动。第三起案件的发生,像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打破了社区的宁静。

受害者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名叫李瑶,年仅22岁。她的尸体在公寓内被发现,死因与前两起案件如出一辙:被电线勒死,双眼被胶水粘住。现场同样留下了一行泰国民谣的歌词,用红色的马克笔写在墙上:“月光下的河流,流淌着无声的哀伤。”

陈昊和林雪赶到现场时,泰国警方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塔维·查隆站在门口,眉头紧锁,显然对这起案件的连续发生感到压力巨大。

“这是第三起了,”塔维低声说道,“凶手似乎越来越肆无忌惮。”

陈昊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房间。房间内的陈设简单而整洁,没有明显的打斗痕迹,显然凶手是在李瑶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入并实施了犯罪。

“凶手的目标依然是外籍女性,”陈昊低声说道,“而且他选择在白天作案,说明他对自己的伪装非常有信心。”

林雪戴上手套,开始仔细检查尸体。她注意到,凶手使用的胶水依然是泰国本地品牌,与之前两起案件相同。此外,她还发现了一些细微的脚印,鞋底的纹路清晰可见。

“这些脚印……”林雪蹲下身,仔细端详,“看起来像是某种工作鞋的鞋印,可能是电信维修工或者物业管理人员常用的那种。”

陈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职业伪装……”他低声喃喃,“凶手可能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作为掩护,白天在社区内自由活动,不会引起怀疑。”

2.心理侧写与线索分析

回到警局后,陈昊和林雪与塔维一起召开了案情分析会。陈昊站在白板前,将三起案件的关键信息一一列出:受害者的身份、作案手法、现场遗留的歌词,以及凶手可能的职业背景。

“凶手的目标明确,均为外籍女性,作案手法一致,且每次都在现场留下泰国民谣的歌词。”陈昊用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圈,将“外籍女性”和“泰国民谣”连接起来。“这表明凶手有强烈的心理动机,可能是对外籍女性的嫉妒或憎恨。他选择在白天作案,说明他对自己的职业身份非常有信心,能够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进入受害者的住所。”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结合林雪在现场发现的脚印,我们可以推测,凶手可能从事电信维修、物业管理等技术性工作。这类职业让他能够自由出入外籍社区,而不会引起怀疑。”

塔维点了点头,但依然有些疑虑。“曼谷的外籍社区规模不小,电信维修工和物业管理人员数量众多,我们该如何缩小范围?”

林雪接过话头,她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凶手使用的胶水和电线均为泰国本地品牌,且是市面上常见的型号。这说明凶手并不刻意隐藏自己的工具来源,反而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我们可以从这些工具的销售渠道入手,看看是否有可疑的购买记录。”

她翻开手中的笔记本,继续说道:“此外,凶手在现场留下的歌词也值得深入分析。这些歌词来自泰国民谣,但凶手可能对其有扭曲的理解。我们可以请一位熟悉泰国传统文化的专家,帮助我们解读这些歌词背后的含义。”

陈昊补充道:“歌词中的‘月光下的河流,流淌着无声的哀伤’,可能暗示了凶手内心的孤独和愤怒。他选择这些歌词,不仅仅是为了留下线索,更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

塔维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我们分头行动。林雪负责调查胶水和电线的销售渠道,陈昊继续分析凶手的心理动机,我会安排人手排查电信公司和物业管理人员。”

---

3.排查与突破

根据陈昊和林雪的推测,泰国警方开始对外籍社区的电信维修工和物业管理人员展开排查。与此同时,林雪联系了一家本地胶水和电线的供应商,试图通过销售记录找到线索。

几天后,排查工作有了初步进展。一名电信公司的前员工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名叫阿南·颂猜,曾在一家大型电信公司工作,但半年前因与同事发生冲突而被解雇。据他的前同事反映,阿南性格孤僻,对外籍员工抱有强烈的敌意,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外籍人士的不满。

“阿南·颂猜……”陈昊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的职业背景与我们的侧写完全吻合,而且他有明显的心理动机。”

林雪也点了点头:“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查他的行踪,看看他是否与三起案件的发生时间吻合。”

塔维立即安排人手调取了阿南的通讯记录和社区监控录像。结果显示,阿南在三起案件发生当天,均出现在受害者所在的社区附近。此外,林雪还发现,阿南曾在一家五金店购买了大量胶水和电线,型号与案件现场使用的完全一致。

“就是他!”塔维激动地说道,“我们终于找到他了!”

陈昊却依然保持冷静。“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阿南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如果我们贸然行动,可能会打草惊蛇。”

他提议,先对阿南进行暗中监视,同时寻找更多确凿的证据。林雪则建议对阿南的住所进行秘密搜查,看看是否能找到与案件相关的物证。

4.锁定嫌疑人

随着调查的深入,阿南·颂猜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陈昊、林雪和塔维在警局的会议室里,围着一张摆满了案件资料的长桌,气氛凝重而紧张。阿南的背景资料被投影在墙上,照片中的他面容消瘦,眼神阴郁,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

“阿南·颂猜,35岁,曾在一家大型电信公司工作,半年前因与同事发生冲突被解雇。”塔维指着投影上的资料,语气严肃。“他的前同事反映,阿南性格孤僻,对外籍员工抱有强烈的敌意,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外籍人士的不满。”

陈昊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目光紧紧盯着阿南的照片。“他的职业背景与我们的侧写完全吻合。电信维修工的身份让他能够自由出入外籍社区,而不会引起怀疑。再加上他对外的敌意,心理动机也非常明确。”

林雪翻开手中的笔记本,补充道:“根据五金店的销售记录,阿南在案发前购买了大量胶水和电线,型号与案件现场使用的完全一致。此外,社区监控显示,他在每起案件发生当天都出现在受害者所在的社区附近。”

塔维点了点头,但依然有些疑虑。“这些证据虽然指向阿南,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确凿证据。如果贸然行动,可能会打草惊蛇。”

陈昊沉思片刻,提出了一个计划:“我们可以对阿南进行暗中监视,同时对他的住所进行秘密搜查。如果他真的是凶手,一定会留下更多的证据。”

林雪赞同地点头:“我同意。阿南的反侦查意识很强,如果我们直接逮捕他,他可能会销毁证据。我们需要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找到决定性的物证。”

塔维思索了一会儿,最终拍板决定:“好,我们分头行动。陈昊,你负责监视阿南的行踪;林雪,你带人搜查他的住所;我会安排人手调取更多的监控录像,确保万无一失。”

--

第二天清晨,陈昊和几名便衣警员悄悄潜伏在阿南住所附近。阿南的住所位于曼谷郊区的一栋老旧公寓楼,周围环境复杂,人流稀少,非常适合隐藏行踪。

陈昊戴着一顶棒球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他的大半张脸。他坐在一辆不起眼的轿车里,目光紧紧盯着公寓楼的入口。耳机里传来其他警员的低声汇报:“目标尚未离开住所,一切正常。”

与此同时,林雪带领一队警员悄悄潜入阿南的住所。他们利用技术手段打开了门锁,迅速进入房间。房间内陈设简单,但杂乱无章,墙上贴满了各种剪报和照片,大部分都是关于外籍女性的新闻报道。

“看来他对目标早有研究,”林雪低声说道,目光扫过墙上的资料。她戴上手套,开始仔细搜查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在阿南的卧室里,林雪发现了一个上锁的抽屉。她用工具撬开锁,抽屉里赫然摆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开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了阿南的作案计划、受害者的个人信息,甚至还有他每次作案后的心理感受。

“找到了!”林雪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她迅速将笔记本装进证物袋,继续搜查其他房间。

在厨房的角落里,林雪发现了一个工具箱。打开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胶水、电线、胶带和一把锋利的刀具。这些工具与案件现场发现的物证完全吻合。

“证据确凿,”林雪对着耳机低声说道,“我们可以收网了。”

---

陈昊收到林雪的汇报后,立即通知塔维:“阿南就是我们要找的凶手。证据已经确凿,我们可以实施抓捕了。”

塔维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好,我们立即行动。陈昊,你继续监视阿南,确保他不会逃脱。我会带人包围他的住所,确保万无一失。”

几分钟后,塔维带领一队全副武装的警员赶到现场。他们将公寓楼团团围住,切断了阿南的所有逃跑路线。

“目标还在房间内,”陈昊低声汇报,“他刚刚接了一个电话,似乎准备离开。”

塔维点了点头,挥手示意警员们准备行动。“所有人注意,目标可能携带武器,务必小心。”

就在这时,阿南的身影出现在公寓楼的门口。他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工具箱,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陈昊和塔维对视一眼,迅速冲了上去。

“阿南·颂猜!别动!警察!”塔维大声喝道,手中的枪直指阿南。

阿南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被凶狠取代。他猛地推开身旁的警员,试图从人群中突围。然而,陈昊早已预料到他的反应,一个箭步冲上前,将他扑倒在地。

“放开我!”阿南挣扎着,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你逃不掉的,”陈昊冷冷地说道,将阿南的双手反剪在背后,用手铐牢牢铐住。

塔维和其他警员迅速控制了现场,确保阿南无法再逃脱。陈昊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目光冷峻地看着被制服的阿南。

“游戏结束了,”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

在阿南的住所,林雪和其他警员找到了更多的证据。除了笔记本和工具箱,他们还发现了一台电脑,里面存储了大量关于外籍女性的资料,甚至包括一些未实施的作案计划。

“这些证据足以让他无法抵赖,”林雪对塔维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欣慰。

塔维点了点头,拍了拍林雪的肩膀:“辛苦了。这次多亏了你们的专业分析,否则我们可能还在原地打转。”

陈昊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这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林雪点了点头,目光投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曼谷的街道上,仿佛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希望这样的案件不会再发生,”她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陈昊站在她身旁,目光同样投向远方。“犯罪永远不会停止,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就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安全。”

两人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仿佛预示着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而充满挑战。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5.最终抓捕

经过几天的监视,警方掌握了阿南的日常活动规律。他每天早晨都会离开住所,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工具箱,穿着电信维修工的制服,前往不同的社区进行所谓的“维修工作”。然而,他的行踪却显得异常诡异——他并不像普通的维修工那样专注于工作,而是频繁地在社区内游荡,目光时不时地扫过路过的外籍女性,仿佛在寻找下一个目标。

陈昊和塔维带领一队警员,悄悄跟在阿南身后。他们分散在社区的不同角落,尽量避免引起阿南的注意。陈昊戴着一顶棒球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他的大半张脸。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阿南身上,仿佛一只猎豹在等待最佳的出击时机。

“他今天的目标是谁?”塔维低声问道,声音通过耳机传到了陈昊的耳中。

“还不清楚,”陈昊低声回应,“但他显然在寻找机会。我们必须在他动手之前阻止他。”

就在这时,阿南走进了一栋公寓楼。陈昊和塔维对视一眼,迅速跟了上去。他们小心翼翼地爬上楼梯,脚步声轻得几乎听不见。阿南停在了一间公寓门前,敲了敲门。

“谁?”门内传来一个年轻女性的声音,带着一丝警惕。

“电信维修工,”阿南用流利的英语回答道,“您报修了网络故障,我来检查一下。”

门内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门锁转动的声音。门缓缓打开,一名年轻的外籍女性探出头来。她看起来二十多岁,脸上带着一丝疲惫,显然对阿南的身份没有太多怀疑。

“请进吧,”她侧身让开,示意阿南进入。

阿南点了点头,走进了房间。就在门即将关上的瞬间,陈昊和塔维迅速冲了上去。

“别动!警察!”塔维大声喝道,手中的枪直指阿南。

阿南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被凶狠取代。他猛地推开身旁的女性,试图从窗户逃跑。然而,陈昊早已预料到他的反应,一个箭步冲上前,将他扑倒在地。

“放开我!”阿南挣扎着,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你逃不掉的,”陈昊冷冷地说道,将阿南的双手反剪在背后,用手铐牢牢铐住。

塔维和其他警员迅速控制了现场,确保那名外籍女性安全无恙。她显然被吓坏了,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

“你没事吧?”林雪走上前,轻声问道。

女性点了点头,声音有些颤抖:“我……我没想到他会是凶手……”

林雪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你已经安全了。我们会保护你的。”

与此同时,陈昊和塔维开始搜查阿南的工具箱。箱子里装满了各种工具:胶水、电线、胶带,甚至还有一把锋利的刀具。这些工具与案件现场发现的物证完全吻合。

“看来我们找对人了,”塔维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陈昊点了点头,目光落在阿南的脸上。阿南的表情依然凶狠,但眼中却透出一丝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

---

6.案件告破

阿南的落网让整个案件画上了句号。泰国警方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了案件的侦破过程。陈昊和林雪作为协助破案的关键人物,受到了泰国警方的高度赞扬。

在新闻发布会上,塔维站在镜头前,语气坚定而沉稳:“这起连环入室杀人案的告破,离不开国际专家的协助。陈昊先生和林雪女士的专业分析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破案线索。他们的合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陈昊和林雪站在一旁,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对他们来说,破案并不是为了获得赞誉,而是为了还给受害者一个公道。

发布会结束后,陈昊和林雪回到了警局。塔维走过来,拍了拍陈昊的肩膀。“这次多亏了你们,否则我们可能还在原地打转。”

陈昊微微一笑:“这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林雪点了点头:“希望这样的案件不会再发生。”

---

7.尾声

离开曼谷前,陈昊和林雪站在湄南河畔,望着远处的夕阳。河面上泛着金色的波光,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这个案子结束了,但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林雪轻声说道,她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陈昊点了点头,双手插在口袋里,神情淡然。“犯罪心理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和探索,为下一个案件做好准备。”

林雪转过头,看了他一眼。“你觉得,阿南的动机真的只是嫉妒和憎恨吗?还是说,他的行为背后有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陈昊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每个犯罪者的动机都是多方面的。阿南的行为确实反映了一部分社会矛盾,但这并不能成为他犯罪的借口。我们的任务是找到真相,而不是为犯罪者开脱。”

林雪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他们的身影在河畔拉长,仿佛预示着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而充满挑战。

“走吧,”陈昊轻声说道,“我们该回去了。”

两人转身离开,背影渐渐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湄南河的水依然静静流淌,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秘密。而陈昊和林雪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