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你可真有福气
郭守离挑水进院,见小姑娘坐在桌子旁,上面放着一大盆热腾腾的面条,火气窜了上来。
“让你歇着,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不是我做的。”王苏瑶紧盯着他的反应:“云姑娘来了。”
厨棚里放着水缸,郭守离走过去掀开盖子,将挑来的水倒入。水哗啦啦流进缸里时,王苏瑶好像听见他“嗯”了一声,听不出什么情绪。
王苏瑶看向正屋大开的门,小声试探:“郭大哥,今儿外面有些冷,我们能不能进你屋里吃?”
这么多日,她一直秉持着男女大防,从未踏入过他的房间,更妄论是吃饭了。
而且今日,是雨后天晴的第一日,阳光很是和煦。
郭守离放下水桶,疑惑的看向拘谨的绞衣角的小姑娘,走过去端起面盆进屋,走到门口,他回头道:“不是要进来吃吗?”
“哎!”王苏瑶抱上碗筷,跟了进去,这一次她细细打量了一下房间。
屋内的摆设跟她第一次踏入的时候,感觉有些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好想整齐了不少,也干净了不少。
王苏瑶收回目光,跟着他走到一张低矮小竹桌前,坐下。
郭守离给她盛了一碗面条,又给自己盛了一碗,闷头吃面。王苏瑶抱着碗,吃不下,看他吃的香,心里头更不是滋味。
“郭大哥,以前,云姑娘常来给你做饭吃吗?”
郭守离抬头,王苏瑶急忙低头,秃噜进一根面头。
“不常!”郭守离淡淡解释:“你来之前,我都锁院。”
王苏瑶“哦”了一声,抬手指向床尾,依然是紧盯他的反应:“鞋子,云姑娘亲手做的。”
砰的一声放下碗筷,郭守离走了过去。他在腰间蹭干净手,拿了起来。
“怎么有些脏,是送来的时候就脏了吗?”
“我,我没打开看。”王苏瑶有些心虚。她当时脑子也不知道怎么了,直接将鞋子扔到了院子里,谁知道地上都是土,如何拍打,也不能恢复崭新如此。
“鞋子就是用来穿的,早晚会脏的,何况是鞋底,不……”
郭守离正在手量鞋长,闻言,蓦然抬头。
话头戛然而止,王苏瑶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急忙低头吃面。郭守离放下鞋子回来吃饭,再未提什么。
吃的差不多了,他问:“家里还有鸡蛋吗?”
王苏瑶点头:“还有十几颗。”
“我出去一趟,天要黑了,你插上门。”郭守离拿了一个竹筐,又将鞋放进怀里,去厨棚拾鸡蛋。
王苏瑶倚在门上,看他急不可耐的将鸡蛋放进竹筐,心头发酸。
这是要回应云姑娘的心意吗?
林荫小道,花前月下。
她心悦他的英武,他夸赞她的巧手。
还让我插门。
这是,不想回来了?
王苏瑶抬脚想回自己蹩塞的小柴房,不料一脚绊在了门槛上,她就那么结实的摔在了廊下。
“怎么了?”郭守离急忙过来扶人。
王苏瑶忍痛摇头,看向摔在地上的一篮子鸡蛋,心中愧疚:“还有米、还有面、还有肉。不行我那还有几枚珠钗,她应该会喜欢。”
郭守离疑惑的抬眼。
“抱歉。”她没有想要用这样的方式,阻止他去见云姑娘。
“几个鸡蛋而已。”郭守离扶王苏瑶回柴房,紧接着,回自己房间拿了一瓶药回来。
她的小臂多有擦伤,手肘更是磕碰的厉害。他打开瓶盖想要给她涂抹,可在指腹粘上药膏那一刻,他顿住了。
合上盖子,他将药瓶放到她的床上,转身走了出去。
十几个鸡蛋全都摔碎了,郭守离收拾干净,看了看日头,又看向柴房,心道:不差这一时,明日再还回去吧。
……
翌日,一道喜庆的女声,带着嘹亢的笑声,传入院中。
“小郭子,你可真有福气。”
王苏瑶猛然惊醒,爬到床尾,扒着窗台看过去。窗纸影影绰绰,她只能粗略的看到那妇人的身形,胖乎乎的,甩着大手帕。
郭守离正在厨棚里做饭,那妇人抓住他的衣袖,将他拽到了院中的长凳上。郭守离有些别扭的拂了拂肩袖。
那妇人一屁股做到长凳上,笑道:“我今日是来给你做媒的。”
“看出来了!”
妇人一愣,旋即笑了。是啊,想她李媒婆,大名鼎鼎,十里八村的人有谁不认识。李媒婆轻甩手帕,胸有成竹道:“但你一定不敢相信我给你说的,是哪家的好姑娘。”
“不管是谁家的好姑娘,烦请您,请回。”
郭守离起身离开,李媒婆一巴掌将他按回去,抱起腿圈在长凳上,笑道:“害臊了,是不是?”
“我知道你眼光高,巧了。我给你说的这个姑娘,是咱们十里八乡,最好的姑娘。”那些个家里穷,长得木讷的小丫头她都能夸出花来,何况这个货真价实的。
李媒婆夸起云宝儿来,可谓是舌灿莲花,一口气夸的是口干舌燥。她想喝杯茶,发现桌子上,连杯白水都没有。
原本她见男子浓眉大眼,身子结实,很有好感,可现在,直线下降。
“你说你,家里破砖烂瓦,一亩地没有,还无双亲帮衬,就靠着一膀子力气过活,可力气总有用完的时候。”
毕竟是受人所托,李媒婆数落几句,拿出杀手锏。
“想必你也知道,人家云宝儿的爹是云家村的大户,三十多亩地,一头牛,还有半亩水塘。最关键的是,他们家没有儿子,人家就云宝儿这一个宝贝姑娘。”
“百年之后……”
李媒婆一巴掌拍在郭守离肩膀上,激动道:“你是无入赘之名,却享尽了入赘之利,你小子真有福气。”
是啊,云家有产无儿,而他孤身一人,并无兄弟,人又踏实仗义。云家想必也想找这样一个女婿当儿子养。待他们百年之后,不用担心女儿受委屈,家产还都是外孙的,真真是良配。
王苏瑶稳住心神,继续听,听见了郭大哥的回应。
“成婚是大事,大娘先回去,让我好好想想。”